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小凯

增加 1,08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出生地点 = 吉林省敦化县
| 国籍 = 华人
| 职业 = 澳大利亚 [[ 经济学家]]
| 知名作品 =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br>《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br>《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br>
}}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男,[[汉族]],原名杨曦光<bigref> [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27%27%27%E6%9D%A8%E5%B0%8F%E5%87%AF%27%27%27%EF%BC%881948%E5%B9%B410%E6%9C%886%E6%97%A5%EF%BC%8D2004%E5%B9%B47%E6%9C%887%E6%97%A5%EF%BC%89%EF%BC%8C%E7%94%B7%EF%BC%8C%E6%B1%89%E6%97%8F%EF%BC%8C%E5%8E%9F%E5%90%8D%E6%9D%A8%E6%9B%A6%E5%85%89 ''' 杨小凯</big>'''(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男,汉族,原名杨曦光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weixin.qq.com - 2016-04-03</ref>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原籍[[湖南]]省 [[ 湘潭县 ]] ,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他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包括:《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 经济学 ]] :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56岁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6%9D%A8%E5%B0%8F%E5%87%AF%E6%9B%BE%E7%BB%8F%E8%A2%AB%E4%B8%A4%E6%AC%A1%E6%8F%90%E5%90%8D%5B%5B%E8%AF%BA%E8%B4%9D%E5%B0%94%5D%5D%E7%BB%8F%E6%B5%8E%E5%AD%A6%E5%A5%96%EF%BC%882002%E5%B9%B4%E5%92%8C2003%E5%B9%B4%EF%BC%89%E3%80%822004%E5%B9%B4%E5%9C%A8%E6%BE%B3%E5%A4%A7%E5%88%A9%E4%BA%9A%E5%8E%BB%E4%B8%96%EF%BC%8C%E4%BA%AB%E5%B9%B456%E5%B2%81 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56岁 ],杨小凯经济学-weixin.qq.com - 2020-10-27</ref> 。 
== 人物经历 ==
 杨小凯,198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研究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   会科学院院士。<br> 他的论文见于“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期刊”、“发展经济学期刊”、“经济学期刊”、“城市经济学期刊”等匿名审稿杂志。他和黄有光合著的   《[[专业化和经济组织]]》一书被权威杂志书评称为“盖世杰作”。财务理论奇才布莱克称此书为“天才著作”。<br> 
他的《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被匿名书评人称为“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方法。<br>
”该书评人认为“杨正在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领域。是的,我敢预见,人们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趣将迅速兴起,我认为它很可能成为未来的潮流。”<br>
[[ 诺贝尔 ]] 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的工作比卢卡斯(Lucas)、罗默(Romer)、克鲁格曼(Krugman)的要好得多。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赞杨的研究使亚当·斯   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为一体。 
由于其在经济学上的巨大成就,[[杨小凯]]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br>
妻子是吴小娟,他们有一女二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