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胡耀邦

增加 4,06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湖南]][[长沙]][[浏阳]]人,生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
1929年, 胡耀邦 ,1915年出生在貧苦的農民家庭,1929年冬 在浏阳中学读书的时候,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 。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当時他在[[江西]]、[[湖南]]和[[福建]]革命根据地從事青少年工作,宣傳黨的主張,積極同封建勢力和國民黨反動派開展斗爭。1934年他參加[[二万五千里長征]],在攻打婁山关戰斗中負傷,身上因此留有敵人的彈片。到達陝北后,他先后擔任少共中央局秘書長、宣傳部長和組織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他曾擔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他历任冀熱遼軍區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和第三縱隊政治委員、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參加了保衛張家口、解放石家莊、太原和寶雞等戰役。他為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新中國誕生后,胡耀邦同志擔任川北區黨委書記、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和軍區政委,領導川北人民進行土改,剿匪反霸,发展工農業生產。從1952年起,先后擔任中國[[ 秋收起义新民主主義青年团]] 时参加中央委員會書記和[[ 革命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团]] 中央第一書記。在此期間,他創造性地執行中央指示 [[1933 開辟了建國以來黨的青 ]]1月加入 工作最為活躍并且積累了重要經驗的時期。特别是他十分注重在實踐 产党 產主義思想教育青年 按照青年特點開展丰富多彩的活動,提倡“朝氣蓬勃,實事求是”的作風,使团組織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從而帶領廣大青年很好地完成了黨賦予的光榮任務。1964年底后他 党内担 多项职务 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和陝西省委第一書記期間。 “文化大革命”期間,胡耀邦同志遭到嚴重迫害。但他不顧個人的榮辱安危 同[[林彪]]、[[ 文化大 江青]]反革命集团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75年他擔負[[中國科學院]]黨組織的領導工作,針對江青反 革命集团對科學工作的破壞堅決進行整頓。 粉碎[[江青]] 反革命集团 成为 ,胡耀邦同志先后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書記、中央秘書長兼宣傳部長。胡耀邦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他是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二屆二中全會后兼任 国高层领导人之 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1982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 月擔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big5/news/2016-04-30/59735972.html | title= 胡耀邦去世后趙紫陽在遺體前說了什么 | language=zh | date=2016-04-30  | publisher=多維歷史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3-19}}</ref>
胡耀邦在1977年12月任中共組織部長,組織和領導了中共歷史上最大的平反冤案、落實政策問題,涉及高達三百多萬人。其著手平反的第一大案,就是[[薄一波]]等「61人叛徒集團案」。<ref name="大紀元">{{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4/4/17/n4133408.htm | title= 胡耀邦至死不能原諒兩個人 | language=zh | date=2014-04-17 | publisher=大紀元電子報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3-19}}</ref>
[[File:趙紫陽、鄧小平、李鵬等中共高層參加胡耀邦葬禮.jpg | thumb | 300px | left | 趙紫陽、鄧小平、李鵬等中共高層參加胡耀邦葬禮 <br> [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big5/news/2016-04-30/59735972.html 原圖鏈接] ]]
1980年2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共中央总书记|总书记]]。胡耀邦作为中国[[改革派]]曾经是[[邓小平]]的亲密政治伙伴,是邓选定的第一位接班人。组织[[真理标准讨论]]和推动主持[[平反冤假错案]],被认为是胡的两大功绩。為了對1986年[[学生运动]]的失控负责,1987年胡耀邦被迫辞职,1989年4月8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胡耀邦心臟病突發,一星期後4月15日去世,終年74歲。<ref name="大紀元"/>
==下台原因==
胡耀邦当政期间,始终坚持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并曾致力于倡导民主意识,推动言论自由,被舆论界认为是中共最高层中极少数积极支持和推动改革开放的领导者,也是少见的开明、清廉的高官,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声望。胡耀邦主政时期,被认为是中共历史上思想最开放、作风最民主的时期。<ref name=“新唐人">{{cite web |url=http://ca.ntdtv.com/xtr/gb/2015/07/08/a1208891.html | title= 胡耀邦从配角跃登主角 在习近平心中份量不轻? | language=zh | date=2015-07-08 | publisher=NTDTV 新唐人电视台 | author=李明 | accessdate=2019-03-19}}</ref>
有一種說法,胡耀邦下臺的直接原因是他同意鄧小平退休。在一次小會上,鄧小平自己提出退下來的願望,在場的其它人都挽留,唯獨胡耀邦表示同意。就是這個「同意」二字,使胡耀邦成了老人們的眾矢之的。
==下台原因== [[ 趙紫陽 ]] 評論:胡耀邦下臺的根本原因,是 [[ 鄧小平 ]] 及一些老人對胡耀邦完全喪失了信任。主要是兩個問題:一是胡耀邦反自由化不堅決;二是胡耀邦對香港《百姓》雜誌主編 [[ 陸鏗 ]] 的談話,1985年5月10日,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接受了香港《百姓》雜誌主編陸鏗的訪問,談話兩小時,並作錄音。在陸鏗的提問下,胡耀邦談了一些在改革中改革派和保守派鬥爭的情況。陸鏗回去後寫了長達兩萬字的《胡耀邦訪問記》。在這篇訪問記中,讚揚胡耀邦,批評保守勢力。這篇訪問記傳到中央高層,引起了軒然大波。<ref name=" 大紀元看中國">{{cite web |url=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8/03/06/851006.html | title= 對鄧小平說兩個字 胡耀邦被下馬 | language=zh | date=2018-03-06  | publisher=看中國 | author=楊繼繩 | accessdate=2019-03-19}}</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