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干旱牧区

增加 1,207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干旱牧区 </big> '''|-|<center><img src=https://img1.baidu.com/it/u=3983030861,259379875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80&h=276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5%B9%B2%E6%97%B1%E7%89%A7%E5%8C%BA&pn=8&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4234390355%2C975547837&os=11473244%2C3458917178&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tianqijun.com%2Fupload%2Farticle%2F14-01-24%2FrLIg_140124075130_1.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tianqijun.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429698%26t%3D134b2311a27cf14a25ad509cb052b30a&di=7146857200093233153&tt=1&is=0%2C0&adpicid=0&gsm=3c0000000000003c&dyTabStr=MCwzLDUsNCw2LDEsMi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Filestyle="background:#FF2400" align= center|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中文名称;干旱牧区
| align= light|属性;是商品牲畜 组成;温带牧区
特点;载畜量不高
|}
旱牧区是地处干旱、半干旱环境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牧区。干旱牧区 [[ 降水稀少 ]] [[ 蒸发强烈 ]] [[ 气候干旱 ]] [[ 水源缺乏 ]] 。饲用植物以中生、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矮小稀疏,并混生大量盐化小半灌木或肉质植物。干旱牧区草地生产能力低,载畜量小,牲畜和畜产品商品率不高,适于放养耐旱的山羊、骆驼等畜种。世界上的干旱牧区包括大洋洲、北美洲的矮草草原,苏联的中亚及里海周围地区、蒙古和中国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中国的干旱牧区系指 [[ 内蒙古西部 ]] 干草原区和西北 [[ 新疆 ]] 等地的荒漠草原区。<ref>[ https://wenku.so.com/d/c8a7124773bbc2dbecb2a37beeee630d 干旱牧区灾害风险及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设策略], 360文库 , 2021-01-22</ref>
==分布==
牧区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等的生产基地。世界牧区大致分 为两大部分:①温带牧区。包括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亚欧大陆、北美和南美牧区。由于低温少雨,牧草植珠矮小,地上部分多在1米以下,为旱生禾草,种类较少,载畜量不高。且牧草生产季节不平衡,冬春畜草矛盾更为突出,畜牧业生产不够稳定;②热带牧区。包括低纬度地带的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半干旱牧区。 由于终年温暖多雨,牧草高达2~3米,种类繁多,畜牧业生产水平较高。中国牧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及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通常称 [[ 内蒙古 ]] [[ 宁夏 ]] [[ 新疆 ]] [[ 青海 ]] [[ 西藏 ]] 为五大牧区。此外, [[ 甘肃 ]] [[ 四川 ]] 西部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历史悠久,也是重要牧区。这些地区历来是全国役畜和毛、皮等畜产品的重要产地。为提高牧区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以利于牧区畜牧业稳定高产地发展。
==主要影响==
旱灾(俗称黑、白灾)是牧区草原畜牧业遭受的主要灾害。牧区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旱灾和雪灾灾变规律呈现多样性。灾害的发生是地理、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成因和发展规律,对牧区草原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影响、评价及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防灾减灾对策,是21世纪草原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有:旱灾害成因、发生发展规律,旱灾害的监测预报及其效应评估,牧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k0696m00hoh|480|270|qq}}
<center>央视介绍内蒙古干旱</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地理 ]]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