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食指

增加 3,65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郭路生| 图像 = [[File:郭路生.jpg|缩略图|郭路生]]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3%AD%E8%B7%AF%E7%94%9F&hs=0&pn=-1&spn=0&di=baikeimg&pi=&rn=1&tn=baiduimagedetail&is=&istype=&ie=utf-8&oe=utf-8&in=&cl=2&lm=-1&st=&lpn=0&ln=undefined&fr=&fmq=undefined&fm=undefined&ic=&s=&se=&sme=&tab=&width=&height=&face=&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b.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359b033b5bb5c9ea146c6235d739b6003bf3b34c.jpg&fromurl=https%3A%2F%2Fbaike.baidu.com%2Fitem%2F%E9%A3%9F%E6%8C%87%2F6799189%3Ffromtitle%3D%E9%83%AD%E8%B7%AF%E7%94%9F%26fromid%3D5003636&gsm=&islist=&querylist=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83%AD%E8%B7%AF%E7%94%9F 来自百度图片]]]| 图像说明 = 郭路生| 出生日期 = 1948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山东 | 国籍 = 中国| 别名 = 食指| 职业 = 诗人| 知名作品 = 《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人物经历''' 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 1964年,初中升高中失利未被录取。 1965年,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时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写出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 1971年,在济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写出《新兵》《架设兵之歌》《澜沧江,湄公河》等反映部队生活的诗歌。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创作著名诗歌《疯狗》。 1979年,写出《相信未来》姊妹篇《热爱生命》。早期作品在刊物发表。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 现代 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 2002年,54岁的郭路生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回家了。 == 成就荣誉 == 1998年,获文友文学奖。 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最高奖。 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 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 歌奖。 == 物评价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
3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