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政教合一

增加 2,825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政教合一'''(英语:Caesaropapism)是指政府的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相结合,君主对教会的绝对控制。政教合一德语:Cäseropapi…”
'''政教合一'''(英语:Caesaropapism)是指政府的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相结合,君主对教会的绝对控制。政教合一德语:Cäseropapismus 这个词最初可能由尤斯图斯·亨宁·伯默创造。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教合一即教会服从政府。更极端情况下,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兼任宗教的最高领袖,被称为神权政治(英语:Theocracy)。

古罗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传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兰赦令<ref>[https://www.sohu.com/a/431122066_772384 《米兰敕令》:是谁使基督教从被迫害宗教变成最大法定宗教的],搜狐,</ref>发布以前,基督教在罗马被严重的迫害。不久之后,基督教又被定位罗马国教,希望用它来维持帝国的统治,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以及西罗马的灭亡,古罗马文明以东罗马帝国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国教。东罗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来控制民心,维持统治,并且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进入封建时代,并存在了1000多年<ref>[https://www.sohu.com/a/480903750_120965979 向来禁止基督教的罗马帝国最终却选择与之和解甚至尊为国教],搜狐,2021-08-02</ref>。

==简介==

政教合一的情况例如,从公元330年到10世纪,东罗马[[皇帝]]对君士坦丁堡教会和东方基督教会的权威。拜占庭[[皇帝]]以保护保护东方教会为名,管理其行政,通过主持大公会议,任命[[主教]],并给他们的权力设置界限。皇帝对教会阶层有着强有力的控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就不能任职。然而,一些东方教会人士,如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克里索斯托、亚历山大港牧首阿塔纳修斯、西方基督教的圣依拉略、科尔多瓦主教Hosius等强烈反对帝国对教会的控制。圣徒们,例如马克西姆,作为他们对正统的见证而抵制皇权。此外,由于教会的人,包括世俗人、僧侣、牧师,拒绝接受不符合教会习俗和信仰的事物,皇帝的法令有几次不得不撤销。这些事件表明,教会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教会自己手中,而不仅仅是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在哥特[[战争]](535年-554年)中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并任命了后来的三位教宗,他的继任者继续行使这一权力,后来被委托给拉文纳总督。从公元537年至752年,当时教皇需要拜占庭皇帝批准。

1547年,伊凡四世获得沙皇头衔,并将俄罗斯东正教从属于国家。这种教会并入政府的程度远远超过拜占庭帝国,并在1721年达到顶峰,彼得大帝用一个神圣会议取代了大主教,使教会成为他政府下的一个部门。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246,7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