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师

增加 8,222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京师汉语词语) 京师(jīng shī)是一个汉语词汇,系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一般指国都首都。 [19]…”

[[京师]] ([[汉语词语]]) 京师(jīng shī)是一个[[汉语词汇]],系[[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一般指[[国都]]、[[首都]]。 [19] 《[[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8fabfaZprXsVaDc2T3K30sX-89NPBXkud3vnI_Ucce4Pvx638d_8nR_oZup-6cbIffTy0uO48moScOAOsfsK3G8Q5gkSFQ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9-09-02] </ref> 意为天子居住的地方规模很大,人口众多,后世因以泛称[[国都]]。此外,也用于指称天子的[[军队]]等。 [21] 中文名 [[京师]] 拼 音 jīng shī 英 译 capital (of a country) 释 义帝王的都城 出 处 《诗·大雅·公刘》 注 音 ㄐㄧㄥ ㄕㄧ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da2eNGkEQwvM4exSXiZ327Heftv50ekqcJyNGSD1Yxt9loGXIpTltRSxdYbhMrnrcWYRGxG5yDtEcCnAIkNl43oeS5r7sGTQvA | .汉典,引用日期2020-02-11] </ref>

==目录==
1 引证解释▪ 1、帝王的都城▪ 2、天子的军队▪ 3、朝廷.2 词语引申.

==引证解释==
1、帝王的都城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先秦:《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此处京师为[[豳国]]之地名,在渭水北)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0812ZctN7yt6aSF2Dl2OkGHZ7EjK_rG6k5KXbfDiNLP5Fzg-en6-9sGck8YvN2IUB1VVzU4PIL0tfjMQQA2hLuyStK2vKpnp1J22qpMr8g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9-08-30] </ref> 《[[克钟]]》铭文:“王在周康刺宫,王乎士舀召克,王亲令克遹(yù)泾东至于京师,赐克田、车、马乘。”(王国维等学者认为系指克从豳地至“京师”; [13-14] 一说此处“京师”在豳地; [18] 当代有洛阳当地报道称系沿泾河至洛邑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b2adG64kZOpbKz2c0YqlucigXMQ5Zp-XqFa235Z9bG1sxz5U14l5_ElNIfJmtAUOy2st7Vu_qo5GebXwy9Ua57m0MBMBq-RaaQ6bDVnrwejXmIgwmEMI | .洛阳日报,引用日期2020-03-09] </ref>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一般认为,此处京师指镐京; [17] [20] 亦有观点认为系指公刘在豳地所建之京师 )(孔颖达疏:“京师,王之所专,王若安之,则四方诸侯亦皆效王安之。” [15] ) 《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dí)于宋、卫、齐、郑,礼也。”(此处京师指成周洛邑)
秦代:
《汉书·地理志》: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ae82Q3jaYYaZ8_htOYwR1zaQyQQTsLDe2reW-jkzctK9xRrnVE95gDCGq0lfzIPayrIR0qAo4evNTk7Ffk2VMYLpn_LqIAcjjoQJWUI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21-10-02] </ref>
汉代:
《汉书·高后纪》:“时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在京师,以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告兄齐王,令发兵西。”(此处京师指西汉长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3c6fqwiumtdjRXSQhjXha7sdjeHv8kLoUPLgqZSwbfUyGH5yWPjszQwaaF75inZa6iuidPgfOc3yWOv2z9cjC6He4bHAxbB3WpU3FD_AKt8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9-08-30] </ref> 《后汉书·邓禹传》:“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诣京师。”(此处京师指东汉洛阳)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536dSFFUzlaolowBmoZ4O0G_swM81zNiL6l4Iy0k09LQq-lP0vJaRZtjc-2jIAUw7aP4L-xfrsOlqtR3mKOa4a1SfppkbkStV-MZA52ZII0Zsg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9-08-30] </ref> -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f571Cx-ViGmKrLxUZTLHfgBWgYcW5xf39G9Q5FOiIXVhuKe8mKI4k3JjNAZNx2XwL90WNo0vn9w3yQLhFnlDWxn6ptZ1kEMkePFdWeumBw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9-08-30] </ref> ]
三国:
[[曹植]]《[[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此处京师指洛阳)
隋:
杨广《还京师诗》:“东都礼仪举,西京冠盖归。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标题中京师指大兴城)
唐: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此处京师指长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5604Iu0_S5glIsjmtysAR9uCsLz16AGpMX9UAfcMMCyF2IEtgMk8rrbpTA59FjcTyQJsKhLC3uE0jQbPVDoriCdXfBt6dVR4pfR69D57wuvFVjdD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9-09-07] </ref>
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赴举京师。”(此处京师指开封)
明:
《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师。“(此处京师指明洪武年间南京)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e57bRdTwmjdR4tA0JTXOQ8U6UBsVgEXp5fZtNMe_cfLvRwAtlmrMdMbIJFIUo_sZg_V3to30RG9HODK44RtlMZwrmXGWWzjJD8NDJs1Yr98nO2NIq8Cvk0znKUEfWSg4zEUfe7g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0-10-19] </ref> 《明史·地理志一》:”十九年正月改北京为京师。"(此处京师指北京)
清:
清·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此处京师指北京)《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袁楚雄(袁可立孙)》:“清,吴逆乱作,往来荆楚京师数年,投牒归。”
2、天子的军队
《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c050iwfAl8j6OVDwccOw6miLNKlRPVHZO_jJ-Zgcs9lHLfCusecHpWZSosor-ZZAlJQM3VZdtk9KOJTRXLUcvv6faPrAQjBEx1zKljF_E5C1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9-08-31] </ref>
3、朝廷
《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词语引申==
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权的都城都称“京”。以“京”称都城始于周朝建立之初;同时,“京”与“师”常并称“京师”。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446/ec8468iDUZxALuJX2IFFVbC5df892M7OFytmQ6MjJy3jnYmI6tnUEsz8XvllKyeXuBlyz8tMxf-T-k-NoMkrPIMUi4YvnrkDfZDs5Tx7fjOQfA | .中国新闻网.2019-07-15,引用日期2021-10-02] </ref> 就这一词汇初起时所指的地理范围及其内涵,学界存在不同说法。通行说法认为:“西周时期,京、京师,指的都是镐。” 但亦有学者主张,在先周和西周时期, “京师”仅是豳地公刘所都之地的专有地名,是对[[公刘]]之都邑的专称,作为专有地名存在,并不具有后世之一般国都的含义,直至[[平王东迁]]、以京师指代成周洛邑之后,“京师”一词才具有都城的含义。 [18] 也有文献并指出京师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如《毛诗正义》有云:“中国,京师也。” [15] 《诗集传》亦收此说。 [[葛剑雄]]则就京师、中国的意涵及地理位置论述说:天子所住的“国”(京师)处于中心、中枢地位,遂被称为“中国”;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在陕西长安县西南沣河以西)和镐(在陕西长安县西北丰镐村一带)及其周围地区。灭商以后,依据周人的习惯,将原来商的京师(殷,河南安阳市)一带也算“中国”。 [16] 总而言之,关于“京”、“师”以及“都”的含义,各家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周代的京、京师、都、等词汇均指称“王室居住地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后来,“京”“师”“都”这方面的含义一直延续下来。中国帝制时代的最后的“京师”,是北京。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国都,称为蓟;辽朝时成为[[南京]],又称[[燕京]];[[金世宗]]起到1217年为中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永乐帝]]起为北京[[顺天府]]。至[[清军入关]]之后也在北京定都,称“京师”。辛亥革命后,顺天府由京师改为首都北京,此后名称、地位屡经变动,直至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此外,“京师”一词也影响到中华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越南[[阮朝]]亦将[[顺化]]称为京师。 [22]

==参考资料==

categorg:+830
8,9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