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章达

增加 3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李章达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http://p1.ssl.qhmsgquancang.com/t01cc4c8488a76898c6UploadFile/2014-1/2014161272963306.jpg JPG 原图链接] [httpshttp://baikeimage.so.com/doci?src=360baike_sidepicmore&q=%E6%9D%8E%E7%AB%A0%E8%BE%BE#/7727243liteflow/list?imgkey=t01711f4d0081b53da9.jpg&prevsn=-8001338.html 1&currsn=0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890年
|逝世日期 = 1953年
| 母校 =
}}
'''李章达'''(1890-1953), [[ 广东东莞 ]] 人,中国近代民主 [[ 革命家 ]] 。早年加入 [[ 中国同盟会 ]] 。1911年参加 [[ 武昌起义 ]] 。后又参加讨袁运动,历任 [[ 孙中山 ]] 警卫团团长、大元帅府参军等。1924年 [[ 中国国民党 ]] 改组后,随 [[ 廖仲恺 ]] 办理党务。1933年参加 [[ 福建事变 ]] [[ 卢沟桥事变 ]] 前参加民族革命大同盟,组织全国各界救国会华南区总部,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全面 [[ 抗战 ]] 爆发后,任 [[ 国民革命军 ]] 第四战区军法执行总监。1941年后参与筹备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8年任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常务委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副市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南方总支部主任委员等职。1953年因病逝世
== 人物简介 ==
李章达(1890~1953),字南溟。广东省 [[ 东莞县 ]] 人。不到岁,父母双亡,靠叔10父养活。少年时,先进东莞县城的"子曰馆",后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宣统元年(1909)毕业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武昌起义。11月,李章达等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生,与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学生合编在一起,充当 [[ 黄兴 ]] 的卫队,驻扎在汉阳 [[ 昭忠祠 ]] 总司令部。民国元年(1912)初,李章达自武汉回到广州,跟随 [[ 朱执信 ]] 编练与整顿民军,并被派到民军队伍中当教练员。1912年6月,李考进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炮兵科,在校刻苦学习军事技术。1913年参加广东讨袁(世凯)运动。讨袁运动失败后 [[ 逃往上海 ]] 。1917年追随 [[ 孙中山 ]] 回广东,参加护法运动。1918年任援闽粤军总参谋部少校参谋,随粤军入闽与北洋军阀作战。是年底南北议和后,赴上
海协助朱执信从事[[《建设》]]杂志的发行工作。1920年底奉 [[ 廖仲恺 ]] 委派赴苏联学习,途中在 [[ 赤塔 ]] 受战乱之阻折返天津,辗转回到广州。1921年春任粤军第一师工兵营长,后任大元帅府警卫团团长、讨逆军支队长、大元帅府参军。1922年6月 [[ 陈炯明 ]] 叛变,孙中山迁避 [[ 永丰舰 ]] 。第二天,李章达随即赶往永丰舰,参加讨陈军事活动。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后,被任命为 [[ 国民党中央党部 ]] 秘书,协助廖仲恺办理党务。1925年任 [[ 广州国民政府 ]] 惩吏院委员。1926年4月出任 [[ 广州市公安局 ]] 局长,在任期间,他锐意整顿治安。国民政府举兵北伐后,他留守广州,并积极为 [[ 北伐军 ]] 招募 [[ 夫役 ]] ,输送至北伐前线。1927年4月 [[ ,蒋介石 ]] 发动 [[ 反革命政 ]] 变后,李章达愤然辞去一切职务,举家迁往香港。其间 [[ 汪精卫 ]] 曾派 [[ 陈公博 ]] 请李参与政事,均遭拒绝。1931年6月,曾赴赣州会见第十九路军将领 [[ 蒋光鼐 ]] 、蔡延锴,力劝他们联合两广势力共同反蒋。后随十九路军赴沪,在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协助蒋光鼐筹划抗击日军的军机事宜。十九路军调赴福建后,他由沪返回香港。1933年1月, [[ 李离港 ]] 赴闽任 [[ 福建省政府 ]] 委员、秘书长。1933年11月间," [[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惯称 [[ 福建人民政府) ]] 在福州宣告成立。李章达被推选为政府中央委员兼 [[ 政治保卫局 ]] 局长。 [[ 闽变 ]] 失败后,李避居香港。
1936年5月, [[ 沈钧儒 ]] 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会",随后,李章达等在香港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会 [[ 华南区 ]] 总部",李章达任主任委员。在此期间,广州市和各地县相继成立"南总广州救亡运动协进会",促使广州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1939年春,李章达被任命为第四战区军法执行中将总监,曾秘密协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活动。1941年参与筹组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的前身)和创办《 [[ 光明日报 ]] 》,发动和团结民主进步人士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45年春节期间,李章达与 [[ 李伯球 ]] 等在梅县召开民盟东南干部会议,成立"民盟东南干部会议常设机关"。李被推选为常设机关主任。1946年1月,民盟南方总部在香港正式成立,李章达为主任委员。同年6月23日,与 [[ 何香凝 ]] 等知名人士分别致电 [[ 毛泽东 ]] 和美国总统 [[ 杜鲁门 ]] ,呼吁和平,制止内战。1948年参与组建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任民革第一届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49年初,李章达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代表救国会赴北京参加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章达历任 [[ 中央人民政府 ]] 委员、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副主席兼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中南军政委员会行政委员会 ]] 委员、广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1951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决定成立政治、文教、民族事务委员会,李章达被任命为文教、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投身革命'''
李章达,1890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城后街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他不到10岁,父母就双双去世,只得依靠叔父抚养。李章达少时入私塾读书,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 [[ 县试]]),但均未中。
初阅人世,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屈膝退让,丧权辱国,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亡国灭种之祸,唤起了李章达热切变革的愿望。他要用革命的手段来抵御列强的入侵,他要改变 [[ 黑暗的社会 ]]
1906年8月,李章达考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开始了军旅生涯。当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正在兴起。朱执信受孙中山的委派,到广东进行革命宣传。李章达在朱执信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革命的思想,不久,由朱执信介绍,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 [[ 中国同盟会 ]]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9年,李章达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此时,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各
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辛亥武昌起义的前奏,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李章达被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所鼓舞,积极从事中国同盟会的秘密联络工作。当时,中国同盟会会员 [[ 谭人凤 ]] 经常往来于沪宁之间,李章达和他秘密联系,接受指示,传递信息,期待大革命风暴的到来。
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新军很快就占领了武昌。两天后,汉阳、汉口又相继被革命军占领。接着,湖南、陕西、江西等地的革命党人也纷纷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在这次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当中,各地的进步力量都纷纷投奔到革命的队伍中。当时,李章达正在学校参加毕业考试。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后,他和 [[ 陈铭枢 ]] 、蒋光鼐等同学立即行动起来,连续秘密集会,商定奔赴武汉参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他们分三批启程,李章达带领第一批同学直奔起义的发源地--武昌。当他们到达时,镇压起义的清军援兵已开抵汉口并占领了京汉铁路的刘家庙车站,直逼汉阳,形势十分紧张。李章达和同学们向 [[ 都督府 ]] 请战,要求去保卫汉阳兵工厂,但未能获准。于是,他们继续请战。都督府看到他们情绪高涨,就将他们组编成突击队,让他们参加了偷袭刘家庙车站敌军的战斗。10月底, [[ 袁世凯 ]] 下令猛攻汉口。因众寡悬殊,起义军败退,汉口失陷。11月3日,黄兴被任命为战时革命军总司令,他将包括李章达在内的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生与武昌第三中学的学生合编成他的卫队,驻扎在汉阳昭忠祠,归总司令部直接指挥。后来,这支卫队又参加了进攻 [[ 大智门车站 ]] 清军的行动,冀以击破敌军的包围,但行动失利。27日,汉阳失陷。不久,南北开始和谈。黄兴离开武汉到上海,卫队随即解散,李章达回到广州。经过这场 [[ 血与火 ]] 实际斗争的锻炼,李章达变得成熟了。
1912年初,李章达在广州随朱执信整编民军。当时,广东刚光复不久,各地民军相继开进广州,较为著名的有王和顺的惠军、李福林的福字军、黎炳球的黎字军等50多支队伍,14万多人。朱执信经过辛亥革命的教训,逐渐看到利用旧军队不可靠,打算改造广东各地民军,将他们作为基本革命武装,以图再举。为了整编民军,许多有革命思想的陆军军校学生被派到各民军队伍中去当教练员。李章达被派往黎炳球的黎字军中。然而,整顿民军的工作很快就遭到了广东都督陈炯明的反对。陈炯明一方面大力扩充私人势力,一方面又以裁军为名,铲除异己,对其他民军或武力镇压,或强迫解散。朱执信的改造民军计划不能实现,李章达训练黎字军的工作也告停顿。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