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牧护关镇

增加 3,26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牧护关镇 </big> '''
|-
| [[File:Mark 1595215083121179.jpg|缩略图|居中|[ http://upload.xm.sxslnews.com/1/ueditor/image/20200720/mark_1595215083121179.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xslnews.com/pc/index/article/140812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中文名 :牧护关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
'''牧护关镇'''位于 [[ 陕西省 ]] 商洛市 [[ 商州区 ]] ,下辖8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37319人(2017)。全镇总面积262.7平方千米,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寒边远山区。 <ref>[ http://www.sxslnews.com/pc/index/article/140812 扎根深山济苍生——记商州区牧护关镇泉源村村医方忠华(附图)], </ref>
=自然资源=
牧护关镇[[历史悠久]],据查悉,公元22年,王莽篡位后追刺刘秀至此,[[刘秀]]遇牧童,交换牧衣,佯装放牧,[[蒙混过关]],王莽被骗而去,故得蒙混关,后俗称牧护关,[[中华民国]]时设牧护关保,1949年设牧护关乡,1952年设牧护关区政府,下设3个乡(东牧护、牧护关、南沟口),后撤牧护关区划属[[黑龙口区]],1958年改为牧护关管理区,1961年设牧护关公社,1967年改为高峰公社,1969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牧护关乡,1996年设牧护关镇。
改革开放之前,牧护关镇还未纳入城乡规划范围,秦茂村更不在规划管理之列,群众建房零乱,标准不一,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狭窄弯曲,坡度大,雨天泥泞难行,环境卫生差。年平均气温在10.3℃左右,平均降雨量876毫米,常年多刮西北风,次为东南风,日照时间短,地势东高西低,沟壑纵横,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发展一直缓慢。全村275户1095人,共有耕地533亩,林地6424亩,属我区边远高寒贫困村。
 
=历史沿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该村紧抓发展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特别是[[312国道]]蓝小公路从镇区穿过,为镇村与外界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牧护关镇再不是"云横秦岭马不前"的边陲小镇了,镇村充分发挥"地处商州通往西安的中点"的区位优势,发展边贸经济,挖掘"[[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开发项目,大搞建设,以旅游带动经济,促进三产[[蓬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还充分利用扶贫重点村建设,通村水泥路,人畜饮水,农网改造工程,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狠抓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该村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速发展。下面是一组简单的数字:
 
2003年,全村共有贫困人口573人,[[粮食]]人均不足110公斤,人均纯收入634元;
 
2005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
 
2006年,全村总收入210万元,粮食总产量285吨,人均纯收入1830元,9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
 
2007年人均收入3100元。
 
=民俗文化=
州西百十里许,由官道北湘子洞碑处入山十里,樵径纤回,肩舆难度,至斗牛宫越十数武,悬岩陡削,攀藤而上,至湘子洞,深五、六丈,有滴水垂珠,祷雨者以瓶盛之辄应。洞后穴窗自明。再陟其上,有雷神洞;绝顶有玉皇洞,皆有水,祷雨灵应;又有火焰山,人迹罕到。
 
[注释]湫:(jiao),低洼聚水的地方。樵径纡回:打柴人走的小路弯曲盘旋。
 
肩舆,二人抬的轿子,也叫花杆。商州人称"斗子"。度:通过。十数武:十几步。言其距离之短。湘子洞,在商州市牧护关镇境内。
==视频==
{{#ev:youku| |640|center|<big> </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5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