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恭仁

增加 8 位元組, 5 年前
經歷
隋文帝[[仁壽 (隋朝)|仁壽]]三年(603年),楊恭仁為[[甘州]][[刺史]]。他為政不糾纏細節,戎人、漢人各得其所。隋文帝對楊雄說:“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舉得人,亦是卿義方所致也。”同年徵召回朝任宗正少卿。
[[隋煬帝]][[大業 (年號)|大業]]五年(609年),遷工部侍郎。六年,楊恭仁轉任[[吏部侍郎]]。九年,授謁者大夫。613年,[[楊玄感]]造反,煬帝命恭仁率兵經略,恭仁於破陵大敗楊玄感。 [[ 楊玄感 ]] 兄弟挺身逃走,楊恭仁與[[屈突通]]等追至閿鄉將其擒獲。軍隊凱旋,煬帝召楊恭仁入內殿,說:“我聞破陵之陣,唯卿力戰,功最難比。雖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決如此也。”[[納言]][[蘇威]]也說:“仁者必有勇,固非虛也。”
大業十一年(615年),授遼東道行軍總管,跟隨[[隋與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破高麗軍三萬人,拜 [[ 銀青光祿大夫 ]] 。蘇威及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等受詔參與官員任免,多受賄賂。楊恭仁正直不阿附裴蘊,於是被排擠出中央,出任[[河南道]]黜陟大使,討捕農民起義。他在譙郡(今[[安徽]][[亳州]])被[[朱粲]]打敗,奔還[[江都]]。
618年春,[[宇文化及]]殺害隋煬帝,立他的侄子秦王[[楊浩]]為帝。宇文化及殺害了大批的隋朝高官和宗室,但是沒殺楊恭仁,反而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宇文化及率驍果軍北返,敗于[[李密 (隋朝)|李密]],宇文化及派楊恭仁守魏縣(今[[河北]][[邯鄲]])。當時[[元寶藏]]據有魏郡,619年,[[唐朝]]大臣[[魏徵]]勸說元寶藏,捉住楊恭仁送于[[京師]],獻給唐高祖。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時和楊恭仁就是朋友,遂封楊恭仁為[[上柱國]],承襲'''觀國公'''爵位。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