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咏

增加 2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主要作品 = 《张乖崖集》}}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 [[ 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 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 人物生平 ==
[[File:1-141212193U64L.jpg|缩略图|左|500px|[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41212/1-141212193U64L.jpg 原圖鏈接]
[http://www.exam58.com/songshi/11674.html 来自海博学习网 ]<ref>[http://www.exam58.com/songshi/11674.html 张咏《新市驿别郭同年》“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翻译]海博学习网,2014-12-12</ref>]]
张咏于太平兴国五年中 [[ 进士 ]] ,做崇阳县令时,"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太平兴国初年,朝廷为避免以后受榷茶之弊,下令拔茶植桑,"民以为苦"。其后官府榷茶,鄂州其他各地茶园户或失业或贫困不堪,独崇阳县以缣纳税,免遭其害,生活安定富足。因而崇阳之民,对张咏殊为感激。后来担任太子中允、 [[ 通判麟州 ]] 、秘书丞、浚仪县令等职务。公元九九零年,四十五岁,提拔为湖北转运使。淳化四年,任命为枢密直学士。
===平定暴乱===
[[ 淳化五年 ]] ,张咏外调为 [[ 益州 ]] 知州。淳化年间, [[ 四川 ]] 地方官压迫剥削百姓,贫民起而作乱,首领叫做王小波,将彭山县知县齐元振杀了。后来王小波为张咏统帅的官兵所杀,余众推李顺为首领,攻掠州县,声势大盛。太宗派太监王继恩统率大军协助张咏,击破李顺,攻克成都。
淳化五年五月,诏降成都府为益州。张余率起义军复起,攻克 [[ 嘉、戎、泸、渝、涪、忠、万、开八州 ]] ,至道元年,张余被官兵俘虏。至道三年, [[ 西川 ]] 广武卒刘旰又率众起义。张咏出兵击灭。后召拜给事中,充户部使。改御史中丞。
=== 宽厚爱民 ===
他在乱事平定后安抚四川,深知百姓受到压迫太甚时便会铤而走险的道理。后来他做杭州知州,正逢饥荒,百姓有很多人去贩卖私盐度日,官兵捕拿了数百人,张咏随便教训了几句,便都释放了。部属们说:"私盐贩子不加重罚,恐怕难以禁止。"张咏道:"钱塘十万家,饥者十之八九,若不贩盐求生,一旦作乱为盗,就成大患了。待秋收之后,百姓有了粮食,再以旧法禁贩私盐。" [[ 《宋史》 ]] 记载了这一件事,赞美他的通情达理。
===发明纸币===
[[ 景德二年 ]] ,六十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被誉为" [[ 纸币之父]]"。伦敦的英格兰银行中央的一个天井里,种着一棵在英国少见的中国桑树。因为张咏发明的"交子"原材料就是桑树叶。
===升州制火===
[[ 大中祥符二年 ]] ,升州失火,火势之大令令鸟雀飞逃之群遮蔽了太阳,往往从空中向下坠落,"烈焰忽飞,狂风并作,人不及走,目不暇旋"一顿饭之间,千室俱烬。真宗遣使抚问,认为张咏在升州,可以不用担心。张咏为伤者提供赈款救恤,死者官府埋葬。并斩首了放火者。大中祥符三年,迁工部尚书再任。四年,加 [[ 礼部尚书 ]] 。大中祥符八年,卒。葬于陈州宛丘县孝悌乡谢村里。
== '''人物评价''' ==
[[File:Tblog 20110820095631612904.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4.oldkids.cn/upload/260775000/u260772116/2011/08/20/tblog_20110820095631612904.jpg 原圖鏈接] [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243629 原圖鏈接]]]
[[ 宋祁]]:惟公禀尊严之气,凝隐正之量。
[[ 苏轼]]:以宽得爱,爱止于一时。以严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故宽而见畏,严而见爱,皆圣贤之难事而所及者远矣。
[[ 蔡襄]]:此君殊清节,可为世戒,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
[[ 王安石]]:岂不以刚毅正直有劳于世如公者少欤。
[[ 钱易]]:公生平以刚正自立,智识深远,海内之士,无一异议。
[[ 韩琦]]:魁奇豪杰之材,逢时自奋,智略神出,勋业赫赫,震暴当世,诚一代之伟人也。
[[ 张颐]]:其英声骏烈,人人知之。
[[ 纪昀]]:平日刚方尚气,有岩岩不可犯之节。
[[ 金庸]]:张咏性子很古怪,所以自号'乖崖',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
== '''个人作品''' ==
'''赋'''
[[ 《声赋》 ]] [[ 《放盆池鱼赋》 ]] [[ 《鯸鮧鱼赋》]]
'''诗'''
[[ 《悼蜀四十韵》 ]] [[ 《劝学 ]] 》、 [[ 《愍农》 ]] [[ 《缉书斋》 ]] [[ 《阳春曲》 ]] [[ 《劝酒惜别》 ]] [[ 《登崇阳县北峯亭》 ]] [[ 《登崇阳县美美亭》 ]] [[ 《县斋秋夕》 ]] [[ 《登黄鹤楼》 ]] [[ 《新秦遣怀》 ]] [[ 《登麟州城楼》]]
'''杂'''
[[ 《詹何对楚王疏》 ]] [[ 《异兽图赞》 ]] [[ 《木伯传》 ]] [[ 《骂青蝇文》 ]] [[ 《麟州通判厅记》 ]] [[ 《春日宴李氏林亭记》]]
'''序'''
[[ 《送赵况进士谒李员外序》 ]] [[ 《送田锡韩丕之任序》 ]] [[ 《赠丘生别序》]]
===一钱诛吏===
张乖崖为 [[ 崇阳 ]] 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张乖崖做崇阳 [[ 县令 ]] ,看见有小吏从库房出来,看到他的头发鬓角的头巾上有一枚钱币,张乖崖就盘问他,小吏回答说:"这是库房里面的钱。"于是张乖崖命令下属打了他,小吏很恼火地说:"拿一枚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杖责我?你能够用杖打我,但是你不能够斩我。" 张乖崖拿过笔来,上面判他说:"一天偷一钱,一千天就是一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走下台,然后自己拿剑斩了他,并向御史台上书自我弹劾。在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
===剑斩恶徒===
===通情达理===
李顺虽然平了,但 [[ 太监 ]] 王继恩统军无方,扰乱民间,于是太宗派张咏去治蜀。王继恩捉了许多乱党来交给张咏办罪,张咏尽数将他们放了。王继恩大怒。张咏道:"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咏与公化贼为民,有何不可哉?"
王继恩部下士卒不守纪律,掠夺民财,张咏派人捉到,也不向王继恩说,径自将这些士兵绑了,投入井中淹死。王继恩也不敢向他责问,双方都假装不知。士兵见张咏手段厉害,就规矩得多了。
===洁身自好===
李顺乱蜀之后,凡是到 [[ 四川 ]] 去做官的,都不许携带家眷。张咏做益州知州,单骑赴任。部属怕他执法严厉,都不敢娶妾侍、买婢女。张咏很体贴下属的性苦闷,于是先买了几名侍姬,其余下属也就敢置侍姬了。张咏在蜀四年,被召还京,离京时将侍姬的父母叫来,自己出钱为众侍姬择配嫁人。后来这些侍姬的丈夫都大为感激,因为所娶到的都是处女。
===汤阴纵火===
张咏未中举时,有一次经过 [[ 汤阴县 ]] [[ 县令 ]] 和他相谈投机,送了他一万文钱。张咏便将钱放在驴背上,和一名小童赶驴回家。有人对 他说:"前面这一带道路非常荒凉,地势险峻,时有歹人出没,还是等到有其他客商后结 伴同行,较为稳便。"张咏道:"天气冷了,父母年纪已大,未有寒衣,我怎么能等?" 只备了一柄短剑便即启程。走了三十余里,天已晚了,道旁有间孤零零的小客栈,张咏便去投宿。客栈主人是个老头,有两个儿子,见张咏带了不少钱,很是欢喜,悄悄的道:"今夜有大生意了!"张咏暗中听见了,知道
[[File:23befdb8f59e3da55a94ce6a3cb48148.jpg|缩略图|右|500px|[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609/23befdb8f59e3da55a94ce6a3cb48148.jpg 原圖鏈接]
[http://www.xiaogushi.com/shici/gushidaquan/413622.html 来自小故事网]]]
===酒饮仙人===
张咏少年时喜饮酒,在京城常和一道人共饮,言谈投机,分别时又大饮至醉,说道:"和道长如此投缘,只是一直未曾请教道号,异日何以认识。"道人说道:"我是隐者,何用姓名?"张咏一定要请教。道人说道:"贫道是神和子,将来会和阁下在 [[ 成都 ]] 相会。"日后张咏在成都做官,想起少年时这道人的说话,心下诧异,但四下打听,始终找他不到。后来重修天庆观,从一条小径走进一间小院,见堂中四壁多古人画像,尘封已久,扫壁而视,见画像中有一道者,旁题"神和子"三字,相貌和从前共饮的道人一模一样。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五代时人,有著作,便以"神和子"三字署名。
===谶言奇遇===
张咏少年时,到 [[ 华山 ]] 拜见陈抟,想在华山隐居。陈抟说:"如果你真要在华山隐居,我便将华山分一半给你但你将来要做大官,不能做隐士。好比失火的人家正急于等你去救火,怎能袖手不理?"于是送了一首诗给他,诗云:"征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当时张咏不明诗意,其后他知 [[ 益州 ]] 、知杭州,又知益州,头上生恶疮,久治不愈,改知金陵,均如诗言。世传陈抟是仙人,称为陈抟老祖。
===礼待贤才 ===
张咏做成都知府时,依照惯例,京中派到 [[ 咸都 ]] 的京官均须向知府参拜。有一个小京官,已忘了他的姓名,偏偏不肯参拜。张咏怒道:"你除非辞职,否则非参拜不可。"那小京官很是倔强,说道:"辞职就辞职。"便去写了一封辞职书,附诗一首,呈上张咏,站在庭中等他批准。张咏看了他的辞呈,再读他的诗,看到其中两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不禁大为称赏,忙走到阶下,握住他手,说道:"我们这里有一位诗人,张咏居然不知道,对你无礼,真是罪大恶极。"和他携手上厅,陈设酒筵,欢语终日,将辞职书退回给他,以后便以上宾之礼相待。
===乖张怪癖===
[[File:39b25e02d1f65568adfc920192af21f8.jpg|缩略图|左|500px|[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609/39b25e02d1f65568adfc920192af21f8.jpg 原圖鏈接]
[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来自小故事网]<ref>[http://www.xiaogushi.com/shici/gushidaquan/413685.html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张咏《 [[ 晚泊长台驿 ]] 》原文翻译与赏析] 小故事网 时间:2016-09-27</ref>]]
宋史评论张咏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他生平不喜欢宾客向他跪拜,有客人来时,总是叫人先行通知免拜。如果客人礼貌周到,仍是向他跪拜,张咏便大发脾气,或者向客人跪拜不止,连磕几十个头,令客人狼狈不堪,又或是破口大骂。
他性子急躁得很,在 [[ 四川 ]] 时,有一次吃馄饨,头巾上的带子掉到了碗里,他把带子甩上去,一低头又掉了下来。带子几次三番的掉入碗里,张咏大怒,把头巾抛入馄饨碗里,喝道:"你自己请吃个够罢!"站起身来,怒气冲冲的走开了。
=== 劝学寇准===
在澶渊之盟中大出风头的寇准做宰相,张咏批评他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两人遇到了,寇准大设酒筵请他,分别时一路送他到郊外,向他请教:"何以教准?"张咏想了一想,道:" [[ 《霍光传》 ]] 不可不读。"寇准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忙取《霍光传》来看,读到"不学无术"四字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张公原来说我不学无术。"
===断案如神===
张咏做 [[ 杭州 ]] 知府时,有一个名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沈彦分家产不公平。张咏问明事由,说道:"你两兄弟分家,已分了三年,为甚么不在前任长官那里告状?"沈章道:"已经告过了,非但不准,反而受罚。"张咏道:"既是这样,显然是你的不是。"将他轻责数板,所告不准。半年后,张咏到庙里烧香,经过街巷时记起沈章所说的巷名,便问左右道:"以前有个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住在哪里?"左右答道:"便在这巷里,和他哥哥对门而居。"张咏下马,叫沈彦和沈章两家家人全部出来,相对而立,问沈彦道:"你弟弟曾自我投告,说你们父亲逝世之后,一直由你掌管家财。他年纪幼小,不知父亲传下来的家财到底有多少,说你分得不公平,亏待了他。到底是分得公平呢,还是不公平?"沈彦道:"分得很公平。两家财产完全一样多少。"又问沈章,沈章仍旧说:"不公平,哥哥家里多,我家里少。"沈彦道:"一样的,完全没有多寡之分。" 张咏道:"你们争执数年,沈章始终不服、到底谁多谁少,难道叫我来给你们两家一一查点?现在我下命令,哥哥的一家人,全部到弟弟家里去住;弟弟的一家人,全部到哥哥家里去住。立即对换。从此时起,哥哥的财产全部是弟弟的,弟弟的财产全部是哥哥的。双方家人谁也不许到对家去。哥哥既说两家财产完全相等,那么对换并不吃亏。弟弟说本来分得不公平,这样总公平了罢?"
===偶作艳诗===
张咏为人严峻刚直,但偶尔也写一两首香艳诗词。
张咏在酒席上所作赠妓女小英的一首歌:"天教搏百花,作小英明如花。住近桃花坊北面,门庭掩映如仙家。美人宜称言不得,龙脑薰衣香入骨。维扬软毂如云英,亳郡轻纱似蝉翼。我疑天上婺女星之精,偷入筵中名小英;又疑王母侍女初失意,谪向人间为饮妓。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舞态因风欲飞去,歌声遏云长且清。有时歌罢下香砌,几人魂魄遥相惊。人看小英心已足,我见小英心未足。为我离歌送一杯,我今赠汝新翻曲。"这首歌颇为平平,张乖崖豪杰之士,诗歌究非其长。他算是西昆派诗人,所作诗录入 [[ 《西昆酬唱集》 ]] ,但好诗甚少。
== '''家庭成员''' ==
== '''历史传记''' ==
[[ 《宋史·张咏传》 ]] 元 脱脱
[[ 《张尚书行状》 ]] 宋 宋祁
[[ 《忠定公传》 ]] 宋 王称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宋 李焘
== '''后世纪念''' ==
[[ 崇阳县 ]] 大集广场建有一亭,名乖崖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亭内壁书有一段字:张咏(公元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 [[ 山东鄄城 ]] 人,幼年家贫,勤奋攻书,性情耿直,乐为奇节。公元980年,与名相寇准同科进士,知崇阳县,为政清廉,治县有方,关注民生,扶植农桑,恩威并用,惩贪官污吏,扬清廉之风,民畏而爱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遂出其口。在任四年,历任地方主官,朝中要职,政绩卓著,口碑甚佳。为缅怀其功德,建"乖崖亭",纪念先贤,激励来者。丙年冬。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古代军政人物]][[Category:艺术家]]
1,4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