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非洲环境保护日

增加 82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非洲环境保护日</big>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c3ac80c6aaf7a81e.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32457&sid=5845081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Filestyle="background:#FF2400" align= center|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中文名称;非洲环境保护日
| align= light|外文名称;Afric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ay 发起机构;48个非洲国家
主题;非洲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
每年的4月10日是'''非洲环境保护日'''。该节日是48个非洲国家1984年4月在 [[ 赞比亚 ]] 首都 [[ 卢萨卡 ]] 举行的非洲地区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的。这次会议通过了 [[ 卢萨卡 ]] 宣言和非洲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呼吁非洲各国对非洲的荒漠化、水力资源污染以及森林的毁坏等现象予以高度重视。<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9a11fa0314572eaa?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非洲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快资讯 , 2022-09-21</ref>
==发展历史==
非洲是当今世界最贫困的大陆,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全球唯一一个贫困现象还在扩大的大陆。非洲大陆也是面临 [[ 环境恶化 ]] 挑战最为严峻的大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4日在这里发表的《[[非洲环境展望]]》报告指出,非洲在过去30年里遭受了 [[ 土地退化 ]] [[ 灾害频发 ]] [[ 空气 ]] [[ 水污染 ]] [[ 森林 ]] [[ 野生动物减少 ]] 等环境恶化的严重挑战。如不立即采取紧急行动,非洲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的计划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1984年48个非洲国家在 [[ 赞比亚 ]][[ 首都卢萨卡 ]] 举行的非洲地区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每年的4月10日是非洲环境保护日。
==设立宗旨==
非洲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非洲大陆普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问题, [[ 土地受侵蚀 ]] [[ 土地沙漠化 ]] [[ 盐碱化 ]] 现象严重。非洲66%的土地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洲土地退化以东非地区最为严重, [[ 埃塞俄比亚 ]] 高原上的200万公顷土地因水土流失已完全废耕,另外1400万公顷土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也令人担忧。其次,非洲是个缺水的大陆,缺水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在过去30年里非洲大陆多次遭遇旱灾。据统计,占世界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非洲的淡水储量仅是世界总储量的9%。在未来20至30年里,25个非洲国家将面临水荒。此外,非洲的森林资源也在大幅度减少。从1980年至1995年,非洲森林面积减少了10.5%,成为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最快的大陆。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里,非洲森林面积减少了5000万公顷。同时,非洲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减少。
==战乱影响==
非洲多年来内战和多国“ [[ 乱战 ]] ”连绵不断,给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罄竹难书。以由多国卷入、现仍在战乱中的 [[ 刚果 ]] (金)为例,除了因直接或间接的战争原因每月平均造成7.7万平民(其中半数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悲剧以外,给这个中部非洲国家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不堪目睹,包括军队和难民对原始森林的乱砍滥伐。如:位于 [[ 刚果 ]] (金)和 [[ 卢旺达 ]] 边境地区的维龙卡国家公园,仅半年时间400平方公里的森林就被夷为平地,现在还在向纵深“ [[ 开拓进取 ]] ”,这个曾经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将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据说,这里曾是大群大群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也是境外旅游者喜欢光顾的地方,而现今竟然连一只猴子也找不到了。
非洲的人打起仗来是没完没了。如果人们闭上眼不看战火毁掉了多少非洲人赖以生存的“大树”,支起耳朵听听还有没有大象的叫声也就能悟出点子丑寅卯来了。曾经“征战”多年的 [[ 莫桑比克 ]] 、“ [[ 战至半酣 ]] ”的 [[ 安哥拉 ]] 和乱哄哄的 [[ 索马里 ]] ,那里除了大象的白骨,活蹦乱跳的是彻底绝种了,长长的象牙早已换成了枪炮子弹。即使情况还过得去的 [[ 乌干达 ]] [[ 大象 ]] 也快变成“ [[ 稀罕物 ]] ”了。
而没有战乱的非洲国家也常常受到“殃及莲池”之害。如:被称为“ [[ 和平之岛 ]] ”的 [[ 坦桑尼亚 ]] ,由于接收了百万来自 [[ 刚果 ]] (金)、 [[ 布隆迪 ]] [[ 卢旺达 ]] 等国的有枪的和无枪的难民,不仅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更是一言难尽,当地百姓叫苦不迭,位于西部 [[ 坦噶尼喀湖滨 ]] [[ 基戈马省 ]] 受害尤甚。据说除了四处绝壁、唯有乘木筏长途涉水才能到达的 [[ 戈姆贝黑猩猩 ]] 保护区的原始森林还保持完好外,该省其它地区的森林大体收拾得差不多了,野生动物也被猎杀得所剩无几,为这事儿还几度发生过“难民”和当地警察持枪对射的场面。再譬如,非洲西部的 [[ 几内亚 ]] ,60万难民为了躲避战乱长驱直入 [[ 塞拉利昂 ]] [[ 利比里亚 ]] ,他们在那里砍树垦荒种地,大量捕杀野兽,其中不少“难民”还倒卖木材和猎物换取枪支弹药,数百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殆尽,野生动物在死亡线上挣扎。
非洲是一块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地域,工业污染相对较少,但鉴于许多国家80%的能源来自木材,原本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就比较严重,而此起彼伏的战乱对环境的破坏更是火上浇油。一位多年从事环保工程的非洲专家指出:“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不惜通过战争手段换取自己坐大是非洲人的悲剧之一。”他强烈呼吁停止战乱,“否则非洲将落后世界一个世纪”。
四,要求非洲国家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实现同环保相协调的人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这次会议还要求会议主席与即将成立的非洲联盟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等有关专门机构进行磋商,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g0534f8sqeo|480|270|qq}}
<center>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地理 ]]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