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沈葆楨

增加 4,9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沈葆楨.jpg | thumb | 300px | 沈葆楨 <br>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6db210101i73d.html 原圖鏈接] ]]
 
'''沈葆楨'''({{bd|1820年||1879年|catIdx=S沈}}),字'''翰宇'''或'''幼丹''',[[谥号|諡]]'''文肅,'''是一位生於[[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的[[清朝]]晚期重要[[大臣]]。他是“[[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對[[臺灣史|臺灣歷史]]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其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的次女。
== 生平 ==
=== 出身 ===
沈葆楨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咸豐 (年號)|咸豐]]四年(1854年)改任[[御史]]。
 
沈葆楨是中国近代史上造船事业、海军事业的奠基人。沈葆桢182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贫穷家庭,是晚清时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沈葆桢简介提到他祖籍在河南,后来迁到浙江一带,雍正时期迁居到福建。沈葆桢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每天做女工补贴家用,承担了相夫教子的重任,沈葆桢的舅舅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经常到林则徐的书房阅读,故而思想也比较先进。
 
道光年间,年仅十六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功名,在沈葆桢二十岁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列强采取强硬态度,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和沈葆桢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成亲。后来沈葆桢升调监察御史一职。沈葆桢简介上记载他在咸丰年间被重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的职位,不久又被曾国藩派到安庆大营中。后来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被派遣到台湾任命钦差大臣,主管台湾方面的海防任务,并与日本方面交涉,使日军退兵。光绪年间沈葆桢回到朝廷,任两江总督一职,开始督办南洋水师,后来由于经费问题,率先组建了北洋水师。
 
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年仅五十九岁,谥号文肃,朝廷追谥沈葆桢太子太保的称号。<ref name="历史趣闻">{{cite web |url=http://www.lishiquwen.com/news/72796.html | title= 晚清政治家沈葆桢简介 | language=zh | date=2016-11-03 | publisher=历史趣闻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3-18}}</ref>
===家庭===
沈葆桢的原配妻子是林则徐的次女林普晴,历史记载林普晴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并且与沈葆桢是青梅竹马,两个人成亲后,生活非常幸福。尽管沈葆桢家境贫寒而林普晴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但成婚后林普晴为了沈葆桢开始学着进厨房,孝敬公婆,是个非常贤惠的妻子。林普晴的一生和沈葆桢育有十个孩子,五个女儿五个儿子,由此可见两人的相爱程度。
 
沈葆桢一生共有十四个孩子,七子七女,除了林普晴为他生下的十个孩子之外,他的另一位夫人潘氏为他生下了儿子沈璘庆和女儿沈宝,另外一子沈琬庆和女儿沈蘩是夫人吴氏所生。当然妻子林普晴生的十个孩子中,五个儿子在历史上也是留有姓名的,分别是沈玮庆、沈莹庆、沈瑶庆、沈瑜庆和沈璿庆。沈葆桢一生中有这么多的子女,加上家境贫寒,子女的教育是一个大的问题。十几个孩子要请先生来教书也是一笔大的开销,所以并不现实。这时一代才女的林普晴就派上了用场,相传她对沈葆桢的妾室所生的孩子也非常疼爱,甚至视如己出。亲自较孩子们功课,当然女孩子是教女红,甚至吴氏所生的儿子沈琬庆还娶了林普晴的外甥女为妻,由此可以得出,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沈葆桢子女的生活都是非常幸福的。<ref name="历史趣闻"/>
===沈葆桢墓===
[[File:沈葆桢墓.jpg | thumb | 300px | left | 沈葆桢墓 <br> [http://www.lishiquwen.com/news/72796_2.html 原圖鏈接]  ]]
沈葆桢去世后,人们将他的陵墓修建在福建福州市西郊的梅亭村,沈葆桢墓在梅亭村火烽山的南侧,整个坐北朝南,呈一个如意形状。
 
沈葆桢墓是三合土构筑,拥有四层墓埕,整个沈葆桢墓宽十点九米,深二十点五米,密封的土堆高高的隆起,形状就像一把倒置着的釜。沈葆桢墓密封的土堆前安置着花岗石的墓碑,墓碑高约八十五分米,宽六十分米,沈葆桢的墓碑厚度达一百五十五公分,看起来是非常的高大雄壮,足以显现立碑的人对沈葆桢去世的哀痛之意。
 
墓碑上刻有碑文,上书字体为楷书,是对沈葆桢墓的主人描述,称沈葆桢为资政大人。沈葆桢墓碑的两边分别立着一对三合土铸造的狮子,雄狮子呈现戏球嬉闹的状态,而雌狮子携带着小狮子在另一侧。沈葆桢墓的祭台案上有动物的浮雕。这是当年沈葆桢墓刚刚建造出时的状态,足以说明沈葆桢仙逝时对世人的打击多大、世人对他多么的不舍。沈葆桢墓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已没了早年的完整,墓碑两侧都已经残缺不全,碑文也变得模糊不清了,没了往日的风采。
 
1988年福州文物保管委员会决定对沈葆桢墓进行一番修缮整理,沈葆桢墓才有所改善,继续呈现在世人的面前。1992年沈葆桢墓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对象,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前来吊唁这位晚清名臣。<ref name="历史趣闻"/>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