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一丘之貉

移除 5,24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一丘之貉</big> '''
|-
| [[File:U143P1T68D128416F1023DT20080822162058.jpg|缩略图|居中|[http://i2.chinaqw.com/hwjy/cydg/200808/22/U143P1T68D128416F1023DT20080822162058.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inaqw.com/hwjy/cydg/200808/22/128416.s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yī qiū zhī hé</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一路货色、[[泾渭不分]]
'''反义词'''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出 处'''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
 
'''体 裁''' :[[成语]]
'''释 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差别。
|}
'''一丘之貉'''<ref>[https://www.sohu.com/a/150071403_659433 成语典故 | 一丘之貉 ],</ref>,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ī qiū zhī hé,意思是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样低劣,并无差异 。偏正式,作宾语,是贬义词。丘是指土山。貉是一种像狐狸的野兽。该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
==信息==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
 
【近义词】一路货色、[[臭味相投]]、沆瀣一气。
 
【反义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成语示例】
 
==典故==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文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霍氏(霍光子孙,此时霍光已死)谋反,杨恽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恽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恽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成语启示==
一丘之貉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有小集体主义的思想,更不能聚在一块儿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
 
==附录==
杨恽(前54)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外孙,又是丞相[[杨敞]]的儿子,年轻时博学多才,交游很广。他起初受任为郎官、骑郎,常侍宫中。由于办事干练严正,被加官为左曹,负责处理百官上书等事务。
 
公元前66年,大司马霍禹、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等人,由于失去汉宣帝的信任,准备密谋造反。杨恽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立即通过侍中金安上报给宣帝。霍氏的阴谋遭到粉碎,杨恽也因功被封为平通侯。
 
当初,在宫中服事的郎官很多,有些人出身豪富,为了获得较好的差使,经常送钱给主管的官员,以致内廷贿赂盛行,[[舞弊成风]]。杨恽知道情况后,大力进行整顿:凡是行贿贪污的立即免退,确有才干的就尽力向上推荐。
 
杨恽自己非常廉洁,从来不受不义之财,连父母留下的遗产也都分给了宗族和兄弟。但他自恃才高,说话无所顾忌,又好揭发别人的隐私,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有一次,高昌侯董忠的车马突然受惊,挣脱缰绳奔入北掖门。杨恽知道后对富平侯张延寿说:“我听说以前曾有奔车冲到殿前,撞得门断马死,不久昭帝就去世这样的事。现在又发生了这种事情,莫非也是上天在示意吧?”
 
杨恽立即被廷尉于定国下令逮捕入狱。经过审问查验,证明确有其事。于定国认为杨恽口出恶言,诽谤天子,实属大逆不道,主张对他处以极刑。但宣帝想到了杨恽过去的功绩,不忍加诛,只下诏把他削职为民。
 
杨恽失去了爵位和官职,退居在家。他认为自己的言论并没有错,心中愤愤不平,从此就置田造屋,广交宾客,消磨时日。友人孙会宗劝戒他说:“大臣遭到贬斥,应当闭门思过,遗事悔改;否则,将来招来祸患。”
 
杨恽满腹怨气正无处发泄,当即写了一封信给[[孙会宗]],向他直抒己见,流露出对朝廷的极度不满。不久,有人上书告发,廷尉查到了他写给孙会宗的信。宣帝知道后非常恼火,就下令把他处死。
==视频==
{{#ev:youku|XMTU4MDUxNjg|640|center|一丘之貉|frame}}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5,0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