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乙酰氨基酚

增加 1,53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乙酰氨基酚</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0.360buyimg.com%2Fn0%2Fjfs%2Ft1%2F192351%2F30%2F11217%2F467078%2F60de79b3E32e0c86c%2F456bb60b7fa53c53.png&refer=http%3A%2F%2Fimg10.360buy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1380965&t=8c779edd33bddb5f2823f40eef7037a9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4%B9%99%E9%85%B0%E6%B0%A8%E5%9F%BA%E9%85%9A&pn=17&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2124557605%2C4121180016&os=1321931700%2C47693627&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10.360buyimg.com%2Fn0%2Fjfs%2Ft1%2F192351%2F30%2F11217%2F467078%2F60de79b3E32e0c86c%2F456bb60b7fa53c53.png%26refer%3Dhttp%3A%2F%2Fimg10.360buyimg.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1380965%26t%3D8c779edd33bddb5f2823f40eef7037a9&di=7108135681917976577&tt=1&is=0%2C0&adpicid=0&gsm=3c&dyTabStr=MCwzLDIsNiw1LDEsNCw4LDc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乙酰氨基酚</big> ''' light|-
|[[File:|缩略图|居 |[ 原图链接]]]文名;乙酰氨基酚
|-别名;扑热息痛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本质;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align= light|适应症;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
分子式;C8H9NO2
|}
'''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又名扑热息痛。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 [[ 头痛 ]] 、肌肉痛、 [[ 关节痛 ]] 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ref>[ https://wenda.so.com/q/1366135937068038 对乙酰氨基酚是什么?], 360问答 , --2013年11月28日</ref>
==适应症==
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本品可用于对 [[ 阿司匹林 ]] 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本品对各种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性状==
==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 [[ 乙酰氨基酚 ]] 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药物相互作用==
(1)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 [[ 危险 ]]
(2)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4)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 [[ 抗炎药 ]] 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5)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药理毒理==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是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体内代谢产物,属于苯胺类。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 [[ 阿司匹林 ]] 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为338mg/kg,腹腔注射LD50为500mg/kg。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0.5~1h达峰值,在体内95%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失活,5%经羟化转化为对肝脏有毒性的代谢物,均从尿中排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 [[ 作用 ]] 。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本品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应用本品后发生轻度 [[ 支气管 ]] 痉挛性反应。
(2)下列情况应慎用:
②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3)在长期治疗 [[ 期间 ]] 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
(4)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
②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
③尿5-羟吲哚 [[ 醋酸 ]] (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哺乳期妇女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 [[ 发现 ]] 本品或本品代谢产物排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使用。
儿童用药
==禁忌症==
对本品 [[ 过敏 ]] 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 [[ 黄疸 ]] ,或肾功能损害,如少尿、血肌酐升高。第3~5天肝功能异常可达高峰,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甚至肾功能衰竭。解救应及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或口服蛋氨酸,对肝脏有保护 [[ 作用 ]] 。拮抗剂宜尽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法,如静脉输液和/或利尿以促排泄,以及血液透析。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r0871863dyk|480|270|qq}}
<center>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及服用方法</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40 化學總論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