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Lazard Ltd(拉札德公司)

增加 1,256 位元組, 1 年前
增加內容
==創立==
拉札德公司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據2012年財報,拉札德管理資產超過1,670億美元。創立於1848年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爾良,目前除美國本土外,在南美、歐洲、[[澳洲]]和亞洲30餘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搆。拉札德全球資產管理團隊專門負責為機構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資產,説明客戶在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進行投資組合, 實現資產保值增值。<ref>[https://www.cmhk.com/main/a/2015/k13/a21273_21328.shtml?1 李引泉副總裁會見美國拉札德集團資產管理公司全球總裁布丹尼先生]招商局集團</ref>
==主要業務==
===財務諮詢===
Lazard 就廣泛的戰略和財務問題向客戶提供建議。這些可能包括就潛在收購另一家公司、業務或某些資產或出售某些業務、資產或整個公司提供建議。該公司還就出售的替代方案提供建議,例如資本重組、分拆、分拆和分拆。對於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或其債權人,Lazard 就重組的各個方面提供建議。在 2007 年年中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該公司為許多最大的重組任務提供了建議。Lazard 還就資本結構和融資提供建議。資本結構建議包括審查和分析結構性替代方案以及協助進行長期規劃。籌資建議包括私人和公共市場融資。Lazard 的主權諮詢小組就政策和財務問題向政府和主權實體提供建議。
===資產管理===
Lazard 的資產管理業務為世界各地的機構客戶、金融中介機構、私人客戶和投資工具提供投資管理和財務諮詢服務。該公司代表機構(公司、工會、公共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基金會、保險公司和銀行;並通過子諮詢關係、共同基金發起人、經紀交易商和註冊顧問)和個人客戶(主要是家族辦公室和高淨值人士)。
==金融整合==
拉札德的成功源於相信“精英”的力量而非團隊。這也是老牌資本主義家族的一貫作風。相較於其他投行的全面,拉札德在併購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百年經營歷史中,戰績數不勝數。KKR以294億美元收購納貝斯科,[[製藥業]]巨頭輝瑞先後以610億和900億美元收購法瑪西亞公司、沃納-蘭伯特公司,以及2004年摩根大通以590億美元收購美一銀行,都是金融界巨大的整合案例。<ref>[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808281.html 併購之王拉札德家族落寞離場]讀覽天下</ref>
 
2020年年報顯示,Lazard全年資產管理和財務諮詢的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1.1億美元和14億美元。對比[[華爾街]]高盛、[[摩根大通]]等的其他大行,Lazard的財務諮詢業務也能爭得一席之地。
== 早年經歷 ==
=== 礦工服務到銀行外匯 ===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拉札德公司在[[美國]]、[[法國]]和[[英國]]發展成三個 "拉扎德之家",它們分別管理,但彼此又相互聯合。拉扎德的合伙人為客戶提供金融事務方面的建議,並建立了一個跨國界的商業和政府高層關係網絡。著名的金融顧問喬治-布盧門撒爾(George Blumenthal)作為拉扎德兄弟公司美國分公司的負責人而嶄露頭角,並曾是拉扎德兄弟公司在法國的合伙人 。
拉扎德兄弟離世後,接班人為其表親一脈的亞歷山大·威爾(Alexandre Weill)、大衛·大衛·威爾(David David-Weill)、皮埃爾·大衛·威爾(Pierre David-Weill)、米歇爾·大衛·威爾(Michel David-Weill)。
==金融整合==
拉札德的成功源於相信“精英”的力量而非團隊。這也是老牌資本主義家族的一貫作風。相較於其他投行的全面,拉札德在併購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百年經營歷史中,戰績數不勝數。KKR以294億美元收購納貝斯科,[[製藥業]]巨頭輝瑞先後以610億和900億美元收購法瑪西亞公司、沃納-蘭伯特公司,以及2004年摩根大通以590億美元收購美一銀行,都是金融界巨大的整合案例。<ref>[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808281.html 併購之王拉札德家族落寞離場]讀覽天下</ref>
 
2020年年報顯示,Lazard全年資產管理和財務諮詢的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1.1億美元和14億美元。對比[[華爾街]]高盛、[[摩根大通]]等的其他大行,Lazard的財務諮詢業務也能爭得一席之地。
==合併歷史==
# 1977年,梅耶爾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該公司開始由米歇爾-大衛-威爾控制。在他的領導下,拉扎德的三家公司於2000年正式合併為拉扎德有限責任公司。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