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耳垢

增加 12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耳垢內的油性物質滋潤外耳道皮膚,並形成防水保護層。沒有耳垢會使外耳道皮膚乾燥、痕癢。耳垢內的[[酵素]]有抵抗細菌和真菌的功能,能保護外耳道。耳垢會沾在外耳道的毛髮及外表皮上,耳垢特有的黏性,可使進入的異物例如塵埃和昆蟲被粘住而卡在淺處,不致進入接近耳膜部分。
 
==耳垢類型==
耳垢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乾」型與「濕」型:
遺傳學調查發現,濕型耳垢為顯性遺傳。在白人及黑人族群中,濕性耳垢佔大多數;而在亞洲人中,乾型耳垢佔多數。日本人和華北漢人的數據為乾型耳垢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台灣華人、華南漢人及東南亞華僑當中乾型耳垢佔了約百分之六十,濕性耳垢佔百分之四十。<ref>[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health/health_ehs/health_ehs_ear.html 耳垢],耳垢-健康資訊</ref>
 
[[File:耳垢05.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9/1137045 照片來自]]]
31,6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