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敬玄

增加 1,3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敬玄'''({{bd|生年不詳||卒年不詳|catIdx=L李}}),[[亳州]]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唐代政治人物,自稱[[趙郡李氏]]南祖一支的後代。
博覽群書,尤善五禮。
撰有《禮論》60卷、《正論》3卷、《全唐詩》存詩2首。
==簡介==
[[貞觀]]末年,[[唐高宗]]還是太子時,[[馬周]]啟薦李敬玄,召入[[崇賢館]]。劉仁軌後為[[左僕射]],敬玄與之有嫌,每遇仁軌奏事,敬玄輒從中阻撓 。時吐蕃屢次入寇,[[儀鳳]]二年(677年),吐蕃內亂,朝廷以為有機可乘,仁軌知敬玄素非邊將才,謊稱敬玄知兵事,敬玄固辭。高宗曰:「仁軌須朕,朕亦行之,卿何辭?」敬玄不能辭
[[ 儀鳳 ]]二 (678 (677 年) 敬玄至洮河軍 為諸軍大總管 時吐蕃屢次入寇 同[[工部尚書]][[劉審禮]]統兵十八萬進攻[[ 吐蕃]]。在青海湖邊 內亂,朝廷以為有機可乘 仁軌知 敬玄 逗撓不前,唐軍再次大敗,劉審禮既無繼援 素非邊將才 被俘。 謊稱 敬玄 聞審禮被擒,慌忙退走,至承風嶺(今青海[[西寧]]附近),敵騎已漫山遍野 知兵事 ,敬玄 急阻溝自 辭。高宗曰:「仁軌須朕 時正值秋雨,道路泥濘,無計可施。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 朕亦行 ]] 率敢死士五百人夜襲夜襲吐蕃將領[[跋地設]]的大營。 卿何辭?」 敬玄 得拔營徐退,返入[[鄯州]],貶為[[衡州]][[刺史]] 不能辭
儀鳳三年(678年)敬玄至洮河軍,為諸軍大總管,同[[工部尚書]][[劉審禮]]統兵十八萬進攻[[吐蕃]]。在青海湖邊,敬玄逗撓不前,唐軍再次大敗,劉審禮既無繼援,被俘。敬玄聞審禮被擒,慌忙退走,至承風嶺(今青海[[西寧]]附近),敵騎已漫山遍野,敬玄急阻溝自固,時正值秋雨,道路泥濘,無計可施。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率敢死士五百人夜襲夜襲吐蕃將領[[跋地設]]的大營。敬玄得拔營徐退,返入[[鄯州]]。
 
680年(永隆元年),李敬玄上表稱病,請求回京,得到批准。他回京後,也未引咎請罪,便直接到中書省辦公。唐高宗得知他並未生病,將他貶爲衡州刺史,後又改任颺州長史。
 
682年(永淳元年),李敬玄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兗州都督,賜諡文憲。
 
有子来景业,官虞部郎中。第五子来景晖(648年—717年8月20日),[[银青光禄大夫]]、[[饶州]]刺史,娶萧大通(659年—719年6月12日),夫妇生子来翁宠、来瑶等。
 
==軼事==
永徽年間,候補官員逐漸增多,主持選官的人很少有稱職的。李敬玄主持選官後,卻得到天下人的稱讚。他記憶過人,每年參選官員一萬多人,隻要在街上遇到,都能叫出名字。官員未被選用前來投訴的,他也能當場口述他們書判中的錯誤,毫無差錯。
杭州參軍徐太玄曾因同僚張惠母親年邁,到府衙自首,稱自己與張惠一同貪贓。張惠得以免去死罪,徐太玄也因此被免去官職,十幾年不得升遷。李敬玄得知後,非常讚賞,擢升他爲鄭州司功參軍。徐太玄後官至祕書少監、申王師,因德行高尚受到時人推崇。
==詩詞作品==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