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安

移除 8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国]]、[[晋朝|晋]]等朝代将长安一带的京畿地区称为「[[三辅]]」。曾经建都长安的[[汉朝]]与[[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长安作为中国历史的首都地位长达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会]],约在前195年到25年([[西汉]])、581年到604年([[隋朝]])与637年到775年([[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中晚唐有争议)<ref name="City">[cite =http://geography.about.com/library/weekly/aa011201a.htm|title=Largest Cities Through History|author=Matt T. Rosenberg|publisher=About.com|accessdate=2008-06-29]</ref>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过百万的人口< name="City"/>,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与[[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五代]]时,[[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代]]置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元代曾设安西府;后改为安西路、奉元路。
随着[[明代]]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渐向沿海地区东移,西安逐渐退出历史中心舞台。[[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来。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 人口 ===
初唐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根据Matt T. Rosenberg的研究,在公元637年长安超过[[波斯帝国]][[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直保持到公元775年被[[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超过,共138年。根据较新的研究成果,[[中唐]]及[[晚唐]]大乱前长安人口仍很可能超过150万。<ref name="zth">[cite web|ur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title= 再论唐代长安人口的数量问题——兼评近15年来有关唐长安人口研究|author= ] 张天虹|publisher= 中国知网|accessdate=2011-07-27|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24213152/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archivedate=2011-09-24]</ref>
=== 布局 ===
唐长安城位于现在的西安市城区、东郊、西郊的小部分以及南郊的较大部分,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10倍。城市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外郭城墙上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门的明德门为正门。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有皇宫太极宫,皇城位于宫城以南,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128,8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