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纂

增加 7,822 位元組, 1 年前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Dymh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File:杨纂1.jpg|缩略图|[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751049649,1189987221&fm=26&gp=0.jpg 原图链接] 杨纂 [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renwu/0/67790zs.htm 来自讲历史]]]
'''杨纂''',[[氐]]人,为[[仇池]](今[[中国]][[甘肃]]南一带)首领之一。<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9/yangzuan.html 杨纂(前仇池国第八任君主)_清水县晋代人物专题_博雅人物网] 杨纂(?-?年),白马氐人,是杨世的长子。370年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第八任君主。371年,前秦世祖苻坚发兵攻陷清水,胁迫当时的仇池公杨纂(白马氐人)移居秦都长安(今...</ref>
 
==简介==
 
北魏末年跟随[[齐神武帝]][[高欢]]在[[信都]]起兵,以军功,封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ref>[http://www.guoxuedashi.com/lishi/27524u/ 杨纂_历史知识:杨纂百科介绍_历史上的杨纂_历史百科] 杨纂,历史知识:杨纂百科介绍,历史上的杨纂,历史百科, ①(?—371)东晋略阳清水氐人,字德。前仇池国君杨世之子。太和五年(370),父死,叔杨统自立为仇池公</ref>
 
他是[[杨世]]儿子,《魏书》称他杀[[杨统]]自立为仇池公。371年,[[前秦]]发兵七万攻仇池,杨纂以五万人抵抗,纂兵大败。杨纂向前秦投降,被迫迁往[[长安]]。<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renwu/0/67790zs.htm 杨纂_杨纂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杨纂历史词典解释: 【生卒】:512—571 北周广宁人。少习军旅,尤工骑射。初从高欢起兵,官武州刺史。后归宇文泰,从解洛阳围,预河桥、邙山之战,军中咸推其...</ref>
 
==人物生平==
[[File:杨纂2.jpg|缩略图|左|[http://www.jianglishi.cn/uploadfile/nopic.jpg 原图链接] 杨纂 [http://www.jianglishi.cn/nanbei/yangzuan.html 来自讲历史]]]
 
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并授以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候,邑八百户,加通直散骑常侍。
 
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8年):与宇文泰定计迁都[[长安]],解[[洛阳]]之围。之后参加河桥之战(东西魏第一次大战,双方有攻有守,基本未分胜负。)<ref>[http://www.jianglishi.cn/nanbei/yangzuan.html 杨纂_杨纂简介 - 讲历史] 杨纂,北魏末年跟随齐神武帝高欢在信都起兵,以军功,封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 杨纂的父亲是朔州镇将,所以他很小就参了军。杨纂为人慷慨,且有志向、谋略,尤...</ref>
 
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3年):参加[[邙山之战]](东西魏第四次大战)
 
西魏宇文泰执政时期(公元543年以后):后因功累迁至车骑大将军,持节并仪同三司,散骑常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待中,进公爵,食邑一千户,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1843513828706285.html 关于杨纂有哪些生平事迹?_百度知道] 1个回答 - 回答时间: 2020年1月2日 最佳答案: 杨纂,唐朝陕西人。《旧唐书》有传记“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新唐书》中也有“杨纂,大业时,第进士”之记载。</ref>
 
公元557年:[[北周]][[孝闵帝]](宇文泰第三子,北周第一代皇帝)死后又进爵为宁波熙郡公,
 
保定元年(公元561年):进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并加陇州刺史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跟随隋公[[杨忠]]东伐,打到并州就回来了。
 
天和六年(公元574年):授柱国大将军,转调为华州刺史。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死于任上。<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702/173086.html 南北朝时期北周国的将领杨纂] 2017年2月24日 - 杨纂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国的将领,广宁人氏(今张家口涿鹿县)人网络配图杨纂的父亲是朔州镇将,所以他很小就参了军。杨纂为人慷慨,且有志向、谋略,尤其...</ref>
 
==史书记载(北史)==
 
杨纂,广宁人也。父安仁,魏北道都督、朔州镇将。
 
纂少习军旅,慷慨有志略,尤工骑射,勇力兼人。年二十,从齐神武起兵於信都,以军功稍迁安西将军、武州刺史。自以功高赏薄,志怀怨愤,每叹曰:“大丈夫富贵何必故乡。若以妻子挠怀,岂不沮人雄志!”大统初,乃间行归款。太祖执纂手曰:“人所贵者忠义也,所惧者危亡也,其能不惮危亡蹈兹忠义者,今方见之於卿耳。”即授[[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邑八百户,加通直散骑常侍。
 
从太祖解洛阳围,经河桥、邙山之战,纂每先登,军中咸推其敢勇。累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户。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孝闵帝践阼,进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进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除陇州刺史。三年,从随公杨忠东伐,至并州而还。天和六年,进授柱国大将军,转华州刺史。
 
纂性质朴,又不识文字,前後莅职,但推诚信而已。吏以其忠恕,颇亦怀之。寻卒於州,时年六十七。子睿嗣。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
 
译:
 
杨纂,广宁人氏(今[[张家口]][[涿鹿县]])人。父名[[杨安仁]],是魏北道都督、朔州镇将(相当于军区司令)。
 
杨纂的父亲是朔州镇将,所以他很小就参了军。杨纂为人慷慨,且有志向、谋略,尤其善骑射,勇力过人。20岁的时候,跟从晋州刺史高欢起兵于信都,因屡有军功而升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但是,杨纂却认为自己功劳较大,赏赐太薄,于是,志怀怨愤,经常叹息说:“大丈夫富贵何必非在故乡。如果一味沉迷于妻子的怀中,那不是失去了远大志向!”于是,杨纂便有了另投他主的意向。
 
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总握朝政,他军纪严明,知人善任,杨纂便在大统初年,悄悄投奔了西魏。宇文泰也早知杨纂的威名,他拉着杨纂的手说:“人最可贵的品质是忠义,人最恐惧的事情是危亡,你能不怕危亡,来投奔我,以示忠义,我太高兴了。”当即授杨纂为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邑800户,加封通直散骑常侍。杨纂也使出全身解数报知遇之恩,他跟随宇文泰解围洛阳,参加河桥、芒山战斗。每次战斗,杨纂都冲在最前面,勇冠三军,后升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被加封为侍中,进爵为公,又被赐姓[[莫胡卢氏]]后又官拜岐州刺史。
 
[[北周]][[孝闵帝]]登基后,杨纂进封宋熙郡公。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做皇帝时后,杨纂继续跟随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北周统一北方,再立汗马功劳。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杨纂位至[[大将军]],被改封为陇东郡公,官拜陇州刺史。保定三年,跟随随国公杨忠东伐,到并州返回。北周天和六年(574年),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转任华州刺史。
 
杨纂性情质朴,又不识文字,在许多地方任职,就是靠自己的诚信。和他在一起的官员们也因为他的忠厚而尊重他、配合他。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杨纂卒于任上,时年67岁。他的儿子[[杨睿]],也当到了上柱国、渔阳郡公的高位。
 
{{start box}}
{{s-before|[[杨世]]或[[杨统]]}}
{{s-title|[[仇池]]首领|370年—371年}}
{{s-after|[[杨定 (仇池)|杨定]]}}
{{end box}}
 
==参考文献==
{{reflist}}
===资料书籍===
*《魏书》列传第八十九
*《资治通鑑》卷第一百三
 
[[Category:北周军政人物]]
[[Category:五胡十六国人物]]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