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屯門西繞道

移除 30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屯門西繞道''' ({{lang-en|Tuen (Tuen Mun Western Bypass}} )是一條已擱置興建的[[香港隧道]],全長8.4公里,是[[10號幹線]]的一部份。經由[[新界]][[屯門區]]西部,穿過[[青山 (香港)|青山]]連接[[港深西部公路]]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在[[青田路]]和[[香港9號幹線|9號幹線]]交匯。由於走線爭議大,2020年12月底政府決定更改方案,改行屯門東並易名為[[屯門繞道]],預計2036年前完工。
==計劃背景說明==
根據於2000年3月的《新跨界通道可行性研究第一階段》<ref name=可行性研究3>{{cite book|url=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cbl/CBLstudy_stage1_chin/index_c.htm|title=新跨界通道可行性研究第一階段:交通需求 (摘要)|publisher=規劃署|publication-place=香港|date=2000年3月|access-date=2019年2月9日|archive-date=2018年10月25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5135841/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cbl/CBLstudy_stage1_chin/index_c.htm|dead-url=no}}</ref>所示,屯門西繞道興建的主要目的是連接[[港深西部公路]](計劃當時稱[[后海灣幹線]])及[[伶仃洋大橋]](擬建的伶仃洋大橋,已由[[港珠澳大橋]]取代),以及代替另一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后海灣海岸公路]]。港深西部公路的完成,此條公路的目的也轉為配合[[新界西北]]及[[大嶼山]]的長遠發展需要。
2007年,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計劃興建,目標於2016年前通車<ref>[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7-08/chi/p20a.html 2007-08年施政報告] {{Wayback|url=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7-08/chi/p20a.html |date=20071011094920 }} 交通基建項目</ref>
屯門西繞道走線原定由[[隧道]]及[[高架道路]]兩部分組成,原定在[[西鐵綫]][[兆康站 (西鐵綫)|兆康站]]外[[屯門公路]]旁為高架道路路段,惟地區人士憂慮興建高架道路將會引致[[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景觀影響及[[風水]]等等問題,有關部門於2015年年初檢討及修訂後,決定將走線更改為全隧道方案,車輛駛出隧道北面出入口後,將會直接經由[[青田路]]及屯門公路之間的交匯處接駁至新界西北其他地區。
2015年3月3日,[[屯門區議會]]舉行會議討論屯門西繞道的最新走線方案<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303/00176_064.html 屯西繞道改設計 建造無期] {{Wayback|url=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303/00176_064.html |date=20150402105038 }} 《東方日報》 2015年3月3日</ref>。考慮到地區人士的意見,路政署於2016年修改了走線方案,並將在2017年內委託顧問進行較深入的工程研究。
2020年12月下旬,[[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在即,2007年已計劃興建的屯門西繞道,走線遲遲未定。有傳媒引述消息指[[路政署]]決定大改走線,新擬議的繞道改名為屯門繞道,途經屯門南部及[[大欖郊野公園]],連接[[藍地交匯處]]接駁[[元朗公路]]及[[港深西部公路]],預定2036年通車。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