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绛

增加 1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魏绛''',即'''魏庄子''',一云'''昭子'''。春秋中期晋国大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徙于霍(今山西霍州)人。辅佐[[晋悼公]](公元前573,公元前558在位)实现了多次会合诸侯,提出并实施和戎政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ref> {{cite web | url =https://sou-yun.com/Query.aspx?type=allusion&id=8740&key=%E9%AD%8F%E7%B5%B3 | title =典故魏絳 | accessdate =2019-03-27}}</ref> 。[[晋悼公]]元年(前573)为中军司马,执掌军法。[[晋悼公]]四年(前570),大会诸侯,悼公借此夸耀他的地位和实力,魏绛以扰乱军纪罪冒死戮悼公弟[[杨干]]之仆。此举震动当时,名声远扬。[[晋悼公]]感其忠,擢升其为新军将佐,予以重任。晋悼公四年(前369),向悼公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到晋悼公十二年(前562),仅短短的八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晋国与戎狄和睦相处的局面。襄公九年(前564),与[[赵武]]率师斩[[行禀]]。十年(前563),与[[士鲂]]戍梧及制。十三年(前560),佐[[栾魇]]将下军救邿(郑)。十八年(前555),与[[栾盈]]以下军克邿。魏绛因功改封在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卒后谥为昭子<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44.htm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国学网</ref>。
== 參考资料==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7,8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