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康怡花園

增加 3,556 位元組, 1 年前
add
康怡花園是香港第一個提供定息[[分期付款]]的樓盤,因為單位落成時,正值中英談判低潮,炒家大幅炒賣港元,使當時的[[最優惠利率]]上漲至年息13~14%。當時發展商為吸引買家,一方面把原來屬於屋苑第二期的十座樓(除會所共用外,已與康怡花園沒有關係)改作私人參建居屋,先以固定價格售給香港房屋委員會,以減少樓價再下行的風險,再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再透過居者有其屋計劃第八期乙,轉售給合資格的居屋申請人(即為現時的[[康山花園]]),還把樓宇貸款利息固定在8%。而當時入市的買家,需能夠負擔較大的經濟風險。因為區內的日本百貨公司及超市林立,康怡亦有日本人學校及附近的西灣河設有韓國國際學校,康怡花園吸引不少[[日本]]及[[韓國]]駐港工作的家庭居住,與太古城形成一日本人社區。
== 《汉宫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汉宫秋》4折1楔子,约8000字。楔子,写番王呼韩邪单于已经遣使进贡,欲请汉家公主入番,尚未得到答复。汉元帝则封毛延寿为选择使,到民间挑选宫女。第一折,写王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18岁,被选中宫女。毛延寿欲将她列为第一,向她索要百两黄金。王家不能支付,毛延寿把美人图点上一些破绽,使她入宫后僻居永巷。一日,元帝到后宫漫步,打算随缘临宠。听得琵琶声,与昭君相见,为昭君容貌所动,方知以前不曾得识昭君的原因。元帝令斩毛延寿首级,昭君代为求情,免其一死。第二折,毛延寿带昭君影像逃到番国,怂恿番王向汉帝按图索要。番王于是屯兵边境,差使向汉室要人。若不交出昭君,即以武力南侵。元帝正与昭君缠绵,尚书、常侍上前禀报军情,建议献出昭君以和番。元帝不舍,昭君劝他以社稷为重,自愿报效他的厚恩。元帝答应来使,并决定次日到灞陵送别昭君。第三折,写元帝不顾番使的催促和汉臣的劝告,在灞陵苦苦送别昭君。既叹何时能重见昭君,又怨国势衰弱无力御敌,受这等屈辱,哪里还是一个大汉皇帝。元帝对昭君的思恋哀婉动人。“呀!俺向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 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 〔梅花酒〕)“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收江南〕)昭君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尽。番王无奈,决定将毛延寿送回汉地问斩。汉匈和好如初。第四折,写元帝自昭君别后,百余日不曾设朝,对着昭君的画像呆坐。倦极入睡,梦见昭君回宫。醒来,听得天上的孤雁鸣叫,元帝的心中更生凄凉。“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嵓溜泠泠。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 〔满庭芳〕)   《汉宫秋》是元人杂剧的优秀作品之一。昭君和亲的故事,见于《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汉元帝竟宁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室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塞,和好汉、匈两族。马致远虽取材于这一历史故事,但对史实作了较大的改动。他汲取了民间传说、前代诗词,又结合了元灭金、灭宋的历史转折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残酷的现实。作品以元帝和昭君的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帝王的昏庸所导致的国势衰微,抨击了满朝文武在侵略威胁面前的怯懦无能。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一形象,她敢于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以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昭君形象可以说在马致远的笔下定型,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甚大。《汉宫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抒情色彩浓烈,曲辞苍凉幽邈,写出了人物细腻、深致的内心。<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6572.html - 可可诗词网] </ref>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重大事件==
*[[康怡花園烹夫案]]
*2000年10月19日,R座一單位發生命案。韓籍女子文慧娥(30歲)被發現倒卧在單位門外,身上有多處刀傷,送院搶救後不治。經過4年多的調查之後,於2004年10月7日拘捕曾在屋苑任職保安員的馮柏翔(34歲)。經調查後懷疑因為馮氏不懂英語以致無法與文氏溝通,事後馮氏更遭投訴以致他後來被解僱,馮氏因懷恨在心因而動起殺機,將文氏斬死。2006年3月2日,陪審團一致裁定被告馮氏謀殺罪成,依例判處終身監禁。<ref>{{cite news |title=【重案回顧】不滿遭投訴收「大信封」 保安員狂斬韓籍女住客報復 |url=https://hk.on.cc/fbia/bkn/cnt/investigator/20181027/fbia-20181027170514517-1027_31031_001.html |accessdate=2018-10-27 |work=東網 |date=2018-10-27 |archive-date=2021-04-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13045547/https://hk.on.cc/fbia/bkn/cnt/investigator/20181027/fbia-20181027170514517-1027_31031_001.html |dead-url=no }}</ref>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