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移除 25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准备工作 ==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巴耶塞特一世]]以前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位于亚洲的一隅修建了一个要塞,名为Anadolu Hisari。穆罕默德这时在君士坦丁堡城牆外修建第二个城堡,以增强[[土耳其人]]对海峡的控制,这个城堡更可以阻止黑海沿岸[[热那亚]]殖民地的援兵到达君士坦丁堡。这城堡名为Rumelihisarı(今译:[[如梅利堡垒|如梅利堡垒]]) 又称为''Boğazkesen'',这名字在土耳其语有两重含意:「海峡封锁者」或「割喉者」,反映了它的位置在战略上颇重要,它的希腊语名字''Laimokopia''也有此两重含意。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十一世试图用厚礼讨好穆罕默德,但君士坦丁十一世却又下令关闭君士坦丁堡内的小清真寺,加上希腊穆斯林受到压力改信基督教,让穆罕默德找到开战藉口。
 
<center>
{{Gallery|width=250|lines=1
|File:Byzantium1400.png|大约1400年的拜占庭帝国
|File:Constantinople.png|展示君士坦丁堡及其城牆的地图
}}
</center>
君士坦丁向西欧求援,却得不到所期望的回应。自从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会[[东西教会大分裂|大决裂]]后,西方的[[罗马天主教会]]曾尝试跟东方再次复合,1274年的{{link-en|第二次里昂会议|Second Council of Lyon}}便试图达成这目标。拜占庭的帕里奥洛格斯王朝有一些皇帝在此后也得到拉丁教会的接待。[[约翰八世 (拜占庭)|约翰八世]]曾与教宗[[尤金四世]]商讨复合。1439年召开的[[佛罗伦斯大公会议|巴塞尔会议]]促成了《合一诏书》({{lang|en|Bull of Union}})在[[佛罗伦斯]]发表。此后反对复合的势力在君士坦丁堡展开了庞大的宣传攻势,令当地人民意见分歧。意大利人对拜占庭经济的压制及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之役也令到拜占庭人对意大利人没有好感,增加了复合的困难。最终复合失败,教宗[[尼古拉五世]]及罗马天主教会极为不快。
 
即使教宗尼古拉五世愿意帮助拜占庭,但他对欧洲各国王公的影响力并没有拜占庭所想的大,而且当时各国也未必有能力伸出援手。[[英国]]与[[法国]]因[[百年战争]]而元气大伤,[[西班牙]]正在与南方的穆斯林作战,日尔曼各邦也在激烈混战中,而[[波兰]]与[[匈牙利]]则在1444年[[瓦尔纳战役]]中败阵。虽然意大利北方城邦的一些部队到达君士坦丁堡,但这些支援根本无法抗衡鄂图曼大军。
== 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城及最后一击 ==
[[File:Siege constantinople bnf fr2691.jpg|thumb|right|君士坦丁堡之围]]
 
穆罕默德计划进攻[[狄奥多西城牆]],那是一连串错综複杂的城牆及[[壕沟]],保护君士坦丁堡唯一没有被水-{面}-包围的西面部份。他的军队在1453年4月2日复活节的星期一在城外扎营。多个星期以来,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击[[城牆]],但仍未能轰出缺口。由于巨型大炮装填弹药极需时,[[拜占庭]]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份的破坏。与此同时,穆罕默德的舰队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横江铁索阻拦,无法进入[[金角湾]]。为了绕过铁索,穆罕默德在金角湾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条陆上船槽,以涂上油脂的圆木建成,船隻被拖过船槽,进入金角湾。这样便能阻止[[热那亚]]的船隻运送补给品,亦打击了拜占庭守军的士气,但是城牆仍有待攻破。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