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晋

增加 421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东晋1.jpg|缩略图|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国朝代]],乃[[西晋]][[司马姓|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阳]]的西晋亡国,[[琅玡|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国朝代]],乃[[西晋]][[司马姓|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阳]]的西晋亡国,[[琅玡|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刘宋|宋]]、[[南齐|齐]]、[[南朝梁|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国朝代]],乃[[西晋]][[司马姓|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阳]]的西晋亡国,[[琅玡|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刘宋|宋]]、[[南齐|齐]]、[[南朝梁|梁]]、[[陈]],合称为'''[[六朝]]'''。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ref>{cite book zh|author= 徐俊 |title=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 publisher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date=2000年11月 |location=湖北武昌 |pages=89-91 |url= |doi= |id= |isbn=7-5622-2277-0}}</ref>。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谢]]、[[袁]]、[[萧姓|萧]]等[[侨姓]],和本身居于江南的[[朱姓|朱]]、[[张]]、[[顾]]、[[陆姓|陆]]的[[吴姓]]。   最初东晋有赖权臣王导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拢[[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从[[中原]]南下的士族,并以司马氏作为共同拥戴的对象,司马氏实际上成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并不真正忠于司马氏,尤其是他们本身都拥有大量田地,以至拥有自家部队(即所谓「[[部曲]]」),有足够实力抗衡司马氏政权。最初有王导主持大局,东晋政权得以稳定,故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但[[晋元帝]]以降则内乱频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期又有[[孙卢之乱]]等。[[File:王导1.jpg|缩略图|左|王导:东晋三朝元老-王导。]]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晋元帝]]及世家大族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李济沧:〈[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1076772 六朝分权体制考——东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
*王心扬:〈[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39/39.pdf 家与国的抉择——东晋士人对忠君观念的提倡]〉。
 
[[category:中国历史朝代]]
128,7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