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兰经

增加 91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根据传统的说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当抄写员,负责把真主的启示记录下来(cfn|McAuliffe|y=2006|pp=31-33)。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不久根据这些记录及他们的记忆进行编撰整理(cfn|Campo|y=2009|pp=570-574)。由于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奥斯曼]]于是制订了一个被称为「奥斯曼本」的范本,一般都被认为是当今《古兰经》的原型。不过,鑑于《古兰经》有不同的[[基雷埃特|读法]],大部分读法相互之间有细微的差异,而有些读法则与其他的读法有颇大的差异,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无法发音,故此奥斯曼本与当今的《古兰经》及当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启示之间的关联性仍然不明确(cfn|McAuliffe|y=2006|pp=31-33)。
[[File:古兰经2.png|缩略图|左|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归真后由继承人欧斯曼莱等人收集后抄录的定本。共30卷、114章、6236节。]]
《古兰经》的内容与[[犹太教]]及[[基督教]]经典记载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处,但有些只是概括论述,有些则加以引申详述,有时会提供额外的资料及对事件加以解读(cfn|Nigosian|y=2004|pp=65-80 cfn|Wheeler|y=2002|p=15)。《古兰经》把自身定位为一部指导性的典籍,很少详尽地记载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经常强调事件当中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cfn|Hughes|y=2013|p=81)。《古兰经》及[[圣训]]都是制订[[伊斯兰教法]]的依据(cfn|Esposito|y=2003|p=148)。在礼拜期间只能以阿拉伯语诵读古兰经(cfn|Street|y=2002|p=193)。
古兰经裡说穆罕默德是「乌米」(cfn|马坚|y=1981|p=126),也就是穆斯林传统所说的文盲,但这个词语有更複杂的意思。[[穆罕默德·伊本·贾里尔·塔巴里|塔巴里]]等中世纪评论家认为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无法阅读和书写,第二是不了解或忽略先前的经书。穆罕默德的文盲被认为可以认证他的先知身份。据神学家[[法赫尔丁·拉齐]]所述,如果穆罕默德通晓阅读和书写,他就可能会被质疑曾经看过以往的先知所得的经书,从而临摹出《古兰经》的内容。伊斯兰学家[[威廉·蒙哥马利·瓦特]]等人倾向认为这裡的「乌米」是指第二个意思,即是穆罕默德不熟悉以往的圣典。
=== 编纂 ===
据早期的一些记录所载,在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及他的许多熟知《古兰经》的伙伴在[[叶麻默战役]]被[[穆赛利迈]]所杀之后,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下令收集《古兰经》成册,以作保存。[[宰德·伊本·萨比特]]「曾经替安拉的使者写下神启」,因此由他负责收集《古兰经》(cfn|Geisler|Saleeb|y=2002|pp=92-93)。以萨比特为首的一众抄写员把收集得到的经文抄录成一本完整的书籍{{cfn|Herlihy|y=2012|p=76}}。这部手稿一直被伯克尔保存,直至他去世。萨比特从载有《古兰经》内容的皮革、椰树叶茎、石板及「把《古兰经》牢记在心中的人们」那裡收集经文,把收集得来的经文抄录在叶纸上。   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穆斯林的社群急速增长,那些通晓《古兰经》的人们遍佈其中教授《古兰经》。欧麦尔得到的一个複本作为遗产传给女儿、穆罕默德的遗孀[[哈福赛·宾特·欧麦尔]](cfn|Herlihy|y=2012|p=76)。在大约650年,由于伊斯兰教已经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波斯]]、[[黎凡特]]及北非,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注意到《古兰经》的读法在各地有细微的分别。   为了保持经文的圣洁,他下令组成一个以萨比特为首的团队,负责编制《古兰经》的官方修订版,这个版本採纳古莱什人的方言,在完成后把多个複本发送到帝国的各个中心(cfn|Geisler|Saleeb|y=2002|pp=92-93)。在奥斯曼的命令下,《古兰经》的其他版本都被回收及焚毁。《古兰经》的学者都一致认同,奥斯曼修订的《古兰经》延至当今仍然原封不动(cfn|Geisler|Saleeb|y=2002|pp=93-94)。
根据[[什叶派]]和一些[[逊尼派]]穆斯林学者的说法,[[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在穆罕默德逝世不久后编制了一个《古兰经》的完整版本,这个版本与奥斯曼时期收集完成的版本不同,是按年代编排。由于他是穆罕默德的女婿,长期伴随穆罕默德,因此他得以为《古兰经》加上注解,说明每段经文降示给穆罕默德的情况。穆罕默德的同伴[[阿卜杜拉·伊本·马苏德]]、[[乌拜·伊本·凯尔卜]]等人亦把《古兰经》的部分经文收集编纂成书(cfn|Naqvi|y=2012|p=15)。
=== 不可模仿性 ===
《古兰经》的不可模仿性是指这部经书的内容及格式是人类的言辞无法比拟的。穆斯林认为,在复活之日来临之前,《古兰经》是无法複制的奇迹,因此它是穆罕默德认证其先知身份的主要凭据。这种概念出自《古兰经》,《古兰经》裡有五段经文回应它的质疑者,让他们创作一部像《古兰经》这样的经书,例如:「如果人类和精灵联合起来创造一部像这样的《古兰经》,那末,他们即使互相帮助,也必不能创造像这样的妙文。」(cfn|马坚|y=1981|p=219)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指如果有人疑质疑《古兰经》是出自真主,就让他们尝试创作类似的东西。   自九世纪开始出现许多研究《古兰经》行文风格及内容的作品。[[阿布德·卡希尔·朱尔加尼|朱尔加尼]]及[[巴基拉尼]]等中世纪学者就这方面发表了一些文章,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运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古兰经》,认为这样的行文方式超出了人类所能(cfn|Furani|y=2012|p=26 cfn|Yunus|y=1994|p=31)。有人认为《古兰经》表达宏大的概念及深层的意思,能够历久弥新,对于个人及历史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些学者则指《古兰经》所载的科学方法与现代科学相符。穆罕默德的文盲进一步加强《古兰经》是神迹的说法,因为不识字的穆罕默德不可能创作《古兰经》(cfn|Vasalou|y=2002|pp=23-53)。
== 结构 ==
=== 伦理与宗教 ===
在《古兰经》的道德规范裡,信仰是基本的一个部分,因此学者一直尝试介定《古兰经》裡「信仰」及「信仰者」的意思(cfn|Izutsu|y=2002|p=184)。《古兰经》所述的伦理法律概念及就正当行为而作出的劝诫都是穆斯林崇拜及信仰真主的方式,它强调通过日常生活当中遵从这些教导来履行宗教责任。《古兰经》鼓励人们行善,特别是对有需要的人士伸出援手:「不分昼夜,不拘隐显地拖捨财物的人们,将在他们的主那裡享受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cfn|马坚|y=1981|p=33)   《古兰经》就结婚、离婚及遗产继承制定的法则申明了家庭生活的方式,禁止高利贷、赌博等行为,是伊斯兰教法的其中一个主要来源。一些正规的宗教习俗在《古兰经》裡有详细论述,例如正规的[[礼拜 (伊斯兰教)|礼拜]]及[[赖买丹月]]的斋戒。《古兰经》把礼拜的动作称为俯伏,指称行善的术语[[天课|札卡特]]在字面上解作纯淨。据《古兰经》所述,行善是一种自我纯淨的方式(cfn|Hasan|y=2015|p=64)。
== 文体 ==
《古兰经》的内容是以各式各样的[[文体]]及写作手法写成的。在阿拉伯原文裡,《古兰经》的章节採用了[[语音学|语音]]及[[主题]]结构,以便读者记忆。穆斯林认为古兰经的内容与风格是无法加以模仿的(cfn|McAuliffe|y=2003|pp=192、204)。
《古兰经》的大部分内容都採用一种叫「沙伊」的文体,特别是在较短的章节,这是一种没有韵律的[[骈文]],被古时的阿拉伯诗人所用。虽然韵脚可见于《古兰经》全文当中,而且亦採用明喻、隐喻等诗歌的修辞技巧,但《古兰经》本身否认它是诗歌{{cfn|Morgan|y=2010|p=24}} 。在早期的麦加篇章裡相对较短的句子当中,韵脚的角色十分重要。把这种格式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一个例子是第81章,听到这些段落的听众无疑会感到耳目一新。行文当中韵脚的转变往往标志着讨论主题的改变。后期的经文亦保留这种格式,但描写得较像是散文(cfn|Renard|y=2015|p=114cfn|Rippin|y=2008|p=92)
在早期的麦加篇章裡相对较短的句子当中,韵脚的角色十分重要。把这种格式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一个例子是第81章,听到这些段落的听众无疑会感到耳目一新。行文当中韵脚的转变往往标志着讨论主题的改变。后期的经文亦保留这种格式,但描写得较像是散文(cfn|Renard|y=2015|p=114cfn|Rippin|y=2008|p=92)。 《古兰经》内文貌似没有起承转合,这种非线性的结构类似网页的行文方式。有时候,它的文本排列被指没有连续性,又不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及主题排列,并且有重覆的部分(cfn|Bary|Bloom|y=1990|p=65)。伊斯兰学家[[迈克尔·塞尔斯]]引述评论家[[诺曼·奥利弗·布朗]]的著作,并认同他的看法指《古兰经》这种看似毫无组织的表述方式(塞尔斯的原话是散乱的行文方式)其实是一种文学手法,可以表达出深切的感觉,好像强烈的预言讯息已经把人类赖以沟通的语言载体都粉碎了。   许多人一直在讨论《古兰经》裡那种同样的话说很多遍的现象,塞尔斯也视之为一种文学技巧,并指这些技巧在很早期的启示中大量运用,使得麦加篇章的经文有如讚美歌一样,让人觉得很直率、很亲切(cfn|Sells|y=2007|p=15).
[[自指]]是指文本提及自身及自我参照。根据东方学家斯蒂芬·魏尔德所说,《古兰经》在解释、划分、演绎及辨证用字的时候展示了它的[[元文本性]](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的评论)。在《古兰经》以自指的形式提及它是启示、训示、讯息及标准的部分,这些段落的自我参照成分十分明显,例如在断定它的神圣性的时候说道:「这是我所降示的吉祥的记念,难道你们否认它吗?」(马坚|y=1981|p=248)例如让穆罕默德诵读的时候经常出现「你说」字眼的时候:「你说:『真主的引导,才是正导。』」(cfn|马坚|y=1981|p=100)「你说:『难道你们和我们争论真主吗?』」(cfn|马坚|y=1981|p=15)魏尔德认为《古兰经》有高度的自指性,特别是在早期的麦加篇章裡(cfn|Wild|y=2006|p=148)。
《古兰经》引申出大量的评注及诠释,这些诠释的用意是要保存它的神圣地位,并使之可以适用于变化多端的当地社会及历史状况。《古兰经》经注是其中一门最重要的伊斯兰教传统学科,被称为[[塔夫细尔]],字面上解作「发掘隐藏的东西」(cfn|Campo|y=2009|p=652)。
塔夫细尔是穆斯林在早期就开展的学术研究科目。根据《古兰经》,第一位为早期的穆斯林解释经文的人物是穆罕默德(cfn|马坚|y=1981|p=17),其他早期的诠释家还包括多位[[萨哈巴|穆罕默德的同伴]],如[[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里]]、[[阿布德·阿拉·伊本·阿巴斯]]、[[阿卜杜拉·伊本·欧麦尔]]及[[乌贝·伊本·卡布]]。   诠释的内容一般包括经文降示的原因、文法及词语、修辞、辅音及元音的不同读法及经文的法律含意。早期的诠释家还在经注上加插在中东地区各个社群广为流传的一些传说,以补充《古兰经》的记载,例如亚当与夏娃、亚伯拉罕、摩西等其他圣典的人物,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亦记叙在内(cfn|Campo|y=2009|p=652)。
由于《古兰经》是用[[古典阿拉伯语]]诵读,许多在后来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主要是非阿拉伯人)并非能够全盘了解《古兰经》所用的阿拉伯语,因此对于精通阿拉伯语的早期穆斯林耳熟能详的典故,他们并不理解,而且他们对于《古兰经》当中自相矛盾的部分亦感到困惑。精通阿拉伯语的诠释家能够解释这些典故,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说明哪些经文是在穆罕默德早期的时候降示,适用于很早期的穆斯林社群,哪些是在后期降示,撤销或[[纳斯赫|废除]]了以往的经文(cfn|Campo|y=2009|p=652)。不过,一些学者则认为《古兰经》的经文从来没有被废止<ref group="参">cite http://www.monthly-renaissance.com/issue/content.aspx?id=426|title=Abrogation in the Qur’ān|publisher=Renaissance|language=en|accessdate=6 October 2015</ref>。
==== 苏非派经注的历史 ====
苏莱米是12世纪之前其中一位著名的《古兰经》深度诠释作家,如果没有他的作品,那麽早期大部分的苏非派经注也不会出现。《经注的真谛》是他的主要经注作品,彙编了早期苏非派的经注。其他的著作在11世纪之后陆续出现,包括库萨伊里、德莱米、设拉子及苏哈拉瓦迪的经注。除了引述苏莱米的作品,这些著作还加上作者自己的见解。许多经文都以波斯文书写,例如马布迪的《经秘揭示》(cfn|Rippin|y=2008|pp=350-362)。[[鲁米]]在他的著作《[[玛斯纳维]]》裡写了许多神秘的诗文,他在这些诗文裡大量运用《古兰经》经文,但其他人在翻译他的作品的时候会忽略这种特色。   虽然《玛斯纳雅》还叙述传统的民间传说及哲学,不只是《古兰经》,但有许多人仍然把它视为是《古兰经》的经注,并称为「波斯语《古兰经》」(cfn|Jackson|y=2014|p=78)。希姆南尼亦写了两部甚具影响力的《古兰经》深层经注,以逊尼派的观点解释真主在现实世界的迹象(cfn|Elias|y=2010|pp=41-55)。详细全面的苏非派经注在18世纪涌现,例如伊斯梅尔·哈基·伯斯维的著作《古兰经辞义精华》,这部长篇经注以阿拉伯文写成,结合了前人(包括著名的伊本·阿拉比及[[安萨里]])与作者的见解,全部以「哈菲兹体」(一种波斯诗体)编排(cfn|Elias|y=2010|pp=41-55)。
=== 重新诠释 ===
在1936年已知有102个语言的《古兰经》经文(cfn|Leaman|y=2006|pp=657-669)。2010年,《[[自由每日新闻报|自由每日新闻及经济评论报]]》报导在德黑兰举办的第18届国际古兰经展览会展出112种语言的《古兰经》<ref group="参">cite http://www.hurriyetdailynews.com/default.aspx?pageid=438&n=more-than-300-publishers-visit-koran-exhibition-in-iran-2010-08-12|title=More than 300 publishers visit Quran exhibition in Iran |date=08-12-2010|publisher=Hürriyet Daily News and Economic Review |language=en|accessdate=20 October 2015</ref>。
中世纪神学家[[凯顿的罗伯特]]在1143年受克鲁尼修道院院长[[真福彼得]]委託而译的作品《[[伪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是第一部把《古兰经》译成欧洲语言([[拉丁语]])的著作(cfn|Bloom|Blair|y=2002|p=42)。[[安德烈·杜·赖恩]]译的法语版本《[[穆罕默德的古兰经]]》在1647年面世,[[亚历山大·罗斯]]在两年后根据这部作品而译出首部英语《古兰经》。   学者[[乔治·塞尔 (东方学者)|乔治·塞尔]]在1734年完成首部学术性质的《古兰经》英语译本,阿拉伯学家[[理查德·贝尔]]及东方学者[[阿瑟·约翰·阿伯里]]亦分别在1937年及1955年推出他们译的学术性《古兰经》英语译本。除了这些非穆斯林的译者,穆斯林亦有大量的译作。[[阿赫迈底亚|阿赫迈底亚穆斯林会]]出版了超过50种语言的《古兰经》(cfn|Howard|y=2011|p=222),包括[[古兰经—阿拉伯语原文与英语译文|简明的英语译本]],另外亦出版了合共五册的[[古兰经英语评注|英语评注]](cfn|Ahmad|Ahmad|y=1988|p=1539)。
与《圣经》的译本一样,英语译者更倾向採用古旧的英语字词及句式,而不是具有同样意思的现代惯用词语,例如在较常见的优素福·阿里及皮克索尔的译本裡,他们都使用单数及众数的「尔」(ye)及「汝」(thou),而不是更常用的「你」(you)(cfn|Ali|y=2000|p=14 cfn|Ibrāhīm|Aydelott|Kassabgy|y=2000|pp=32-33)。
=== 读法差异 ===
标示特殊元音发音的音标符号在9世纪末开始出现在[[阿拉伯语]]上。最早期的《古兰经》手稿并没有这些符号,所以多种的读法都是可以接受的。基于这种发音上的缺陷而淮许不同的读法导致《古兰经》的读法在10世纪大幅增加。10世纪的[[巴格达]]穆斯林学者[[阿布·伯克尔·伊本·穆贾希德|伊本·穆贾希德]]确立了七种可被接受的《古兰经》读法,他研究各种不同的读法及它们的可信性,在[[麦加]]、[[麦地那]]、[[库费]]、[[巴士拉]]及[[大马士革]]选出七位8世纪诵读家的读法。   穆贾希德没有解释为何选出七种读法,而不是六种或者十种,但可能是因为先知曾经表示《古兰经》是用七种「艾哈若弗」(方言或文字)降示。当今最流行的读法是出自阿西姆及纳菲,再经哈夫斯及沃什传承下去,阿西姆及纳菲是其中两位被穆贾希德选中的诵经家,分别来自库费及麦地那。1924年在开罗制成的《古兰经》标准版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版本採用阿西姆的读法,并且有一套精密的标音系统,使用经过修改的元音符号,又在微小的细节上加上一系列额外的符号。这个版本成为现代《古兰经》印刷本的标准(cfn|Rippin|y=2008|pp=481-493)。
据伊斯兰学者克里斯托弗·梅尔彻特所说,在各种不同的读法当中,最大的差异在于元音是否反映出方言上的分别,其馀差异包括点号是写在字的上面还是下面、某些字元是否发音及有没有使用额外的阿拉伯字母(cfn|Melchert|y=2008|pp=73-87)。
== 传抄与印刷 ==
=== 传抄 ===
印刷本在19世纪大行其道,在此前,《古兰经》是由[[伊斯兰书法|书法家]]及抄写员所写的手抄本传播开去。最早的手抄本是用[[赫加齐体]]书写,证明《古兰经》以书面的形式传播在早期就已经开始。字体或者是在9世纪开始变粗,这种字体在习惯上被称为[[库法体]]。在接近9世纪末的时候,新字体开始取代早期的字体出现在《古兰经》的複本上,因为使用早期的字体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抄写,而对《古兰经》複本的需求却在飙升,因此抄写员选择使用更简单的字体。   在11世纪开始,《古兰经》的主要书写字体有[[誊抄体]]、[[学者体]]及莱哈尼体,特别是誊抄体非常普遍,有时亦见有苏卢斯体。北非及西班牙则流行[[马格里比体]],比哈尔体独见于印度北部,波斯地区有少数《古兰经》是以[[波斯体]]抄写(cfn|Rippin|y=2008|pp=172-187 cfn|Riddell|Street|Johns|y=1997|pp=170-174)。
最初的《古兰经》并没有音标,现有的音标系统似乎是在接近9世纪末才出现。对于大部分的穆斯林来说,这些手抄本的价格太昂贵,所以清真寺都备有《古兰经》的複本以供他们阅览,这些複本通常都会分成30册(朱兹伍)。以产量而言,奥斯曼帝国的抄写员是俵俵者,印刷术在当时尚未盛行,而市场上对《古兰经》有殷切的需求,艺术上的原因亦使他们更倾向手抄(cfn|Faroqhi|y=2005|pp=134-136)。
早在10世纪已有记录利用[[木刻版画]]印制《古兰经》的部分内容<ref group="参">cite http://www.muslimheritage.com/article/muslim-printing-gutenberg|title=Muslim Printing Before Gutenberg|last=Roper|first=Geoffrey|publisher=Muslim Heritage|language=en|accessdate=23 October 2015</ref>。
阿拉伯语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在教宗[[儒略二世]]的号令之下开始,以供[[中东基督教|中东基督徒]]阅览书籍。第一部用活字印刷术制作的全本《古兰经》是在1537年或1538年于[[威尼斯]]完成,出自[[帕加尼诺·帕格尼尼]]及亚历山德罗·帕格尼尼之手,旨在打入[[奥斯曼帝国]]的市场(cfn|Meerdink|y=2015|p=59)。   《古兰经》还有两个活字印刷的版本,分别是由[[汉堡]]的牧师[[亚伯拉罕·欣克尔曼]]及[[帕多瓦]]的意大利神父[[路易斯·马拉奇]]在1694年及1698年出版。马拉奇的版本还包括精准的[[拉丁语]]译文<ref group="参">cite https://exhibitions.cul.columbia.edu/exhibits/show/quran/qurans/printed|title=The Quran in East and West: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Books |publisher=The Burke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nbsp; |language=en|accessdate=23 October 2015</ref>。
在这段时期,《古兰经》印刷本受到[[乌理玛|穆斯林法学家]]的强烈抵制。奥斯曼帝国在1483年至1726年间禁止印刷任何带有阿拉伯语的物品,违者甚至会被判死刑{{cfn|Faroqhi|y=2005|pp=134-136}}。直至1726年在[[易卜拉欣·穆特菲里卡]]的要求下,这条禁令才得以放宽,允许印刷宗教以外的阿拉伯语文本,穆特菲里卡在172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书籍。不过,奥斯曼帝国在随后的十年之内也只有极少的印刷书籍,对宗教典籍的印刷禁令依旧执行<ref group="参">cite https://sureshemre.wordpress.com/2014/01/18/on-the-late-adoption-of-the-printing-press-in-the-ottoman-empire/|title=On the late adoption of the printing press in the Ottoman Empire |date=2014-01-18|language=en|accessdate=23 October 2015</ref>。
《古兰经》指出它与以往降示的经典是同出一彻(《[[妥拉]]》及《[[福音书]]》),都是真主降示的经书,认为穆斯林应该相信它们(cfn|马坚|y=1981|p=35)。
根据《[[布哈里圣训]]》,在《古兰经》被奥斯曼统合之前,[[黎凡特|黎凡特人]]及[[伊拉克|伊拉克人]]有加以引述,基督徒和犹太人亦有对它的讨论<ref group="参">cite http://www.usc.edu/org/cmje/religious-texts/hadith/bukhari/061-sbt.php#006.061.510|title=Translation of Sahih Bukhari, Book 61|publisher=Center for Muslim-Jewish Engagement|language=en|accessdate=26 October 2015|deadurl=yes|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25094249/http://www.usc.edu/org/cmje/religious-texts/hadith/bukhari/061-sbt.php#006.061.510|archivedate=2015年10月25日</ref>。虽然内容细节大为不同,但《古兰经》所记载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同时出现在[[犹太教]]及[[基督教]]的经书(《[[塔赫希]]》、《[[圣经]]》)及宗教文献(《[[伪经]]》、《[[米德拉什]]》)裡。   《古兰经》描述[[亚当]]、[[以诺]]、[[挪亚]]、[[呼德]]、[[示拉]]、[[亚伯拉罕]]、[[罗得]]、[[以实玛利]]、[[以撒]]、[[雅各 (旧约圣经)|雅各]]、[[约瑟 (旧约圣经)|约瑟]]、[[约伯]]、[[叶忒罗]]、[[大卫王]]、[[所罗门]]、[[以利亚]]、[[以利沙]]、[[约拿]]、[[亚伦]]、[[摩西]]、[[撒迦利亚]]、[[圣若翰洗者]]及[[耶稣]]是真主的先知。   事实上,比起其他的经书,《古兰经》提及摩西的次数更多,耶稣在《古兰经》裡出现的次数比起穆罕默德还多,[[伊斯兰教裡的玛利亚|玛利亚]]在《古兰经》裡出现的次数也比《新约圣经》多(cfn|Solomon|Harries|Winter|y=2005|pp=55-66 cfn|Esposito|y=2010|p=40)。《古兰经》的一些内容与《[[四福音合参]]》、《[[雅各福音书]]》、《[[多马的耶稣婴孩时期福音]]》、《[[伪马太福音]]》及《[[古叙利亚语耶稣婴孩时期福音|阿拉伯语耶稣婴孩时期福音]]》有相似之处(cfn|Reynolds|y=2007|p=41 cfn|Ben-Chanan|y=2011|pp=197-198)。
=== 参见 ===
* [[圣训]]
* [[唯独古兰经]]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自出版物
{{Reflist|25em}}
 
; 引自网络文献
{{RefFoot}}
 
=== 来源 ===
{{refbegin|35em}}
{{refend}}
=== 外部连结 ==*[[Commons category|Qur'an]]=
* [http://quranacademy.org/quran Quran Word by Word] // QuranAcademy.org
* [http://islam.org.hk/cqse/ 古兰经中文翻译]—马坚、王静斋与仝道章三家译本对照
* [http://www.doomsdayguide.org/UFO/ufo_and_jinn.htm 古兰经裡的外星人与精灵的关系]
* [http://www.angelfire.com/movies/UFO/content/page29.html 幽浮与古兰经]
{{div col end}}[[category:宗教经典]]
128,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