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治製糖

增加 1,48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enter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明治製糖株式會社'''<br/p>|-|<center><img src="https://www.gjtaiwan.com/new/wp-content/uploads/2018/12/2018-12-27.png" width="250280"></center><small>[https://www.gjtaiwan.com/new/?p=20159 圖片來 自聚珍台灣自gjtaiwan]</small>
|}
'''明治製糖株式會社'''<ref>[https://www.twmemory.org/?p=6367 明治巧克力與明治製糖],台灣回憶探險團,2014-07-07</ref> , 簡稱'''明糖''' 是一家曾經存在的[[製糖]]公司, 於1996 於1906([[明治]]39年) 設立,於二戰前的本社位在[[ 臺灣]][[臺南州]][[麻豆街]](今[[台南市|臺南市]][[麻豆區]])、並在臺灣、[[北海道]]、[[樺太]]、[[滿州國]]、 日本 內地等地經營糖、酒精、[[纸浆|紙漿]]、乳製品生產製造、鐵道運輸等事業。其旁系會社包含[[明治 ]] 合併為為'''{{link-ja|大日本 明治 商店、河西鐵道、朝日牛乳、樺太 製糖| 、極東煉乳、南投輕鐵、北陸製乳等會社,並且是台灣的四 日本明治 製糖}}''' 會社之一
== 簡介 ==1906年(日明治39年)12月 二戰後 ,明治製糖 設於在台灣的資產由[[台 南州|臺南州灣糖業公司]]接收,改為「'''台糖第三區分公司'''」;日本內地的部分於1950年成立「'''明糖株式會社'''」,1952年改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明治製糖後因虧損,在1984年3月頂讓給[[ 總爺大日本製糖]] (今屬,成為100%由[[ 台南市|臺南市三菱商事]][[麻豆區]]) 出資的子公司。1996年7月,與大日本製糖合併為「'''大日本明治製糖'''」。2021年4月,大日本明治製糖、三井製糖合併為「'''DM三井製糖控股株式會社'''」
== 歷史 ==由於日本的企業界在[[日俄戰爭]]之後認為未來經濟看好,於是開始大舉對外投資,而臺灣的製糖業即成為了投資標的之一, 明治製糖 便是在此背景下成立。1906年12月, 由[[澀澤榮一]](任顧問 一職 )、小川䤡吉(任取締役社長)、{{Link-ja|相馬半治| 相馬半治}} (任專務董事) 、森村市左衛門、武井守正、淺田正文、植村澄三郎、山本直良 等人 發起,以資本金500萬圓 成立 明治製糖 ,並延攬多位[[臺灣總督府]]官員前來任職,如[[宮尾舜治]]、[[內田嘉吉]]等 <ref name=":0">{{Cite book|title=明治製糖株式會社 社業大要|publisher=明治製糖株式會社|year=1937-12}}</ref>
1920 1907 年7月, 合併明治製糖收購蔴豆製糖株式會社,開始從事粗糖製造。1908年12月,設立[[ 大和製 佳里 廠|蕭壠工場]] 。1927年 。1910年11月 合併設立[[ 東洋 蒜頭糖廠|蒜頭工場]]。1911年3月,為了利用 製糖的副產物──[[糖蜜]] ,在設置蒜頭酒精工場;同年12月設立[[ 南靖 麻豆 糖廠| 南靖 總爺工場]]。1912年1月,併購衛在[[川崎市]]的橫濱精糖株式會社,獲得川崎工場,並開始 造精 。1913年7月,併購了位在[[南投街]] [[ 烏樹林 中央製 | 烏樹林 中央 製糖 株式會社]] 。1943年 合併獲得[[ 台東製 南投 | 臺東製糖南投工場]] 。1915年3月,在川崎工場新設立角糖工場
1916年7月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戰戶畑市]] 設置製造精糖的戶畑工場。1918年2月 明治製 將蕭壠工場的設備改為生產耕地白 與與其他三家同樣 。1920年10月,併購位 [[臺中州]][[溪湖街|溪湖庄]] [[大和 製糖 公司---[[ | 日本 製糖株式會社]] ,獲得[[ 台灣 溪湖糖廠|溪湖工場]]。1922年1月,設置南投酒精工場,同年4月在戶畑工場設置角糖工場。1923年6月,併購了位在北海道清水日本甜菜 製糖株式會社|臺灣 (附屬甜菜紙漿工場),明治 製糖因此開始從事甜菜糖、紙漿和乳製品製造。1923年10月,併購位在[[神户市|神戶市]] [[ 鹽水港 帝國製糖|帝國 製糖株式會社]]神戶精糖工場。1924年7月,將川崎工場改建成最新式的工場設施。為了擴張至中國的販售通路,在1924年7月於[[上海市]]設置生產精糖的明華糖廠。1925年2月,設置總爺酒精工場。1927年9月,併購[[東洋製糖| 鹽水港 東洋 製糖株式會社]] ,獲得了南靖工場、烏樹林工場。1930年4月,設立溪湖酒精工場。1935年7月, 臺資產 北海道設立士別工場。1943年, 合併 [[臺東製糖]],獲得[[台 業公司| 臺灣糖業公司卑南工場]]。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戰]]後,明治製糖與大日本製糖、[[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臺灣製糖]]、[[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鹽水港製糖]]的在臺資產合併成「臺灣糖業公司」。 在[[日本]]本土的資產則以'''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存續;並於1996年與大日本製糖合併成'''{{link-ja| 大日本明治製糖|大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
=== 發展歷程本社及東京事務所 ===1904年 明治製糖最初於1906年10月 曾留學歐美三年的相馬半治來到在東京市[[ 臺灣總督府日本橋 (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區]] 坂木町設立事務所,之後稱為 臨時臺 東京事務所」,同年11月在台灣台南市做箴街設立事務所。在台 的事務所於1907年7月遷到蕭壠工場內,並將本社設置於此;之後隨總爺工場的興建,在1911年將本社搬到麻豆。東京事 局」擔任技師 所在1912年3月 他發現搬到[[麴町區]][[ 臺灣有樂町]] 雖然產 的三菱十五號館。東京事務所實際上是明治製 主要金融、販售、行政調度等事務的中心 但民間製 並管轄日本內地的精 工場,也是社長工作及股東會召開的所在;台灣 技術卻停留 本社則是負責統一管轄位 舊時代 台灣的製糖及酒精工場
兩年後(1906),相馬半治自己當起老闆,在[[臺南]]創辦「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這間起源於臺灣、總部設在[[鹽水港]]廳蔴荳支廳的總爺(今臺南市麻豆區)的公司也是孕育今日「明治製菓」的母體! 明治製糖成立後不斷拓展版圖,衍生日後推出經典商品「[[明治牛奶巧克力]]」的[[明治製菓株式會社]],「[[明治巧克力]]」長久深刻的印象也成為大眾[[巧克力]]的名牌,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臺南。 ==製糖工場==[[麻豆糖廠|總爺工場]]、[[台糖佳里廠|蕭壠工場]]、[[烏樹林糖廠|烏樹林工場]]、[[南靖糖廠|南靖工場]]、[[蒜頭糖廠|蒜頭工場]]、[[南投糖廠|南投工場]]、[[溪湖糖廠|溪湖工場]]、[[台東糖廠|臺東工場]]。 ==製糖鐵道===== 二水-南投===*[[明治]]44年(1911年)11月21日 開業 ===濁水─名間===*昭和8年(1933年)5月31日 開業 ===南投─鄉親寮(中寮)線===*昭和13年(1938年)6月20日 開業 ===鹿港線===*員林─鹿港線(員林-埔心鄉-溪湖鎮-埔鹽鄉-福興鄉-鹿港),*大正8年(1919年)3月1日 開業 ===溪湖─二林線===*昭和13年(1938年) 開業 ===朴子線(嘉義─港墘)===**明治42年(1909年)10月23日 開業*嘉義市-太保市-六腳鄉-朴子市-東石鄉 ===蒜頭─水上線===*昭和5年(1930年)7月25日 開業*蒜頭-六腳鄉-太保市-水上鄉 ===番子田線(番子田─二重港)===*明治42年(1909年)5月22日 開業*官田區(番子田)-麻豆區-佳里區-學甲區-北門區 ===新麻豆─巷子=== ===新麻豆─麻豆街=== == 參考 資料文獻 ==
{{reflist}}
*《臺灣會社年鑑》*《日本鐵道旅行地圖帳 朝鮮・臺灣》 [[Category:427 733 飲食;烹飪臺灣‎ ]]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