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荀建华

增加 8,99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荣誉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5年4月28日,荀建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光伏传奇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比特导读】起死回生、惊天逆变的戏码常在电视中上演,然而现实生活中荀建华带领的亿晶光电却真实的经历过。从1994年的资不抵债到2008年末的1.2亿税金,亿晶光电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荀建华表示,公司取名“亿晶”时,心中的目标就是产值尽快能上亿,要踏踏实实地把企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全国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
 
<p style="text-indent:2em;">摘要: 起死回生、惊天逆变的戏码常在电视中上演,然而现实生活中荀建华带领的亿晶光电却真实的经历过。从1994年的资不抵债到2008年末的1.2亿税金,亿晶光电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荀建华表示,公司取名“亿晶”时,心中的目标就是产值尽快能上亿,要踏踏实实地把企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全国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
 
'''关键字: 荀建华,亿晶光电,光伏'''
 
<p style="text-indent:2em;">本期将从中国光伏界传奇人物亿晶光电董事长荀建华入手,从中窥探光伏企业家及中国光伏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的路线图,以期搭建起政府与光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
 
 
<p style="text-indent:2em;">起死回生、惊天逆变的戏码常在电视中上演,然而现实生活中荀建华带领的亿晶光电却真实的经历过。从1994年的资不抵债到2008年末的1.2亿税金,亿晶光电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荀建华表示,公司取名“亿晶”时,心中的目标就是产值尽快能上亿,要踏踏实实地把企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全国光伏行业的龙头老大。
 
== 智慧,一举避免2亿多损失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创办亿晶光电之前,荀建华接手并改制的乡镇企业常州现代通讯光缆厂,经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后,年产值离1个亿越来越近了,并已挤进省内同行业前十位。
 
<p style="text-indent:2em;">令荀建华自豪的是,亿晶光电是国内第一家进军光伏产业的民营企业。他看中光伏产品在国际上有着广阔的市场,2002年上半年开始考察,下半年就果断决定上单晶棒拉制项目,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早拎到桶里的金就沉得多。
 
<p style="text-indent:2em;">五年前,他率公司营销团队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光伏订货会,凭着亿晶在国外响当当的品牌效应,一下又签订30多亿元合同。本应好好庆贺一番,但他猛然察觉,合同订了这么多,却不见客户按惯例打进预付款或保证金,可能他们已没有能力再支付款项,那还不是废纸一张?莫非国际市场要变?他问别人,更问自己。
 
<p style="text-indent:2em;">回到公司,他当即召集紧急会议,要求暂停进料,尽快消化库存。3个月后,公司仓库里的原材料刚用完,国际单晶硅就开始大幅度跌价,到春节前后,已跌至原先的一小半。仅此一项,亿晶光电至少避免2亿元以上损失。但就是这样,欧元与人民币汇率变化,亿晶光电还是少了2亿元利润。
 
<p style="text-indent:2em;">一正一反,算是扯平,但作为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重点外贸企业,亿晶光电经受住了金融风暴的考验。
 
 
== '''魄力,拉长产业链''' ==
 
<p style="text-indent:2em;">别人不敢想的事,他却敢试着去做,这就是荀建华的风格。
 
<p style="text-indent:2em;">决定转产光伏行业之初,荀建华带人到西安去购置设备,可对方一听是民营企业,竟迟迟不肯松口。他们出于好心问道:“设备买了去,你们有跟得上的技术?能生产出产品吗?”
 
<p style="text-indent:2em;">这一“激将”,反而激起了荀建华非要拉出过硬单晶棒的决心。公司从西安买回16台TDR—70型单晶炉,又从北京引来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很快正常投入运行。此后,公司组织人员对这种设备进行工艺改造,研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型单晶炉。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85型单晶炉“亿晶造”,这多少让有过遭人拒绝经历的荀建华有些得意——自己造出的设备自己用,既可节电40%,又可提高产量20%。
 
<p style="text-indent:2em;">更让亿晶光电胜人一筹的,是荀建华走对了拉长产业链这着棋。先是拉晶,后是切片,前端半成品卖给同行终端企业,一开始效益还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受制于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方定下价格,就容不得你有半点商量余地,这让荀建华有种切肤之痛。
 
<p style="text-indent:2em;">压力变动力,荀建华决定亿晶光电要将产品从前端一直向下延伸,将产业链进行到底。2006年底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车间一角悄悄试验,电池片、电池组件、电池封装等制高点先后被一一拿下,并通过多项欧洲最具权威认证,取得驰骋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p style="text-indent:2em;">完整的产业链,对内,调控自主权大了;对外,核心竞争力强了。最终,成了荀建华带领亿晶光电抵御金融风暴的一张王牌。从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片再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在一步步探索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还荣登福布斯“2009中国潜力企业榜”第二位。
 
[#page#]
 
== 胸襟,广纳各方人才 ==
 
<p style="text-indent:2em;">说起引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中国光能源研究会秘书长孙铁囤,荀建华的求贤若渴可见一斑。
 
<p style="text-indent:2em;">两人偶尔在上海相识,属虎的荀建华一下就认定同龄的孙铁囤是快速发展中的亿晶光电的急需人才。要离开全家老小安居的上海大都市,孙铁囤自然有些舍不得,荀建华就一次次上门,不下十多次,孙铁囤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荀建华的尊重和真诚。2006年5月,他正式加盟亿晶光电。
 
<p style="text-indent:2em;">也正是凭着这份尊重和真诚,亿晶光电先后引进了秦玉茂、刘志刚、潘盛、王建宏、孙建波等管理、科研、营销高层次人才团队,使得公司专业人才占现有2600多员工的近30%。
 
<p style="text-indent:2em;">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强大力量,也给了荀建华做长产业链的胆量,亿晶光电公司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光伏企业之一,光电转换率高达17.5%,质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p style="text-indent:2em;">充足的人才资源,为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先是与江苏大学,再是与上海交大,校企双方共建光伏技术研究平台,加快光伏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这需要一种眼光,更需要一种胸襟。
 
<p style="text-indent:2em;">“我们从事的是绿色能源产业,更有责任走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让光伏产业更加‘绿色’。”荀建华带着这种愿望,在产品远销多个国家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展企业更广的科技交流和合作空间。
 
<p style="text-indent:2em;">为解决烧结设备耗能过大难题,公司与国外企业联合研制无网带烧结设备,耗能降低30%;申报成功“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银浆产业化”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望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局面,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欧洲光伏产品市场还没有回暖迹象,但从长远看,光伏产业前景美好、潜力巨大的长期发展态势不会因此改变。为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公司投资5亿元的150兆瓦多晶太阳能电池垂直一体化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到时可新增销售15至20亿元。”平时低调的荀建华,却在不同场合向人们传递着这些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2012年,中国光伏全行业面临亏损,从亿晶光电的业绩预告来看,损约6.3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欧美双反,欧债危机加剧,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品的价格同比大幅度出现下跌,也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p style="text-indent:2em;">目前整个光伏产业正在趋向整合,这个过程我们预计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行业的低迷期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下一步我们担心的就是在行业低迷期的情况之下,要去寻找那个过程当中的并购重组的热点,行业的低迷往往会有几个公司会逐步走强,这个时候会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在下一个行业高潮来临的过程当中他们还是具有领先的地位。所以亿晶光电能不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我们今后真正的看点。
 
 
 
 
== 荀建华相关新闻 ==
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