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咏

增加 1,67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咏
| 圖像 = [[File:张咏.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p0.so.qhmsg.com/bdr/_240_/t01cead02125c393c2f.jpg 原图链接]]]
| 别名 = 张忠定、张乖崖
| 出生日期 = 946年
| 主要作品 = 《张乖崖集》}}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张咏]]'''(宋代)== 人物生平 ==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 '''人物生平''' == ''' 好书击剑'''===
张咏少年时任性使气,不拘小节,即使生活贫困地位低下客游在远方,却未尝觉得低人一等人。
少年时学习击剑,为人慷慨好说大话,乐为奇节。又爱好下棋,精通射箭,喜饮酒,晚年因此成疾。
由于 [[ 张咏 ]] 出生在贫寒之家,十九岁时,开始力学着文,家贫无书,借到手之后再抄下来苦读。他读书十分勤奋,没有书桌,就在院子里背靠着大树的树干读,一篇文章读不完,决不进屋歇息。张咏写的《 [[ 劝学 ]] 》诗中有这样两句:"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可以说是他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写照。 == '''初任县令''' ==
=== 初任县令 ===
[[File:1-141212193U64L.jpg|缩略图|左|500px|[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41212/1-141212193U64L.jpg 原圖鏈接]
[http://www.exam58.com/songshi/11674.html 来自海博学习网 ]<ref>[http://www.exam58.com/songshi/11674.html 张咏《新市驿别郭同年》“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翻译]海博学习网,2014-12-12</ref>]]
张咏于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做崇阳县令时,"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太平兴国初年,朝廷为避免以后受榷茶之弊,下令拔茶植桑,"民以为苦"。其后官府榷茶,鄂州其他各地茶园户或失业或贫困不堪,独崇阳县以缣纳税,免遭其害,生活安定富足。因而崇阳之民,对张咏殊为感激。后来担任太子中允、通判麟州、秘书丞、浚仪县令等职务。公元九九零年,四十五岁,提拔为湖北转运使。淳化四年,任命为枢密直学士。
== ''' = 平定暴乱''' ===
淳化五年,张咏外调为益州知州。淳化年间,四川地方官压迫剥削百姓,贫民起而作乱,首领叫做王小波,将彭山县知县齐元振杀了。后来王小波为张咏统帅的官兵所杀,余众推李顺为首领,攻掠州县,声势大盛。太宗派太监王继恩统率大军协助张咏,击破李顺,攻克成都。
淳化五年五月,诏降成都府为益州。张余率起义军复起,攻克嘉、戎、泸、渝、涪、忠、万、开八州,至道元年,张余被官兵俘虏。至道三年,西川广武卒刘旰又率众起义。张咏出兵击灭。后召拜给事中,充户部使。改御史中丞。
== ''' = 宽厚爱民''' ===
他在乱事平定后安抚四川,深知百姓受到压迫太甚时便会铤而走险的道理。后来他做杭州知州,正逢饥荒,百姓有很多人去贩卖私盐度日,官兵捕拿了数百人,张咏随便教训了几句,便都释放了。部属们说:"私盐贩子不加重罚,恐怕难以禁止。"张咏道:"钱塘十万家,饥者十之八九,若不贩盐求生,一旦作乱为盗,就成大患了。待秋收之后,百姓有了粮食,再以旧法禁贩私盐。"《宋史》记载了这一件事,赞美他的通情达理。
折叠 === 发明纸币===
景德二年,六十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被誉为"纸币之父"。伦敦的英格兰银行中央的一个天井里,种着一棵在英国少见的中国桑树。因为张咏发明的"交子"原材料就是桑树叶。
== ''' = 升州制火''' ===
大中祥符二年,升州失火,火势之大令令鸟雀飞逃之群遮蔽了太阳,往往从空中向下坠落,"烈焰忽飞,狂风并作,人不及走,目不暇旋"一顿饭之间,千室俱烬。真宗遣使抚问,认为张咏在升州,可以不用担心。张咏为伤者提供赈款救恤,死者官府埋葬。并斩首了放火者。
 
大中祥符三年,迁工部尚书再任。四年,加礼部尚书。大中祥符八年,卒。葬于陈州宛丘县孝悌乡谢村里。
自评: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
[[File:Tblog 20110820095631612904.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4.oldkids.cn/upload/260775000/u260772116/2011/08/20/tblog_20110820095631612904.jpg 原圖鏈接] [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243629 原圖鏈接]]]
宋祁:惟公禀尊严之气,凝隐正之量。
== '''轶事典故''' ==
[[File:1a63feaa6d6c16dd0caa616c214e9f98.jpg|缩略图|左|500px|[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609/1a63feaa6d6c16dd0caa616c214e9f98.jpg 原圖鏈接] ''' [http://www.xiaogushi.com/shici/gushidaquan/413685.html 原圖鏈接]]]=== 一钱诛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张乖崖做崇阳县令,看见有小吏从库房出来,看到他的头发鬓角的头巾上有一枚钱币,张乖崖就盘问他,小吏回答说:"这是库房里面的钱。"于是张乖崖命令下属打了他,小吏很恼火地说:"拿一枚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杖责我?你能够用杖打我,但是你不能够斩我。" 张乖崖拿过笔来,上面判他说:"一天偷一钱,一千天就是一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走下台,然后自己拿剑斩了他,并向御史台上书自我弹劾。在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
== ''' = 剑斩恶徒''' ===
有个 士人在外地做小官,亏空公款,受到悍仆挟制,若不将长女相嫁,便要去出首告发。合家无计可施,深夜聚哭。张咏听到了哭声,拍门相询,那小官只说无事,问之再三,方以实情相告。当下张咏不动声色,向士人借此仆一用,骑了马和他同到郊外去。到得树林中无人之处,挥剑便将恶仆杀了,回来后告知小官,说仆人不再回来,并告诫他以后千万不可贪污犯法。他曾对朋友说:"张咏幸好生在太平盛世,读收自律,若是生在乱世,那真不堪设想了。"
== ''' = 通情达理''' ===
李顺虽然平了,但太监王继恩统军无方,扰乱民间,于是太宗派张咏去治蜀。王继恩捉了许多乱党来交给张咏办罪,张咏尽数将他们放了。王继恩大怒。张咏道:"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咏与公化贼为民,有何不可哉?"
王继恩部下士卒不守纪律,掠夺民财,张咏派人捉到,也不向王继恩说,径自将这些士兵绑了,投入井中淹死。王继恩也不敢向他责问,双方都假装不知。士兵见张咏手段厉害,就规矩得多了。
== ''' = 洁身自好''' ===
李顺乱蜀之后,凡是到四川去做官的,都不许携带家眷。张咏做益州知州,单骑赴任。部属怕他执法严厉,都不敢娶妾侍、买婢女。张咏很体贴下属的性苦闷,于是先买了几名侍姬,其余下属也就敢置侍姬了。张咏在蜀四年,被召还京,离京时将侍姬的父母叫来,自己出钱为众侍姬择配嫁人。后来这些侍姬的丈夫都大为感激,因为所娶到的都是处女。
== ''' = 汤阴纵火''' ===
张咏未中举时,有一次经过汤阴县,县令和他相谈投机,送了他一万文钱。张咏便将钱放在驴背上,和一名小童赶驴回家。有人对 他说:"前面这一带道路非常荒凉,地势险峻,时有歹人出没,还是等到有其他客商后结 伴同行,较为稳便。"张咏道:"天气冷了,父母年纪已大,未有寒衣,我怎么能等?" 只备了一柄短剑便即启程。走了三十余里,天已晚了,道旁有间孤零零的小客栈,张咏便去投宿。客栈主人是个老头,有两个儿子,见张咏带了不少钱,很是欢喜,悄悄的道:"今夜有大生意了!"张咏暗中听见了,知道 [[File:23befdb8f59e3da55a94ce6a3cb48148.jpg|缩略图|右|500px|[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609/23befdb8f59e3da55a94ce6a3cb48148.jpg 原圖鏈接] [http://www.xiaogushi.com/shici/gushidaquan/413622.html 来自小故事网]]] 客栈主人不怀好意,于是出去折了许多柳枝,放在房中。店翁问他:"那有甚么用?"张咏道:"明朝天没亮就要赶路,好点了当火把。"他说要早行,预料店主人便会提早发动,免得自己睡着了遭到了毒手。 刚到半夜,店翁就命长子来叫他:"鸡叫了,秀才可以动身了。"张咏不答,那人便来推门。张咏早已有备,先已用床抵住了左边一扇门,双手撑住右边那扇门。那人出力推门,张咏突然松手退开,那人出其不意,跌撞而入。张咏回手一剑,将他杀了,随即将门关上。过不多时,次子又至,张咏仍以此法将他杀死,持剑去寻店翁,只见他正在烤火,伸手在背上搔痒,甚是舒服,当即一剑将他脑袋割了下来。黑店中尚有老幼数人,张咏斩草除根,杀得一个不留,呼童率驴出门,纵火焚店,行了二十里天才亮。后来有行人过来,说道来路上有一家客栈失火。
== ''' = 酒饮仙人''' ===
张咏少年时喜饮酒,在京城常和一道人共饮,言谈投机,分别时又大饮至醉,说道:"和道长如此投缘,只是一直未曾请教道号,异日何以认识。"道人说道:"我是隐者,何用姓名?"张咏一定要请教。道人说道:"贫道是神和子,将来会和阁下在成都相会。"日后张咏在成都做官,想起少年时这道人的说话,心下诧异,但四下打听,始终找他不到。后来重修天庆观,从一条小径走进一间小院,见堂中四壁多古人画像,尘封已久,扫壁而视,见画像中有一道者,旁题"神和子"三字,相貌和从前共饮的道人一模一样。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五代时人,有著作,便以"神和子"三字署名。
== ''' = 谶言奇遇''' ===
张咏少年时,到华山拜见陈抟,想在华山隐居。陈抟说:"如果你真要在华山隐居,我便将华山分一半给你但你将来要做大官,不能做隐士。好比失火的人家正急于等你去救火,怎能袖手不理?"于是送了一首诗给他,诗云:"征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当时张咏不明诗意,其后他知益州、知杭州,又知益州,头上生恶疮,久治不愈,改知金陵,均如诗言。世传陈抟是仙人,称为陈抟老祖。
== ''' = 礼待贤才''' ===
张咏做成都知府时,依照惯例,京中派到咸都的京官均须向知府参拜。有一个小京官,已忘了他的姓名,偏偏不肯参拜。张咏怒道:"你除非辞职,否则非参拜不可。"那小京官很是倔强,说道:"辞职就辞职。"便去写了一封辞职书,附诗一首,呈上张咏,站在庭中等他批准。张咏看了他的辞呈,再读他的诗,看到其中两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不禁大为称赏,忙走到阶下,握住他手,说道:"我们这里有一位诗人,张咏居然不知道,对你无礼,真是罪大恶极。"和他携手上厅,陈设酒筵,欢语终日,将辞职书退回给他,以后便以上宾之礼相待。
== ''' = 乖张怪癖''' === [[File:39b25e02d1f65568adfc920192af21f8.jpg|缩略图|左|500px|[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609/39b25e02d1f65568adfc920192af21f8.jpg 原圖鏈接] [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来自小故事网]<ref>[http://www.xiaogushi.com/shici/gushidaquan/413685.html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张咏《晚泊长台驿》原文翻译与赏析] 小故事网 时间:2016-09-27</ref>]]
宋史评论张咏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他生平不喜欢宾客向他跪拜,有客人来时,总是叫人先行通知免拜。如果客人礼貌周到,仍是向他跪拜,张咏便大发脾气,或者向客人跪拜不止,连磕几十个头,令客人狼狈不堪,又或是破口大骂。
他性子急躁得很,在四川时,有一次吃馄饨,头巾上的带子掉到了碗里,他把带子甩上去,一低头又掉了下来。带子几次三番的掉入碗里,张咏大怒,把头巾抛入馄饨碗里,喝道:"你自己请吃个够罢!"站起身来,怒气冲冲的走开了。
== ''' = 劝学寇准''' ===
在澶渊之盟中大出风头的寇准做宰相,张咏批评他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两人遇到了,寇准大设酒筵请他,分别时一路送他到郊外,向他请教:"何以教准?"张咏想了一想,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忙取《霍光传》来看,读到"不学无术"四字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张公原来说我不学无术。"
== ''' = 断案如神''' ===
张咏做杭州知府时,有一个名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沈彦分家产不公平。张咏问明事由,说道:"你两兄弟分家,已分了三年,为甚么不在前任长官那里告状?"沈章道:"已经告过了,非但不准,反而受罚。"张咏道:"既是这样,显然是你的不是。"将他轻责数板,所告不准。半年后,张咏到庙里烧香,经过街巷时记起沈章所说的巷名,便问左右道:"以前有个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住在哪里?"左右答道:"便在这巷里,和他哥哥对门而居。"张咏下马,叫沈彦和沈章两家家人全部出来,相对而立,问沈彦道:"你弟弟曾自我投告,说你们父亲逝世之后,一直由你掌管家财。他年纪幼小,不知父亲传下来的家财到底有多少,说你分得不公平,亏待了他。到底是分得公平呢,还是不公平?"沈彦道:"分得很公平。两家财产完全一样多少。"又问沈章,沈章仍旧说:"不公平,哥哥家里多,我家里少。"沈彦道:"一样的,完全没有多寡之分。" 张咏道:"你们争执数年,沈章始终不服、到底谁多谁少,难道叫我来给你们两家一一查点?现在我下命令,哥哥的一家人,全部到弟弟家里去住;弟弟的一家人,全部到哥哥家里去住。立即对换。从此时起,哥哥的财产全部是弟弟的,弟弟的财产全部是哥哥的。双方家人谁也不许到对家去。哥哥既说两家财产完全相等,那么对换并不吃亏。弟弟说本来分得不公平,这样总公平了罢?"
== ''' = 偶作艳诗''' ===
张咏为人严峻刚直,但偶尔也写一两首香艳诗词。
继室:王氏
[[File:NmnTQS5vaB5=Rk9hmYFJET5HnVkIGIOirMPQShkcCd7Q51484117802796.jpg|缩略图|右|500px|[http://dingyue.nosdn.127.net/nmnTQS5vaB5=Rk9hmYFJET5HnVkIGIOirMPQShkcCd7Q51484117802796.jpg 原圖鏈接 ]]]
子:张从质
崇阳县大集广场建有一亭,名乖崖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亭内壁书有一段字:张咏(公元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山东鄄城人,幼年家贫,勤奋攻书,性情耿直,乐为奇节。公元980年,与名相寇准同科进士,知崇阳县,为政清廉,治县有方,关注民生,扶植农桑,恩威并用,惩贪官污吏,扬清廉之风,民畏而爱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遂出其口。在任四年,历任地方主官,朝中要职,政绩卓著,口碑甚佳。为缅怀其功德,建"乖崖亭",纪念先贤,激励来者。丙年冬。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古代军政人物]][[Category:艺术家]]
1,4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