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羅德·布魯姆

增加 3,200 位元組, 5 年前
內容擴充
[[File:哈羅德·布魯姆 .jpg|200px|缩略图|右|著名美國文學評論家 <br/>[https://book.douban.com/author/324272 來源出處][https://img1.doubanio.com/img/author/medium/1494581481.47.jpg 原圖連結]]] ''' 德·布 ''' (Harold Bloom) ,1930 ,出生於1930 年7月11日 出生于纽约 [[美國]]紐約州布朗克斯。<ref>{{cite web|title=哈羅德·布魯姆簡介|url=https://www.juzimi.com/jianjie/414753|accessdate=2019-02-24|website=句子迷 }}</ref>現年89歲,著名 美國文學評論家 及作家。 著有《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教育程度 : 康奈爾大學 (B.A.),耶魯大學 (PhD),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1958年,與Jeanne Gould 結婚,育有2個孩子。 ==簡介==他的思想受哈特·克萊恩、威廉·巴特勒·葉芝、威廉·布萊克等人的作品影響。他就讀於康奈爾大學和耶魯大學,畢業後在耶魯大學任教。早期研究浪漫主義詩歌,出版布萊克、雪萊、葉芝、斯蒂文斯等英美詩人傳記,強調「修正式批評理論」,是美國「耶魯學派」批評家。1973年推出《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ref>{{cite web|title=你讀了哈利·波特這些三流作品,就沒時間讀一流作品|url=http://news.ifeng.com/a/20170629/51340880_0.shtml |accessdate=2019-02-24|website=鳳凰網資訊 }}</ref>1979年與保羅·德曼、傑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合作出版《解構和批評》。1994年出版《西方正典》,重新評比26位西方文學家,引起軒然大波。2005年4月2日獲得安徒生文學獎。《西方正典》收入了從但丁、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到貝克特的26位西方作家,這部五百多頁的厚書,其實是他為文學經典唱輓歌。因為經典書沒有人讀了。他在《西方正典》中預言,文學在經歷神權時代、貴族時代、民主時代之後,有一個混亂時代,然後重新開啟一個神權時代。他一生打過四次筆仗。第一次是反對「新批評主義」,第二次反對解構主義,第三次是反對女權主義,第四次是反對哈利·波特文學。因為挑起一次次的論爭,他被稱為「抬杠批評家」。但是,四次戰爭他都失敗了。他現在不想跟任何人打仗。 ==主要作品==*《雪莱的神话创造》(1959)*《想象的群体》(1961)*《叶芝》(1970)*《塔里敲钟人:浪漫派传统研究》(1971)*《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1973)*《误读之图》(1975)*《诗歌与压制》(1976)*《竞争:一种修正主义理论》(1982)*《影响的诗学》(1988)*《J书》(1990)*《美国宗教》(1992)*《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创造》(1998)*《如何读,为什么读》(2000)*《天才:创造性心灵的一百位典范》(2002)*《Bloom's Biocritique》(2003)*《影响的解剖——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学》(2011) ==參考來源=={{Reflist}} ==外部連結==*[www.360doc.com/content/10/1205/23/2556909_75372595.shtml 哈羅德·布魯姆《影響的焦慮》 (360doc個人圖書館)]*[https://kknews.cc/culture/p4yqvz.html 不讀壞東西,如同不過壞日子 | 哈羅德·布魯姆 (每日頭條)] [[Category:文學人物]]
5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