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朝阳北塔

增加 60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朝阳北塔 ,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北端。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朝阳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big>'''|-|<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d516c6741850c9f2.jpg width="300" 思燕佛 ></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88015&sid=5624569 来自 呢 "(十六国 前燕、后燕和北燕均曾都于龙城,因此朝阳有图片]</small>|-| style=" 三燕故都background: #FF2400" 之称)。"思燕佛图"为木构楼阁式塔,后毁于火灾。align= center| '''<big></big>'''
5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基本信息中文名朝阳北塔|-
地理位置辽宁省朝阳双塔街北端| align= light|
中文名;朝阳北塔
 
地理位置;辽宁省朝阳双塔街北端
气候类型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建造时间;485年前后 |} '''朝阳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北端。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朝阳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明氏皇后冯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图]]"(十六国的前燕、后燕和北燕均曾都于龙城,因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称)。"思燕佛图"为木构楼阁式塔,后毁于火灾。<ref>[https://fo.ifeng.com/foyibolan/detail_2010_01/15/294213_0.shtml 朝阳北塔:东北佛教的典型代表] , 凤凰网 2010-01-15 </ref>  ==简介== [[隋文帝]][[仁寿]]年间诏命在其台基上重建成密檐式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唐天宝]]年间曾修饰一新。辽初和辽重熙十三年两度维修,更名为延昌寺塔。形成了现今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思燕佛图]]"的台基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朝阳北塔。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以及"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十分罕见,使北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时间485 朝阳北塔即是典型的佛舍利塔。北塔为方行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舍利塔,该塔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檐和刹顶等几部分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人胜,在1988年11月14日对北塔进行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天宫、地宫,出土了上千件奇珍异宝,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再现于世,是继1987 [[陕西法门寺]] 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轰动了海内外。同时出土的[[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目录1简介2 == 出土文物3建筑特点4千古殊胜5人文历史折叠编辑本段简介隋文帝仁寿年间诏命在其台基上重建成密檐式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唐天宝年间曾修饰一新。辽初和辽重熙十三年两度维修,更名为延昌寺塔。形成了现今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思燕佛图"的台基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朝阳北塔。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以及"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十分罕见,使北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北 塔在修缮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这些文物多是国家级文物,更有甚者是世界级文物。七宝舍利 塔即是 典型的佛 世界级文物之一,此七宝 舍利 塔。北 塔为方 行空心十三级密 形单 檐式朝阳北塔朝阳北塔砖筑佛舍利塔 该塔 夯土 [[ 座]] 砖台 [[莲 ]] 须弥座 [[塔身]] [[ 塔檐 ]]、[[ 刹顶 等几部分组 ]]构 成, 其主体结构 砖雕四方佛 是由银丝串起的金银饰品,[[珊瑚]]、[[珍珠]] 八胁侍菩萨 [[玛瑙]] 二十四飞天 [[玉石]] 八大灵塔及塔名 [[水晶]] 图案 宝物 精美异常,引人人胜,在1988年11月14日对北塔进行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天宫、地宫 外观晶莹剔透 出土了上千件奇珍异宝,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再现于世 品质极高 是继1987年陕西法门寺后佛教考古的又 此并非 次重大发现 般力量所能为 轰动了海内外。同时出土的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被国 必为皇 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 国宝级文物
折叠编辑本段 在七宝舍利塔中安放着[[木胎银棺]],银棺里有一座[[方形单檐金舍利塔]],塔内有一个非常精美的[[金盖玛瑙罐]]。两颗佛舍利和五粒鎏金珍珠就珍藏在这罐里。而这种包装相套的珍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 出土 的安放真身舍利方式大致相同。而通过 文物朝阳北塔在修缮时 可以看 ,除 大量 皇家没有人制作七宝塔这种价值连城 物,而这 些文物多 里珍藏的舍利也除了佛祖外不可能 国家级文物 第二人。虽然北塔舍利装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铁函一鎏金函一檀木函水晶椁子一玉棺)大致相同 更有甚者 但北塔的七宝舍利塔却 界级文物 无双的 《[[正法华经· 七宝 塔品第十一]]》中有记载:"七宝三塔殊好色若干变。五种之华而雨其上…;-,[[金银]]、[[琉璃]]、[[水晶]]、[[珊瑚]]、[[琥珀]]、[[砗渠]]、[[玛瑙]]以为宝盖。……于时其佛临欲灭度……其 舍利 身在七宝 即是 。"《[[法华经]]》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 世界 级文 ,……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又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种种宝 而庄校 。;五千栏椐,龛室千万,无数幢幡辅导严饰 此七 垂宝璎珞 舍利塔为方形单檐式 铃万亿而悬其上。……其诸幡盖 由台座 以金、银、琉璃、砗磲 莲座 玛瑙 塔身 珍珠 塔檐 玫瑰 刹顶构 七宝合 高至四天王宫……。"按佛经云 是多宝佛塔,内有多宝佛全身舍利。由此可见诸佛经中多谈七宝塔,都是安放佛舍利的庄严之物,但事实 朝阳 我们所见却很少。几乎可以说 北塔 出土文 的七宝舍利塔是世界宝 ,难得一见。在 朝阳 北塔 能得一见此庄严,那也必是有殊胜因缘和福报的。辽代 出土 文物是由银丝串起 金银饰品,珊瑚、珍珠、玛瑙、玉石、水晶等 宝物, 外观晶莹剔透 供奉的佛舍利塔很多,但尚未见有其他记载有此庄严供养 品质极高 即使是[[北京灵光寺]]的[[招仙塔]]和[[王崇仁]]先生捐赠给国家的五重舍利塔也不见此庄严供养 并非 说北塔供佛舍利,七宝塔是第 般力量所能为,必为皇家所为 庄严
在七宝舍利塔中安放着木胎银棺,银棺里有一座方形单檐金舍利塔,塔内有一个非常精美的金盖玛瑙罐。两颗佛舍利和五粒鎏金珍珠就珍藏在这罐里。而这种包装相套的珍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安放真身舍利方式大致相同。而通过文物可以看出,除了皇家没有人制作七宝塔这种价值连城的供物,而这里珍藏的舍利也除了佛祖外不可能是第二人。虽然北塔舍利装藏方式与法门寺地宫(铁函一鎏金函一檀木函水晶椁子一玉棺)大致相同,但北塔的七宝舍利塔却是举世无双的。《正法华经·七宝塔品第十一》中有记载:"七宝三塔殊好色若干变。五种之华而雨其上…;-,金银、琉璃、水晶、珊瑚、琥珀、砗渠、玛瑙以为宝盖。……于时其佛临欲灭度……其舍利身在七宝塔。"《法华经》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波斯琉璃瓶波斯琉璃瓶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又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椐,龛室千万,无数幢幡辅导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按佛经云,此塔是多宝佛塔,内有多宝佛全身舍利。由此可见诸佛经中多谈七宝塔,都是安放佛舍利的庄严之物,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却很少。几乎可以说北塔的七宝舍利塔是世界宝物,难得一见。在朝阳能得一见此庄严,那也必是有殊胜因缘和福报的。辽代出土的佛宝物,供奉的佛舍利塔很多,但尚未见有其他记载有此庄严供养,即使是北京灵光寺的招仙塔和王崇仁先生捐赠给国家的五重舍利塔也不见此庄严供养,因此说北塔供佛舍利,七宝塔是第一庄严。==建筑特点==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入胜。
折叠编辑本段 == 千古殊胜两佛舍利同出一城,在全世界来说,只有朝阳,全国出土佛舍利的塔有七座,其中有两座在朝阳。就在北塔佛舍利出土后,南塔锭光佛舍利的出土成为又一盛事,在南塔石宫出土的"佛舍利铭记"碑上明确记载金银经塔金银经塔:"大契丹国霸州居第东南,在兴塔庙,下置石宫,藏释迦佛舍利一尊,锭光佛舍利十八粒。"时间是辽代统和二年即984年,是辽圣宗年号。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世界仅存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锭光舍利,极其珍贵。"==
锭光佛乃是古 舍利同出一城 也就是燃灯佛 在全世界来说 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 只有朝阳 因其 全国 土佛舍利 身边一切光明如灯 塔有七座 故称燃灯 其中有两座在朝阳。就在北塔 舍利出土后 又名" 南塔 锭光佛舍利的出土成为又一盛事,在南塔石宫出土的" 或"锭光 舍利铭记" 。《瑞应经》 明确 记载 : 释迦佛 "大契丹国霸州居第东南, 因地修行未成佛时 兴塔庙 名儒童 下置石宫 有一次燃灯 藏[[释迦 来此地教化,路过 ]]舍利 摊污水 儒童用自己的头发铺地,使古 [[锭光 从头发上踏过,又,他从鎏金银塔鎏金银塔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当 ]]舍利十八粒。" 古佛为他授记,说他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 间是辽代统和二年即984年 是辽圣宗年 释迦牟尼佛 在佛 过专家鉴定"这是世界仅存的有明确文字 记载的 许多佛、菩萨都是他座下弟子。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沦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 锭光 如来出世,教化众生 舍利 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佛如来珍贵。" ,《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
北塔、南塔遥呼相 [[锭光佛]]乃是古佛,也就是[[燃灯佛]],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因其出生的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燃灯佛,又名"锭光佛"或"锭光佛"。《[[瑞 北塔 经]]》上记载说:[[释迦佛]]在因地修行未成佛时,名儒童,有一次燃灯佛来此地教化,路过一摊污水,儒童用自己的头发铺地,使古佛从头发上踏过,又,他从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当时古佛为他授记,说他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号[[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记载的许多佛 南塔遥呼相应 菩萨都是他座下弟子。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沦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佛如来]]",《[[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 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 [[ 大毗婆沙论 ]] 》卷一百七十八更说释尊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照佛教劫世的理论,燃灯佛为过去庄严劫佛,距今至少有2900亿年(劫是时间单位)。释迦文佛在因地亲见锭光佛,亲得佛授记,成佛后灭度了,还可以与自己的导师锭光佛同处一市,北塔与南塔遥遥相望,因缘殊胜,无处可比,真乃世间之最殊胜。
折叠编辑本段 == 人文历史== 折叠 === 朝阳北塔的第一身世=== 朝阳古称龙城,是三燕(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和北燕)时期的都城。前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慕容鱿于东晋咸康三年(337)称燕王,并于咸康七年(341)营建新都龙城(今朝阳古城),《 [[ 晋书·慕容铣载记 ]] 》(东晋永和元年,345年):"是由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铣亲率群寮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大牢而龙交首戏翔,解角而去。鱿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至此,龙城成为燕国国都之始。朝阳北塔朝阳北塔
由此也可以说明以慕容鱿为首的鲜卑贵族已有崇拜佛法的了,由于他们的信仰民众也有信奉者,佛教逐渐流行起来。
北燕为鲜卑化的汉人冯跋所建,西燕灭后,冯跋东徙龙城,为后燕禁卫军将领。慕容熙荒淫无道,407年4月冯跋杀他后,拥后燕主慕容宝之养子慕容云为主,冯跋为特使。409年10月云被其宠臣离班所杀,冯跋又杀离班,自称燕天王,仍以燕为国号,都为龙城,史称北燕。
北燕时期佛教兴盛,高僧继起。据《 [[ 高僧传 ]] 》等史籍所载,北燕高僧有达5人之多,北票西官营子发现北燕冯素弗之墓"出土一件压印佛像纹饰的山字形金饰,证明北燕 [[ 冯跋弟 ]][[ 冯素弗 ]] 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因此著名佛史专家 [[ 汤用彤 ]] 先生认为'北方佛法三宝兴隆之地,当推凉、燕、其实据在幽燕者冯氏(史称北燕)……"'。可见北燕统治不仅自己信奉三宝,而且还大力提倡扶持佛教。而从北塔下面的8米多高的夯土台基和东晋风格的龙风形柱础石等遗迹,可以看出它就是前燕慕容铣建造的和龙宫殿基址。和龙宫成了北塔的第一世身  ===朝阳北塔的第二身世=== 朝阳北塔的第二世身应该是北魏时期的"思燕佛图"。[[北魏]][[孝文帝]]太和年前(485-490)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和龙宫殿旧址上建造了七层木塔,"思燕佛图"。据《[[魏书·皇后列传]]》,文成皇后冯氏乃北燕王[[冯弘子朗]]之女,临朝听政之时,于孝文帝太和年间(480)为了祭奠先祖弘扬佛法"立思燕佛图于龙城,刊石立碑"。这也是北魏王朝在东北地区建造的唯一一座皇家佛寺,后毁于火灾
折叠 === 朝阳北塔的第 身世朝阳北塔的第二世身应该是北魏时期的"思燕佛图"。北魏孝文帝太和年前(485-490)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和龙宫殿旧址上建造了七层木塔,"思燕佛图"。据《魏书·皇后列传》,文成皇后冯氏乃北燕王冯弘子朗之女,临朝听政之时,于孝文帝太和年间(480)为了祭奠先祖弘扬佛法"立思燕佛图于龙城,刊石立碑"。这也是北魏王朝在东北地区建造的唯一一座皇家佛寺,后毁于火灾。===
折叠朝阳北塔的第三身世 [[ 隋文帝 ]][[ 仁寿 ]] 二年(602)营州官民僧俗得到 [[ 隋文帝 ]] 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安葬,此塔为方形空筒式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筑佛塔。隋文帝从小在寺院长大, [[ 印度 ]] 高僧曾送他一包佛身舍利,称帝后,他将舍利分赐天下113个州,并令全国选53州建灵塔供奉舍利。当时朝阳为营州,也有机会获得舍利,有北塔地宫中辽代再葬时的题记碑文为证,为:"霸州邑众诸官,同共齐心结缘,弟三度重修。所有 [[ 宝安法师 ]] 奉随文帝敕葬舍利,未获,请后知委。"而且在《 [[ 续高僧传 ]] 》卷二十六载:"仁寿二年,奉敕置塔于营州梵幢寺,即黄龙城也。旧有十七级浮图,拥在其内,安置舍利,当夜半上并放白光。状如云雾,初惟一丈。渐大满院。明彻朗然,良久及灭,前后三度相类并同。"那么隋代梵幢寺塔也就是朝阳北塔的第三世身了。
折叠 === 朝阳北塔的第四身世朝阳北塔的第四世身应该是唐天宝年间的开元寺塔。唐天宝年间(742-756)营州柳城人又奉诏对隋代重建之舍利塔进行修缮。当时李隆基下旨令营州刺史安禄山重修此塔,并更名为开元寺塔。这可从塔基细绳纹砖由里到外的第二层砖得到证实。朝阳唐代称为营州,此层砖的规格大于第一层隋代而小于第三层,此时营州城里的隋塔经过二百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部分砖已脱落,因此进行了第二次修复。===
朝阳北塔的第四世身应该是[[唐天宝]]年间的开元寺塔。唐天宝年间(742-756)营州柳城人又奉诏对隋代重建之舍利塔进行修缮。当时[[李隆基]]下旨令营州刺史安禄山重修此塔,并更名为开元寺塔。这可从塔基细绳纹砖由里到外的第二层砖得到证实。朝阳唐代称为营州,此层砖的规格大于第一层隋代而小于第三层,此时营州城里的隋塔经过二百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部分砖已脱落,因此进行了第二次修复。 到了辽初,辽太祖神州元年(916),首任霸州彰武军节度使, [[ 韩知古 ]] 奉太祖耶律阿保机之诏命,修葺柳城,建置霸州,并同时整修了开元寺塔,改名为延昌寺塔。并于辽重熙十三年四月八日最后竣工。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朝阳北塔了。
在这五个时期,北塔所在地都曾被皇家视为圣地,而今天的朝阳北塔也因它是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北魏的"思燕佛图"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代佛塔为外表的"塔中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五世同体的古塔。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c0330hdvuk6|480|270|qq}}
<center>第五集 朝阳北塔(下)《传世瑰宝》</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