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乔治艾略特

移除 1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玛丽-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长在[[英国华立克郡]]。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理人。乔治·艾略特从小就比较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因此,她的小说清新优美,极富田园生活的大自然的气息。乔治·艾略特的早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对英国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在这些小说中,艾略特用较多的篇幅描绘乡村的风光和生活习俗,歌颂英国农民在宗法制社会中的怡然自得的乐趣,表达了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她对宗法制社会的留恋。但她在创作中首次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特征,如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细腻的心理分析。她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人性的体察。在她的第一部小说《亚当·贝德》和第二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她的创作特点分别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和《亚当·贝德》中占优势的田园乡村的题材相比,《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一部发出悲剧声响的作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乔治·艾略特
| 图像 =
[[File:T010a15c85425fc613c.jpg|缩略图| center|250px| 乔治·艾略特]][http://p0.so.qhimgs1.com/bdr/540__/t010a15c85425fc613c.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src=tab_www&correct=%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cmsid=91471ef2e7fa7fd0e9ddd55456b5ab51&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69&id=41358fad55caf28cd578605d55f17f3a&prevsn=0&currsn=60&jdx=69&fsn=60&adsimgsn=0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819|MM|DD}} <!-- 逝世用: {{Birth date|1880|MM|DD}} -->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80|MM|DD|1819|MM|DD}}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英国
| 别名 =
| 知名作品 =Adam Bede;<br>The Mill on the Floss;<br>Middlemarch
}}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玛丽-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长在[[英国华立克郡]]。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理人。乔治·艾略特从小就比较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因此,她的小说清新优美,极富田园生活的大自然的气息。乔治·艾略特的早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对英国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在这些小说中,艾略特用较多的篇幅描绘乡村的风光和生活习俗,歌颂英国农民在宗法制社会中的怡然自得的乐趣,表达了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她对宗法制社会的留恋。但她在创作中首次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特征,如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细腻的心理分析。她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人性的体察。在她的第一部小说《亚当·贝德》和第二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她的创作特点分别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和《亚当·贝德》中占优势的田园乡村的题材相比,《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一部发出悲剧声响的作品。
 
== 简介 ==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