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裴嶷

移除 4,52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裴嶷
| 圖像 = [[File:裴嶷.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2.bdstatic.com/-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bbe51f19ecdde711e7d244f09fd4a926/dbb44aed2e738bd4dd9b1d2da88b87d6277ff970.jpg 原图链接]]]}}
[[ 裴嶷 ]] ,字文冀,生卒年不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司隶校尉]]裴昶之子 [1] ,十六国时期官员。裴嶷初仕[[晋朝]],历任中书侍郎、给事黄门郎、荣阳太守。 裴嶷的兄长[[玄菟]]太守裴武死后,裴嶷与侄子裴开一同送丧到南方,因道路阻塞,于是投奔[[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廆]],担任长史。裴嶷深得慕容廆器重,委以军政要任。不久,出使东晋,回来后担任辽东相,又改任 [[ 乐浪太守 ]]
=人物生平=
===投靠慕容===
裴嶷清廉公正,很有办事的才能和谋略,初在晋朝任职,经过多次升迁至中书侍郎,后来改任给事黄门郎、荣阳太守。当时正值天下战乱,裴嶷的兄长裴武担任玄菟太守,裴嶷便请求担任昌黎太守。裴嶷到达昌黎后,过了很长时间,裴武去世,裴嶷接受征召,便携带着裴武的儿子裴开送丧回故乡。在经过鲜卑慕容部时,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对裴嶷恭敬而待之以礼。裴嶷离开时,慕容廆送给他们丰厚的资财。走到辽西郡时,因道路不通,裴嶷想回去投奔慕容廆。裴开说:“故乡在南方,怎么能向北走呢?再说同样是流离失所寄人篱下,段氏强大,慕容氏微弱,何必离开这里而到慕容廆那里去呢?”裴嶷说:“中原处于死丧战乱中,现在去中原,是一起投入虎口。再说道路遥远,怎么才能到达呢?如果等待中原清明畅通,又不是可以按年月期待的。现在想找一个寄托立足的地方,怎么能不谨慎地选择这样的人。你看段氏几兄弟,难道有远大的谋略吗,能够很好地对待士人吗?慕容公修养德行,有仁义,有实现霸王之业的志向,加上他国富民安,现在去跟随他,向高处可以建立功名,对下可以庇护宗族,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裴开于是听从叔父裴嶷的安排,投靠慕容廆。裴嶷到后,慕容廆非常高兴。
===委以军政===
[[太兴元年]](318年),当时流亡寓居之士,见到慕容廆正处草创时期,都有离去之心。裴嶷首先确定名分,启发群士,慕容廆十分高兴。裴嶷对慕容廆说:“晋王室衰微,孤独地处于江南,国威和恩德都不能覆及远方,中原的战乱局面,除贤君您无人能够拯救。现在各部族虽然各自拥有军队,但都是由顽钝愚昧的族人聚合而成,应当逐个兼并,充实征讨中原的实力。”慕容廆说:“您所说的宏图远大,不是孤现在所能做的。不过您是朝中名贤,不因为孤的僻陋而加以教诲,这是上天把您赐给孤而护国家。”于是任裴嶷为长史,委托他策划军国之事,对势力弱小的部族,逐步以武力兼并。
===出使东晋===
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率军攻打慕容部,侵逼城下,内外骚动,慕容廆向裴嶷询问对策,裴嶷说:“宇文悉独官虽然拥有大量兵力,但军中无号令,士众无战阵,如若简选精兵乘其不备,就能擒获他。”慕容廆听从裴嶷的建议,派遣儿子[[慕容皝]]与裴嶷率领精锐起兵作为前锋,自己统领大军随后。于是攻陷宇文部军营,大败宇文部军,俘虏其部众,慕容廆从此威德大震。当时在宇文部军营中缴获皇帝玉玺三纽,慕容廆将要派遣使者到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贡献玉玺以及战利品,于是精选出使之人,裴嶷得以选中奉命而行。
投靠慕容 裴嶷清廉公正,很有办事的才能和谋略,初在晋朝任职,经过多次升迁至中书侍郎,后来改任给事黄门郎、荣阳太守。当时正值天下战乱,裴嶷的兄长裴武担任玄菟太守,裴嶷便请求担任昌黎太守。裴嶷到达昌黎后,过了很长时间,裴武去世,裴嶷接受征召,便携带着裴武的儿子裴开送丧回故乡。在经过鲜卑慕容部时,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对裴嶷恭敬而待之以礼。裴嶷离开时,慕容廆送给他们丰厚的资财。走到辽西郡时,因道路不通,裴嶷想回去投奔慕容廆。裴开说:“故乡在南方,怎么能向北走呢?再说同样是流离失所寄人篱下,段氏强大,慕容氏微弱,何必离开这里而到慕容廆那里去呢?”裴嶷说:“中原处于死丧战乱中,现在去中原,是一起投入虎口。再说道路遥远,怎么才能到达呢?如果等待中原清明畅通,又不是可以按年月期待的。现在想找一个寄托立足的地方,怎么能不谨慎地选择这样的人。你看段氏几兄弟,难道有远大的谋略吗,能够很好地对待士人吗?慕容公修养德行,有仁义,有实现霸王之业的志向,加上他国富民安,现在去跟随他,向高处可以建立功名,对下可以庇护宗族,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裴开于是听从叔父裴嶷的安排,投靠慕容廆。 [2] 裴嶷到后,慕容廆非常高兴。 [3] 委以军政 太兴元年(318年),当时流亡寓居之士,见到慕容廆正处草创时期,都有离去之心。裴嶷首先确定名分,启发群士,慕容廆十分高兴。裴嶷对慕容廆说:“晋王室衰微,孤独地处于江南,国威和恩德都不能覆及远方,中原的战乱局面,除贤君您无人能够拯救。现在各部族虽然各自拥有军队,但都是由顽钝愚昧的族人聚合而成,应当逐个兼并,充实征讨中原的实力。”慕容廆说:“您所说的宏图远大,不是孤现在所能做的。不过您是朝中名贤,不因为孤的僻陋而加以教诲,这是上天把您赐给孤而护国家。”于是任裴嶷为长史,委托他策划军国之事 [4] ,对势力弱小的部族,逐步以武力兼并。 [5]  出使东晋 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率军攻打慕容部,侵逼城下,内外骚动,慕容廆向裴嶷询问对策,裴嶷说:“宇文悉独官虽然拥有大量兵力,但军中无号令,士众无战阵,如若简选精兵乘其不备,就能擒获他。”慕容廆听从裴嶷的建议,派遣儿子慕容皝与裴嶷率领精锐起兵作为前锋,自己统领大军随后。于是攻陷宇文部军营,大败宇文部军,俘虏其部众,慕容廆从此威德大震。当时在宇文部军营中缴获皇帝玉玺三纽 [6] ,慕容廆将要派遣使者到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贡献玉玺以及战利品,于是精选出使之人,裴嶷得以选中奉命而行。 [7-8]  太兴三年(320年)三月,裴嶷到达建康。当初,东晋朝廷认为慕容廆远居荒僻之地,还以边裔的豪首来对待他。当裴嶷到来后,盛赞慕容廆的威势和胆略,当得知贤隽之士都乐意为他效力,朝廷这才开始重视慕容。裴嶷将返回时,晋元帝 [[ 司马睿 ]] 试探挽留来观察裴嶷,说:“您本是朝中名臣,应当留在江东,朕另外下诏让龙骧将军慕容廆把您的家属送来。”裴嶷推辞说:“臣世代蒙受晋室的恩宠,有幸在华夏做官,因战事而远离,寄居荒远之地。如今遭逢开泰之年,得以瞻仰朝廷,又赐恩诏,有意挽留在京师,对我个人而言,实为大幸。我考虑因皇上远迁,山陵受辱,慕容廆远在边疆,犹心系王室,慷慨之气,义感天地,刚扫平中原,奉迎皇上,因而派遣使臣,万里而来表达忠诚之心。现在如果我来而不返,他一定认为朝廷因为他偏远落后而抛弃他,使他的一片丹心孤存,便懈怠他心怀朝廷之意。因此微臣区区忘身为国,请求返还回报此行。”晋元帝认为裴嶷说得很对 [9] ,便遣送他回去。慕容廆事后对群僚说:“裴长史名望重于朝中,却降位屈居于此,难道不是上天把他给我吗。”裴嶷后来出任辽东相,又改任乐浪太守。 [10]   === 攻打宇文===  [[ 太宁元年 ]] (323年),后赵天王石勒派遣使者与慕容廆通和,慕容廆拒绝石勒,而派使者送到东晋。石勒因此大怒,派 [[ 宇文乞得龟 ]] 攻打慕容廆,慕容廆派遣其子慕容皝抵挡他。任命裴嶷为右部都督,带领鲜卑索头部作为右翼,命其小儿子 [[ 慕容仁 ]] 从平郭奔赴柏林作为左翼,攻打宇文乞得龟获胜,把他的部众全部俘虏。乘胜夺取他的国都,收缴数以亿计的资财物品,把当地数万户迁徙而回。 [11]  
=历史评价=
慕容廆:“裴长史名重中朝,而降屈于此,岂非天以授孤也。” [12]
[[ 房玄龄 ]] 等《 [[ 晋书 ]] 》:“嶷清方有干略” [12] <ref name="国学导航">{{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jsj/107.htm |title=《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 accessdate=2014-03-26}}</ref>
=史籍记载=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 [12]
=家庭成员=
父亲: [[ 裴昶 ,西晋司隶校尉。 [1]  哥哥:裴武 ] ,西晋 玄菟太守。 =参考资料=1.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裴嶷,字文冀,河东闻喜人也。父昶, 司隶校尉  2.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嶷清方有干略,累迁至中书侍郎,转给事黄门郎、荥阳太守。属天下乱,嶷兄武先为玄菟太守,嶷遂求为昌黎太守。至郡,久之,武卒,嶷被征,乃将武子开送丧俱南。既达辽西,道路梗塞,乃与开投廆。 3.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裴嶷清方有干略,为昌黎太守,兄武为玄菟太守。武卒,嶷与武子开以其丧归,过廆,廆敬礼之,及去,厚加资送。行及辽西,道不通,嶷欲还就廆。开曰:“乡里在南,奈何北行!且等为流寓,段氏强,慕容氏弱,何必去此而就彼也!”嶷曰:“中国丧乱,今往就之,是相帅而入虎口也。且道远,何由可达!若俟其清通,又非岁月可冀。今欲求托足之地,岂可不慎择其人。汝观诸段,岂有远略,且能待国士乎!慕容公修仁行义,有霸王之志,加以国丰民安,今往从之,高可以立功名,下可以庇宗族,汝何疑焉!”开乃从之。既至,廆大喜。 4.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时诸流寓之士见廆草创,并怀去就。嶷首定名分,为群士启行。廆甚悦,以嶷为长史,委以军国之谋。 5. 《资治通鉴·卷九十》:裴嶷言于廆曰:“晋室衰微,介居江表,威德不能及远,中原之乱,非明公不能拯也。今诸部虽各拥兵,然皆顽愚相聚,宜以渐并取,以为西讨之资。”廆曰:“君言大,非孤所及也。然君中朝名德,不以孤僻陋而教诲之,是天以君赐孤而祐其国也。”乃以嶷为长史,委以军国之谋;诸部弱小者,稍稍击取之。 6.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廆使其子皝与长史裴嶷将精锐为前锋,自将大兵继之。悉独官初不设备,闻廆至,惊,悉众出战。前锋始交,翰将千骑从旁直入其营,纵火焚之。众皆惶扰,不知所为。遂大败,悉独官仅为身免。廆尽俘其众,获皇帝玉玺三纽。 7.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及悉独官寇逼城下,外内骚动,廆问策于嶷,嶷曰:“悉独官虽拥大众,军无号令,众无部阵,若简精兵,乘其无备,则成擒耳。”廆从之,遂陷寇营。廆威德于此甚振,将遣使献捷于建邺,妙简行人,令嶷将命。 8.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前锋始交,翰已入其营,纵火焚之,其众皆震扰,不知所为,遂大败,悉独官仅以身免,尽俘其众。于是营候获皇帝玉玺三纽,遣长史裴嶷送于建邺。 9.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三月,裴嶷至建康,盛称慕容廆之威德,贤俊皆为之用,朝廷始重之。帝谓嶷曰:“卿中朝名臣,当留江东,朕别诏龙骧送卿家属。”嶷曰:“臣少蒙国恩,出入省闼,若得复奉辇毂,臣之至荣。但以旧京沦没,山陵穿毁,虽名臣宿将,莫能雪耻,独慕容龙骧竭忠王室,志除凶逆,故使臣万里归诚。今臣来而不返,必谓朝廷以其僻陋而弃之,孤其向义之心,使懈体于讨贼,此臣之所甚惜,是以不敢徇私而忘公也。”帝曰:“卿言是也。” 10.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初,朝廷以廆僻在荒远,犹以边裔之豪处之。嶷即使至,盛言廆威略,又知四海英贤并为其用,举朝改观焉。嶷将还,帝试留嶷以观之,嶷辞曰:“臣世荷朝恩,濯缨华省,因事远寄,投迹荒遐。今遭开泰,得睹朝廷,复赐恩诏,即留京辇,于臣之私,诚为厚幸。顾以皇居播迁,山陵幽辱,慕容龙骧将军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故遣使臣,万里表诚。今若留臣,必谓国家遗其僻陋,孤其丹心,使怀义懈怠。是以微臣区区忘身为国,贪还反命耳。”帝曰:“卿言是也。”乃遣嶷还。廆后谓群僚曰:“裴长史名重中朝,而降屈于此,岂非天以授孤也。”出为辽东相,转乐浪太守
11.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 哥哥 石勒遣使通和,廆距之。送其使于建邺。勒怒,遣宇文乞得龟击廆,廆遣皝距之。以 [[ 嶷为右部都督 武]] 率索头为右翼,命其少子仁自平郭趣柏林为左翼,攻乞得龟,克之,悉虏其众。乘胜拔其国城,收其资用亿计,徙其人数万户以归 西晋玄菟太守
12. 《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3-26]=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