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邴原

增加 3,5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邴原 ''' (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名士、大臣),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名士、大臣。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 [[ 孔融 ]] 所举。 [[ 曹操 ]] 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 [1] ,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生平==
邴原字根矩,北海國朱虛縣人。年輕時與管寧一同以節操高尚著
稱州府徵召任命都沒有接受。黃巾軍起事后,邴原帶領家人進入
東,住在鬱洲山里。當時孔融爲北海國相,舉邴原爲有道。邴原
認爲黃巾軍正在興盛時期,於是到了遼東郡與同郡人劉政都富於
勇略雄氣。遼東郡太守公孫度畏懼厭惡劉政想殺死他,把他全家
都拘捕了,劉政得以脫身。公孫度通告各縣.「敢有窩藏劉政的
人與劉政同罪。」
劉政窘迫危急,前去投奔邴原,邴原把他藏了一個多月,這時東萊
郡太史慈正要返回,邴原於是把劉政託付給了太史慈然后對公孫
度說.「將軍前些日子要殺劉政,把他當作自己的禍鹵現在劉政
已經離去,您的禍害難道不是已經除去了嗎?」
公孫度說.「是這樣。」
邴原說,「你所以害怕劉政,是因爲他有智謀。現在劉政已經脫身他的智謀將得到使用,爲什麼還拘押劉政的家屬呢?不如赦免了袘們別又結下一亻九怨。」公孫度於是放出了劉政家屬,邴原又出資把他們送到劉政家里,使他們都得以返回原郡。邴原在遼東郡,一年內前往歸附居住的人有幾百家遊學的士人教授學問的聲音絡繹不絕。 折,這時太祖的一個兒子舒也死去了。太祖想要把這兩個孩子合葬,邴原推辭說.「合葬是不符合禮儀的。邴原之所以追隨明公,明公之所以接納丙阝原是因爲都能遵守規則制度,決不改變的緣故。如果我這次聽從了萌公的命令·那就會變得平凡庸俗,明公難道認爲這事值得做嗎?」太祖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調邴原代理丞相徵事。崔琰是東曹掾在他推讓官職的奏記里說「徵事邴原、議郎張範,都秉賦德行純正美好,志向行爲忠正端方,清廉潔淨足可以激勵凡俗,堅貞自守足以求取事功,正是所謂龍鳳的羽翼,國家的重寶。推舉任用他們,將使不講仁德的人遠遁。邴原代替涼茂爲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不是公家事務不出門參與。太祖征討吳國時,邴原隨從出發,不幸死去<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azdaCgAAQBAJ&pg=PT147&dq=%E9%82%B4%E5%8E%9F&hl=zh-TW&sa=X&ved=0ahUKEwjslf_BrdTgAhVxxYsBHaY4DWoQ6AEIKDAA#v=onepage&q=%E9%82%B4%E5%8E%9F&f=false</ref>。       ==品德高尚,不附權貴==曹操出征时,经常留下邴原与张范,与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对曹丕说:“有什么事情要多向这二人讨教。”于是,曹丕对邴原与张范执子孙礼。曹丕有次宴请宾客,酒酣之时,曹丕出了道难题:“君主和父亲各自都有疾病,救命的药丸只有一颗,是当救君上呢?还是当救父亲呢?”众说纷纭,自然有许多人愿意在太子面前表露忠心,偏偏邴原一言不发。曹丕问邴原这个药丸究竟该给谁?邴原回答道:“父亲!”曹丕也没有责难他。 [6] ==窮鳥入懷==【典故出處】語出《三國志·魏書·邴原傳》注引《魏氏春秋》載「政投原日:窮鳥人懷。原日安知斯懷之可人邪。東漢末年,北海朱虛(今山東臨胸東南)人邴原少年時期與華歆(157一231年)、管寧(158一241年)為友,三人稱一龍,他號「龍腹」。黃巾之亂時,他攜家人人山中躲避,後至遼東。邴原同鄉好友劉政「具有勇略雄氣」,所以遼東太守公孫度「畏惡而欲殺之,盡收捕其家」,劉政得以逃脫,公孫度遂告知各州、縣,「敢有藏劉政者皆與同罪」。劉政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急忙來投奔邴原,並對邴原說:我現在就像一只無處棲身的鳥兒一樣投入了你的懷抱(窮鳥人懷)。邴原風趣地答說,那你是知道我這個懷裏可以棲身(安知斯懷之可人)。窮鳥:無處棲身的鳥。【典故釋意】今比喻處境十分困難而投靠他人<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6f6nCgAAQBAJ&pg=PT291&dq=%E7%AA%AE%E9%B3%A5%E5%85%A5%E6%87%B7&hl=zh-TW&sa=X&ved=0ahUKEwiH3vvbsdTgAhUGyIsBHWUEBLAQ6AEILDAB#v=onepage&q=%E7%AA%AE%E9%B3%A5%E5%85%A5%E6%87%B7&f=false</ref>。
2,0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