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蒲松龄纪念馆

增加 6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蒲松龄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 [[ 山东省 ]][[ 淄博市 ]] 淄川区蒲家庄,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蒲松龄纪念馆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于一九八零年建立的<ref>[https://www.sohu.com/a/50185719_114775 探寻蒲松龄故居:魅力聊斋闪耀世界文坛] ,搜狐,2015-12-23</ref>。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是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多万人次,并接待了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万里、 [[ 乔石 ]] 、田纪云、李长春、江泽民等。
==概况==
属比较典型的 [[ 明清 ]] 风格的北方农家建筑。
蒲松龄纪念馆现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以聊斋为主题,向外辐射,院落门庭,错落有致,既保持了 [[ 历史 ]] 风貌,又独具地方特色。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文物包括资料在内达到一万五千余件。其中,蒲松龄的四枚印章和蒲松龄画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ref>[https://www.sohu.com/a/240492232_535880 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定级的标准:看看你家有吗],搜狐,2018-07-11</ref>。主要景点有聊斋复原陈列、蒲松龄生平展室、 [[ 蒲松龄 ]] 着作外文和研究成果展室、聊斋故事彩塑展、馆藏名人字画展等。
聊斋复原陈列:聊斋原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正房是蒲松龄出生和去世的地方。
蒲松龄生平展室:该展室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
蒲松龄着作外文和 [[ 研究 ]] 成果展室:
蒲松龄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但他的创作成就并不仅限于此。他一生“旁骛斜驰”,勤于写作,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既在 [[ 传统 ]] 的诗文方面颇有建树,又在创制通俗俚曲上卓有成就;既孜孜不倦于大量内容广博的杂着的创作,又写下了不少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由此可见蒲松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品格和雅俗共赏的 [[ 艺术 ]] 追求。
蒲松龄创作的诗现存1056首、词119阕,这些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 [[ 社会 ]] 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也有描写田园风光、吟咏历史古迹、感慨身世、抒发个人情感、讴歌爱情以及酬唱吊贺之作。
蒲松龄创作的俚曲据清张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载,共有14种。即:《墙头记》、《姑妇词》、《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其中《磨难曲》是《富贵神仙曲》的增订本,在流传中成为独立的两种,所以实际上有15种共70余万字。对俚曲创作,蒲松龄倾注了大量心心血和热情,其创作动机主要的是惩恶劝善、醒世救弊,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 内容 ]] 写的都是老百姓日常关心的问题,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以及赌博、嫖娼、悍妇、妒妇等社会问题,也有一部分俚曲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困苦和反抗精神。聊斋俚曲已被评为首批全国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除诗词、文、俚曲外,蒲松龄还撰写了《历日文》、《省身语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家政外编》、《家政内编》、《农桑经》、《药祟书》、《怀刑录》等9种杂着,内容涉及天文、 [[ 农业 ]] 、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另有《闱窘》、《钟妹庆寿》、《闹馆》等三部戏。另外还展出了《聊斋志异》约二十种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历年版行的《聊斋志 异》版本,大致介绍了《聊斋志异》在国外流传的情况。
聊斋 [[ 故事 ]] 彩塑展:这个展览精选《聊斋志异》中十个典型的故事,用中国传统的民间泥塑的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形象地展示出来。
馆藏名人字画展:该展室展出了 [[ 郭沫若 ]] 、老舍、田汉、叶圣陶、胡厥文、 [[ 王昆仑 ]] 、刘海粟、俞平伯、钱伟长、赵朴初、阳翰笙、聂绀弩、吴组缃、端木蕻良、王力、吴作人、陆俨少、启功、范曾等绘制的一大批名人字画,共一千余件。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717,1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