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多慈

增加 24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孙多慈'''(1912~1975),安徽寿县人,原名为孙韵君,“多慈”是入学后老师[[徐悲鸿]]为之所取,寓“大慈大悲”之意。其伯祖父[[孙家鼐]]是清季重臣,历任工、礼、吏、户部尚书,中国首任学务大臣,曾主持创办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父亲[[孙传瑗]]曾参加晚清民主革命,曾任过军阀[[孙传芳]]的秘书,担任过安徽大学教务长。孙多慈1930年成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旁听生,翌年就读,老师便是徐悲鸿。是出色的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兼任文化大学艺术系首任主任。后艺术学院成立,又出任院长。<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sohu.com/a/277800644_100150511 | title =孙多慈:她不是你想象的小三 | accessdate =2019-03-31}}</ref>
1957年获台湾“教育部”颁发美术类金像奖。台湾历史博物馆、华冈博物馆和大成馆收藏的大幅主题油画,如《天问图》、《春城无处不飞花》、《孔子画像》和《黄兴马上英姿》、《黄兴与夫人徐宗汉》等,都出自她的笔下。在台期间,她曾多次携现代中国水墨作品赴欧洲、亚洲、美洲参展、演讲。她與[[陳香梅]]、[[蘇雪林]]、[[琦君]]、[[華嚴]]等人都是文友。孫多慈創作涵蓋西方油畫和東方水墨,她承襲徐悲鴻寫實主張,運用西畫的觀念和技法,追求「引西潤中」,試圖發展水墨新路<ref>[{{cite news | url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817000957-260115?chdtv | title = 孫多慈百年回眸 依然有情]| author =吳垠慧 | date =2013-08-17 | publisher =www.chinatimes.com | accessdate =2019-03-31}}</ref>。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孫多慈患了乳腺癌,曾三次飛往美國手術,仍無效,於1975年2月,病逝于好友吳健雄博士的家中,享年63歲。
==“慈悲”之恋==
对“师生恋”,孫多慈未曾为自己解释半字。徐悲鸿1953年去世,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有两个写了回忆录:[[蒋碧薇]]写了《蒋碧薇回忆录》,[[廖静文]]写了《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唯有孙多慈,从来缄默有加,任由他人涂抹,直到1975年辞世也未曾对早年和徐悲鸿的交往说过半字<ref>[{{cite news | url =http://cul.sohu.com/20151109/n425752468.shtml | title = 孙多慈画展:她和徐悲鸿有过一段“慈悲之恋”]| author =艺术观 | date =2015-11-09 | publisher =cul.sohu.com | accessdate =2019-03-31}}</ref>。
===中国式婚外恋===
在那个年代,文坛艺苑师生恋是特色。暂且不说[[鲁迅]]和[[许广平]]、[[沈从文]]和[[张兆和]],那是修得正果的,没有结局的是[[徐悲鸿]]和孙多慈。徐悲鸿和孙多慈是彻头彻尾的师生恋。孙多慈没能如愿考上中央大学文学院,她就改学从小就爱好至极的绘画。1930年,孙多慈在[[宗白华]]的介绍下,成了艺术专修科的旁听生身份上课,经过考核,后来正式取得学籍。孙多慈初见徐悲鸿,是在徐的画室,这时,她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会成为徐悲鸿画笔下的模特,并和他发生惊世骇俗的恋情。然而,孙多慈的绘画悟性和潜力让徐悲鸿惊讶,孙多慈成为徐悲鸿油画《台城月夜》的画中人,难怪[[蒋碧薇]]要坐立不安了。徐与蒋,当年他们也曾有过私奔去日本留学的浪漫,而如今婚姻出现了危机。徐悲鸿移情别恋,显然有蒋碧薇的性格原因,而徐悲鸿终究是个艺术家,性格冲动,意气用事,奈何他也摆脱不了始乱终弃的争议<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83267/7441232.html 孙多慈与徐悲鸿:一场中国式婚外恋]</ref>。
6,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