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白

增加 4,264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李白 |朝代=盛唐 |圖片名稱=Libai touxiang.jpg |圖片大小= 220px |姓= 李 |名= 白 |字= 太白 |號= 青莲居士 |…”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李白
|朝代=盛唐
|圖片名稱=Libai touxiang.jpg
|圖片大小= 220px
|姓= 李
|名= 白
|字= 太白
|號= 青莲居士
|身份= 诗人
|族裔=
|出生日期=701年
|出生地點= [[唐朝|唐]][[綿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鄉]])或[[安西都護府]][[碎葉城]](Suyab,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楚河州]][[托克馬克市]]附近)
|逝世日期= {{Death year and age|762|701}}
|逝世地點= [[唐朝|唐]][[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
|後世稱呼= 诗仙
|父親=[[李客]]
|师傅=裴旻
|元配=許氏
|繼室=宗氏
|元配之父=[[許文思]]
|嫡子=[[李伯禽]](母許氏)
|嫡女=[[李平陽]](母許氏)
|庶子=[[李頗黎]](母東魯女子)
|著作= 《[[李太白集]]》
}}
{{文学}}
'''李白'''{{BD|701年||762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郡|隴西]][[成纪县|成紀]](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ref>[http://opinion.cntv.cn/2013/11/28/ARTI1385647514810509.shtml 中亚古老而又新鲜的“中国故事”]</ref>。有“詩仙”、“詩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躍于盛唐<ref>
[http://big5.hwjyw.com/zhwh/traditional_culture/zgwx/wxsh/200710/t20071021_8755.shtml 中國華文教育網]</ref>,為傑出的[[浪漫主义]][[詩人]]。与[[杜甫]]合称'''「[[李杜 (称呼)|李杜]]」'''<ref>如[[元稹]]《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並序》。或稱'''大李杜'''以別於有「[[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和[[杜牧]]。</ref>。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ref>《新唐書·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ref>。

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

其作品想像奇特豐富,風格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善於利用誇飾與譬喻等手法、自然優美的詞句,表現出奔放的情感。詩句行云流水,渾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趙翼]]稱:“李杜詩篇萬口傳”(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更被譜入曲)。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詩歌的巅峰。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李白一生留下了上千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在教材当中随处可见,这也奠定了他诗歌的地位。李白善于创新,喜欢打破常规。他的歌行,完全突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所有固有模式,笔法多段,空无依傍,在创作中全部跟随自己的想法,思想所至,笔之所至,这种境界堪称摇曳多姿、变化莫测,唯有“诗仙”李太白方能达到。李白的诗大气磅礴,雄奇飘逸,享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但是,李白只能作为一个诗人而存在,如果让李白去真正实现他诗中的那些理想,国家指定乱了套。作诗和做事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更不用说做官了。就李白身上那股子傲气,官场肯定混不下去,他的人生经历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

2015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分別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不同語言的代表性詩歌,於郵票畫面呈現。漢語詩歌選取李白的《靜夜思》。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