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湾日治时期

增加 3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台湾1.jpg|缩略图|台湾日治时期:是指[[台湾]]在1895年至1945年间由[[大日本帝国]]统治的时期,于[[台湾历史|台湾历史]]上又称为'''日本时代'''、'''日治时代'''、'''日据时代'''或'''日本统治时期'''。]]
'''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统治时代の台湾|hg=にっぽん之うちじだいのたいわん|rm=nippon tōchi jidai no taiwan)是指[[台湾]]在1895年至1945年间由[[大日本帝国]]统治的时期,于[[台湾历史|台湾历史]]上又称为'''日本时代'''、'''日治时代'''、'''日据时代'''或'''日本统治时期'''<ref>Cite news|title=高中课纲微调 审议过关 |publisher=中央社 |date=2014-01-27 |location=台北</ref>。
基于日本殖民统治的需求,台湾在日治时期于基础设施、教育设施、公共卫生、农业以及工业等各方面得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但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则被[[日本化]]<ref>[http://www.bot.com.tw/sitecollectiondocuments/resource_103/quarterly_103/60_4/quarterly60_4_09.pdf]日治时代台湾经济的发展</ref>。而因为日本统治末期推行皇民化运动造成的低中国性,与战后初期「[[陈仪]]政府」治理失政集负面中国性大成,并视当时台湾人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国民」<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hSXuAgAAQBAJ&pg=PA219 安身立命:现代华人公私领域的探索与重建],页219,李淑珍,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3-10-18</ref>,在台湾本地人与战后来台大陆人之间形成族群隔阂<ref>{{cite book | author = [[周婉窈]]/著 | title = 《[[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统治末期台湾史论集]]》 | publisher = [[允晨文化 ]] | location = [[台北市]] | date = 2003年2月10日 | isbn = 9789570329452 | pages = 页157~158 | language = 中文 | quote = 皇民化运动虽未曾达到改造台湾人为日本人的终极目标,台湾人的中国性却因此多少降低了……对当时的台湾青年而言,皇民化运动造成的低中国性与负面中国性间的衝突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群体经验。……}}</ref>。许多台湾人因而感到过去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情况比较良善<ref>{{cite book | author = [[柯乔治]]/著 | others = 陈荣成/译 | title = 《[[被出卖的台湾]]》 | publisher = [[前卫出版社|前卫]] | location = [[台北市]] | date = 2003年9月5日 | isbn = 9579512191 | pages = 页11 | language = 中文 | quote = 「以我们的在台经验,极清楚前行政长官[[陈仪]]的施政已使人民对中央政府离心,许多人不能不感到,日治下的台湾情况反而比较良善。……」--陆军中将[[魏德迈]]致[[美国国务卿|国务卿]].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七日}}</ref>。部份台湾史学者认为,此情结不仅影响许多在日治时期出生的台湾人,也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战后台湾对[[台湾民族主义|本土认同]]、[[台湾主体性]]、[[台湾族群|族群意识]]观念乃至[[台湾独立运动]]的兴起<ref>[[黄秀政]],《台湾史》、[[李筱峰]],1995,《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ref>。儘管战后[[国民党政府]]在台湾推行[[中国民族主义|中国导向]]的民族主义教育<ref>[重构台湾:当代民族主义的文化政治: - 第237-238 页]</ref>,强调日本殖民台湾的负面影响,把日治时期台湾的抗日运动与中国抗日战争做连结,并将日本领台视为等同[[日本侵华]]历史的一部分,但台湾民间对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ref>[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210/1bn51xmsht.pdf 钓鱼台主权争议后,民众对中美日韩印象民调],[[TVBS]],2012年9月28日</ref><ref>[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1/2522/20121021PPT.pdf 台湾智库2012民情调查(系列六)],[[台湾智库]],2012年10月21日</ref><ref>[https://www.koryu.or.jp/taipei-tw/ez3_contents.nsf/04/95ED67AA38FFE15649257FF4003113DB/$FILE/2015seron_shosai_CH.pdf 第五回台湾民众对日本观感之调查(2011年度)],[[日本交流协会]],2012年6月22日</ref><ref>[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210/1bn51xmsht.pdf 钓鱼台主权争议后,民众对中美日韩印象民调],[[TVBS]],2012年9月28日</ref>,不过也有其他不同于上述调查结果之民调<ref>[https://tw.news.yahoo.com/%E6%B0%91%E8%AA%BF-%E5%85%A9%E5%B2%B8%E4%BF%9D%E9%87%A3-%E6%94%BF%E5%BA%9C%E6%87%89%E7%A1%AC%E8%B5%B7%E4%BE%86-213000799.html 民调:两岸保钓 政府应硬起来],中时,2012年9月21日</ref>。日本留在台湾的基础建设、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响亦于近年来不断被各界重新检视或评价,此为东亚乃至于世界殖民史上少见的情形,时常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及研讨。<ref>[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file/file/15/1554.pdf] {{Wayback|url=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file/file/15/1554.pdf |date=20160913173318 }}以台湾观点审视东亚殖民地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ref>
[[File:台湾2.jpg|缩略图|左|台湾:台湾总督府博物馆]]
== 名词释义 ==
对1895年至1945年日本统治台湾这段期间,由于受到台湾政治及学界长期以来在[[政党]]、[[国家认同]]和[[统独问题]]上的对立、以及[[华语地区]]对日本的複杂情感影响,基于不同立场与观点而有不同称呼,如日治时期、日据时期、日本时代、日本殖民时期等等,[[中文]]以前二者最为常用,[[台语]]则多用日本时代。至于在日治当下官方则习惯称该时期为领台或领台后。不同的用词背后通常隐含对该时期的评价、以及使用者本身的立场。
|}
=== 参见 ===
{{div col|cols=5}}
* [[台湾历史年表]]
{{Taiwan topics}}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台湾日治时期| ]]
[[Category:1895年台湾建立]]
[[Category:1945年台湾废除]]
128,7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