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庆

移除 1,385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德庆</big> '''
|-
| [[File:德庆12.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5645/20170824065056-1592093153_jpg_670_452_63366.jpg/0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124201.htm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 德庆县 ''' 是广东省肇庆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南临西江,与云浮市的郁南县、 [[ 云安区 ]] 隔江相望,是一个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被定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德庆县属丘陵低山及河流冲积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境内有悦城龙母祖庙、孔庙等旅游景点。<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德庆县] </ref>  ==历史沿革== '''历史建制'''
快速导航
荣誉记录词条图册关系表
面积
2257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德城街道、永丰镇、莫村镇
电话区号
0758
火车站
南江口火车站(南广高铁)
车牌代码
粤H
别名
康州(古称)
地区生产总值
133.68亿元(2017年)[1]
政府驻地
德城街道
著名景点
悦城龙母祖庙、孔庙、盘龙峡、花世界、金林水乡、三元塔
方言
粤语-罗广片、客家语(少)
邮政区码
526600
展开
1历史沿革
历史建制
建国以后
2行政区划
3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
4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5人口信息
6交通运输
7经济概述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
科学技术
卫生
体育
环境保护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邮电通信
9旅游景区
孔庙
三元塔
盘龙峡
龙母庙
10地方特产
肉桂
何首乌
广佛手
金山绿茶
11特色小吃
竹篙粉
云吞
12荣誉记录
13词条图册
1历史沿革编辑
历史建制
周代时,为百越(粤)地。
后汉仍前制,至建安八年(203)属交州苍梧郡。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德庆</big> '''|-| [[File:德庆县13.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image2.sina.com.cn/dy/s/p/2005-06-23/U397P1T1D7029347F21DT20050623215950.jp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BE%B7%E5%BA%86%E5%8E%BF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为交、广二州,苍梧郡属广州,端溪县仍隶苍梧郡。
宋绍兴元年(1131),以康州为潜邸,诏升为府。以其德而致庆为名,易名德庆府,属广南东路。德庆之名自此始。时德庆府领县四:端溪、泷水、封川、开建。端溪县为德庆府治。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设7县,隶2路2州: [[ 端溪县 ]] [[ 泷水县 ]] 隶德庆路;
明洪武九年(1376),改德庆府为德庆州,撤销端溪县,其地由州直接管辖,端溪县名自此废。州下领泷水、封川、开建三县。属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10月,改德庆州为德庆县。民国3年属广东省粤海道。民国9年废道直属广东省。民国12年一度属西江善后督办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西北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10月,属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5月,属广东省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 建国以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1日德庆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广东省西江专署。
1980年1月属广东省肇庆地区行政公署。
2 '''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00年,德庆县辖1个街道(德城)、12个镇(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
现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沿革] </ref>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3地理位置编辑
地理位置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东接高要县;西、西北与封开县毗邻;北连怀集县;东北界广宁县;南临西江与郁南、云浮两县隔江相望。地处北纬23°04′~23°30′、东经111°32′~112°17′之间,北回归线经过县境最北端。
''' 气候特点''' 
德庆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烈,具有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短的气候特点。
由于境内低山区与丘陵区互相交错的地理环境影响,南北气候略有差异。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入侵,受山脉阻挡,在四面环山的丘陵停留较久,西北部气温一般比南部沿江低0.5℃~2℃,低温阴雨过程也比南部多1~2天,寒露风天气比南部明显。夏季来自南海的
东南气流沿西江入侵,南部气候比北部温和凉快,北部气温比南部沿江较酷热。春夏季锋面南下受到山脉的抬升作用,北部的锋面降雨大于南部;而夏秋季受台风影响,降雨则南部沿江大于北部。年雨量是西北部山区多于东南部沿江一带。<ref>[2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地理位置]</ref>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据全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森林树种共有72科231种,主要林木有松科、杉科、樟科、壳斗科、茶科、大戟科和禾本科竹等。珍贵的乡土树种有红黎、毛锥、格木、香樟、楠木、桐木、荷木等。用材林中马尾松为当家树,湿地松为从外地引入新兴的松科品种,二者共1247599亩,占用材林、防护林面积的84.35%,杉为重要林木,占8.25%;经济林中以玉桂为主,其次为山茶、油茶、山地杂果、槁木,主分布于县中、东部低高丘的永丰、武垄、凤村、悦城及高良等乡镇。
4自然资源编辑==动 物资源据全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森林树种共有72科231种,主要林木有松科、杉科、樟科、壳斗科、茶科、大戟科和禾本科竹等。珍贵的乡土树种有红黎、毛锥、格木、香樟、楠木、桐木、荷木等。用材林中马尾松为当家树,湿地松为从外地引入新兴的松科品种,二者共1247599亩,占用材林、防护林面积的84.35%,杉为重要林木,占8.25%;经济林中以玉桂为主,其次为山茶、油茶、山地杂果、槁木,主分布于县中、东部低高丘的永丰、武垄、凤村、悦城及高良等乡镇。[3]==
动物资源 ''' 兽类'''
虎,建国前多,1962年捕获3头后,罕见;豹,罕见;豺狗,1963年捕获21头;山牛,于武垄见;猪有山猪、箭猪;狸有果子狸、过树狸、白鼻喷、七间狸、五间狸、芒花狸;有山羊、黄麖、花猫(山猫)、山兔、黄鼬(黄鼠狼);鼠有松鼠,花鼠、田鼠、家鼠、骚鼠;有蝙蝠(粪便入药,名夜明沙);有穿山甲、水獭等。[3]
''' 鸟类'''
供肉食用的有山鸡、雉鸡、水鸡、水鸭、野鸽、鹌鹑、鹧鸪、斑鸠、山鹕;供观赏的有画眉、谷微、了哥、花了哥(又名牛屎了)、黄莺、白眼圈、喜鹊、白头翁、高髻翁、花翅、乌翅;侯鸟有燕子、雁、布谷鸟(杜鹃)、天吊水;还有啄木鸟、相思鸟、猫头鹰、大鹰(大鸢)、乌鸦、黄鹤、白鹤、灰鹤、大翠鸟、小翠鸟(吊鱼郎)、长尾朔、山麻雀、家雀、禾花雀等。[3]
''' 矿产资源按金属元素分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重有色金属有铅、铜、锡、锌、镍;贵金属有金、银;稀有高熔点金属有钽、铌、钨、钼、锆;稀有轻金属有铷、钛、铍;稀土金属有独居石、磷钇(含稀土元素10多种);非金属和半金属有萤石、高岭土、钾长、钠长、磷灰、白云母、石灰岩、绢腊贞石、重晶石、花岗岩、褐煤等。主要矿产工业储量:计黄金134公斤、钽铌460吨、锡1389吨、铷2305吨、独居石1375吨,磷钇187吨、磷灰石5769吨、钾长1000万吨、铅锌682吨、石灰石1亿吨、高岭土700万吨、绢腊页石2000万吨、花岗石数亿立方米。已知大小矿点230余处。[3]'''
5 按金属元素分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重有色金属有铅、铜、锡、锌、镍;贵金属有金、银;稀有高熔点金属有钽、铌、钨、钼、锆;稀有轻金属有铷、钛、铍;稀土金属有独居石、磷钇(含稀土元素10多种);非金属和半金属有萤石、高岭土、钾长、钠长、磷灰、白云母、石灰岩、绢腊贞石、重晶石、花岗岩、褐煤等。主要矿产工业储量:计黄金134公斤、钽铌460吨、锡1389吨、铷2305吨、独居石1375吨,磷钇187吨、磷灰石5769吨、钾长1000万吨、铅锌682吨、石灰石1亿吨、高岭土700万吨、绢腊页石2000万吨、花岗石数亿立方米。已知大小矿点230余处。 ''' 人口信息 编辑''' 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40.45万,常住人口35.63万人,城镇化率27.53%。[1] ==交通运输==
6交通运输编辑
德庆县地处西江走廊之中,自古是岭南地区东西交通通道。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重要都市广州沟通,取道漓江或桂岭,也以德庆为重要通道。古代驿道通过,德庆设有寿康驿以迎来送往。西江水路舟楫航行,四季通畅,且可通过悦城河、马圩河进入内乡;而陆路交通多为步道。
建国后,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西江水路运输设施更臻完善。到1987年,县境陆路交通建成公路75条,干线支线纵横交错,共607.4公里,贯通全县15个乡镇、157个行政村和林产商品基地。国道肇梧公路横贯县境东西,省道罗新公路、荔怀公路纵通县境南北,还有任禄公路、莫河公路联通邻县,拥有营运机动车1427辆,其中货运汽车275辆,载重774.06吨,客运汽车32辆,1082座,手扶拖拉机1066辆,中拖54辆,还有外地过往车辆配合,构成县内外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县内设定期和不定期班车,而东出高要、肇庆、广州,西行封开、梧州,南通罗定,北达广宁、怀集,皆设直达班车。水路交通:建成德庆港、悦城港、九市港3座直舶港口和西江沿岸其他6个接驳码头上落站,拥有大小营运船只529艘,载重8003.8吨,加上过往客轮每天24班次,通县境航道,日夜不断,上通广西各地,下达广州出海。水陆交通,可称便利。
2017年,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0054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公路客运周转量879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1] ==经济概述== '''综述'''
7经济概述编辑
综述
建国前,德庆县的农业是封建制度的个体农业,工业是不发达的个体工业手工业,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089.5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经过38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到1987年达31303万元,增长9.13倍。
1981~1987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和第七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的前两年,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注意发展和扩大工业,开发潜力大的资源型农业,建设起松树、水果、南药(巴戟为主)、玉桂、蚕桑五大基地,逐步建立松树林业——林化工业一体化、林木——板材加工业一体化、水果——果品饮料加工业一体化、南药——保健食品饮料加工业一体化、蚕桑——丝绸工业一体化为主的农工产业体系,工农业生产迅速全面发展。1983年和 1984年连续两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超历史水平,1987年稻谷亩产创本县历史新纪录。
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53.8%,年均递增9%,其中农业产值年均递增8.6%,工业产值年均递增9.9%。1986年和1987年增长更快,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56.1%,其中农业产值增长26.9%,工业产值增长105%。改革开放期间,1987年与1978年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64倍,年均递增11.4%,其中农业产值年均递增9.3%,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4.2%。[4]
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9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5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8亿元,增长5.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63元,同比增长5.0%。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20.5∶39.4∶40.1变化为20.9∶30.6∶48.5。第一产业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8.4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1%。八大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7升1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1.8%,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上涨5.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1]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3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28.36亿元,林业产值6.67亿元,牧业产值6.31亿元,渔业产值1.7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9%、3.4%、8.1%、4.2%、8.3%。
2017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8.61万亩,比上年增加0.55万亩,其中谷物面积32.65万亩,比上年增加0.37万亩,从物产量12.31万吨,比上年增加0.17万吨,水果33.63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柑桔橙18.22万亩,,产时32.31万吨,比上年增长5.5%,全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比上年增长9.3%,其中猪肉产量1.06万吨,增长12.1%;禽蛋产量2035吨,增长7.5%,水产品产量1.86万吨,比上年增长3.0%。
2017年,德庆县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德庆柑桔研究所,建设柑桔无病毒苗圃繁育基地、贡柑复种示范场,贡柑种植面积10.5万亩,德庆贡柑荣获“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推广种植紫淮山,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值11.02亿元,4个种植紫淮山基地获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1]
''' 第二产业工业'''
2017年,全年引进项目投资26.03亿元,完成园区储备土地征地3329.2亩,新开发及盘活园区闲置土地1971.57亩, ''' 工业 发展载体不断夯实,主动对接市工业发展“366”工程,家居建材、林产化工、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南药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增加值63.5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35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亏损企业7家,亏损企业亏损额0.31亿元。[1]'''
2017年,全年引进项目投资26.03亿元,完成园区储备土地征地3329.2亩,新开发及盘活园区闲置土地1971.57亩,工业发展载体不断夯实,主动对接市工业发展“366”工程,家居 材、林产化工、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南药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增加值63.5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35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亏损企业7家,亏损企 亏损额0.31亿元。
2017年,全年 ''' 建筑业 完成总产值1.46亿元,比上年下降25.0%,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17.02万平米,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额6.29亿元,增长39.8%。[1]'''
第三 2017年,全年建筑业完成总 值1.46亿元,比上年下降25.0%,全年建筑 固定资 完成总 投资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17.02万平米,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额6.29亿元,增长39.8%。
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完成116.3亿元,增长9.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1亿元,增长14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7亿元,下降21.0%; ''' 第三产业 完成投资44.5亿元,下降0.8%。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77亿元,增长41.8%。[1]'''
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年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完成116.81 3 亿元, 比上年 长10长9.3%。 全年实现城乡集市贸易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 交额20投资34.23 1 亿元, 比上年 长13长14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7亿元,下降21.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5亿元,下降0.8%。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77亿元,增长41.8%。[1]
对外经济'''国内贸易'''
2017年,全年 完成进出口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值121034万 额47.81亿 元,比上年增 长7.1%,其中出口总值108215万元,增长5.3%,进口总值12819万元,增长25.4 长10%。 全年 际直接利用外资1467万美 现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23亿 元,比上年 下降29增长13.60%。[1]
旅游'''对外经济'''
2017年,全 县共接待国内游客826.8 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21034 人次 ,比上年 增长7.1%,其中出口总值108215万元, 增长5.8 3%;旅游营业收入52,进口总值12819万元,增长25.9 亿 4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467万美 元,比上年 增长5下降29.3 6%。[1]
财政'''旅游'''
2017年,全县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共接待国内游客826.22亿元 8万人次 上年 收1.73亿元,增长26长5.68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 旅游营业 入5.37亿元,下降0入52.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6.49 9 亿元,比上年增 长24.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亿元,下降5长5.0 3 %。[1]
金融'''财政'''
2017年,全县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5 22 亿元,同比增 长10收1.873亿元,增长26.6% ; 其中 储蓄存款余额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 37 亿元, 同比增长8下降0.14% ;全 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1地方财政支出26.3 49 亿元, 上年 长3长24.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亿元,下降5.30 %。[1]
8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汉以前无考。'''金融'''
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6.2亿元,同比增长8.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1.3亿元,同比增长3.3%。<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经济概况] </ref>  ==社会事业== 晋代,今德城镇有晋康郡学之设。唐代,有康州州学,设经学博士1人掌教;有端溪县县学,设博士、助教各1人掌教。宋代,今德城镇建学宫、立府学,设教授1人掌教,三洲岩畔有濂溪书院1所。明代,州城设州学,由学正、训导掌教,城乡兴办社学,计有6所。清代,除了官办儒学和城乡的私塾、家学之外,还出现地方集资办学,地 方官捐俸办学,私人捐产办学,先后设有书院4所,义学1所,社学14所,还有文社2所。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今县境仅有初等教育之设,计有高等小学堂3所,初等小学堂4所,简易师范学堂1所,教会学堂2所。
民国时期,学堂改称学校。民国15年(1926)德庆县立初级中学校和五、六、七区联立职业学校创办,为德庆县设初级中等教育和初级职业教育机构之始。中学根据需要附设简师班。至民国33年,县立中学增设高中部,并设简易师范学校,中等教育始完善。小学则实施国民教育,保设国民小学校,乡设中心小学校。
建国后,人民政府注重发展教育事业,1952年秋,接管了全县中、小学校,在加强学校常规教育的同时,开始了群众性扫除文盲的识字教育、专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教育事业走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认真重视人才的培养,实行分级办学、多方办学,落实县、镇(乡)、村各级办学责任,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至1987年统计,全县有幼儿园3所,幼儿班175班,入园幼儿6314人;小学172所,1147班,学生327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普通中学23所,309班,学生15241人(其中高中23班,1212人);普通中学的职业高中班18班,学生914人。成人教育学校5所,学生1027人;受业余高等教育285人,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162人。全县人口文化程度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从1964年与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结果对比,大学毕业程度从占全县总人口的0.15%增至0.22%,高中毕业程度从占1.03%增至8.01%,初中毕业程度从占3.85%增至17.55%,小学毕业程度从占35.78%增至43.57%,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从占32%降至14.8%。[5] 2017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总数44所,教职工4556人,在校生人数54043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2017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总数44所,教职工4556人,在校生人数54043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1]'''文化'''
文化
德庆县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宋、唐、汉、秦乃至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收藏于省、市、县文博部门的有3040件。宋明以来文学著述达61编128卷,惜多未见。而粤剧、曲艺、民歌及舞狮、舞龙、舞凤鸡、舞白鹤、舞蝴蝶等艺术活动,至今在民间流传。
民国期间,开始有专门文化机构的设立。民国19年(1930),设立县图书馆,民国23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举办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但大部分在城镇开展,活动不正常。
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很快。1950年成立县文化馆,全面开展各项文化工作,1951年设立电影放映队,1953年开办新华书店。之后,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文化机构逐步分门独立,自成体系。至1987年,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电影院、粤剧团、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乡镇有文化站、文化中心、电影队或影剧院、图书门市部;村有文化室和家庭办文化厅堂。县、乡镇和县属单位档案文书机构亦趋完善。1980~1988年县《康州文艺》刊物收到全县作者文艺作品年均达300件。[6][1] 2017年,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成功举办2017“肇马德庆站·乡村马拉松”慈善音乐会。组织美术、书法、摄影、广场健身操、广场舞等文体交流活动活跃。 '''科学技术''' 2017年,全县自然科技人员数达到821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93人、中级职称的有3261人、初级职称的有3811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95 %,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全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48.5%,比上的提高0.25个百分点。 '''卫生''' 2017年,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8 个,其中:县城6个、乡镇12个;卫生技术人员1610人,其中:医生591人、护理768人;病床位数1433个,其中县城955张、乡镇478张。 '''体育'''
2017年, 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成功举办2017“肇马德庆站·乡村马拉松”慈善音乐会。组织美术、书 国家体育 法、 摄影、广场 全民 健身 操、广场舞等文体交流活动活跃 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1]
科学技术2017年,全县自然科技人员数达到821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93人、中级职称的有3261人、初级职称的有3811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95 %,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全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48.5%,比上的提高0.25个百分点。[1]'''环境保护'''
卫生2017年, 年末 全县 拥有卫生机构18 个 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 ,其中:县 城6个、乡镇12个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7%。西江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水质保持Ⅱ类标准 卫生技术人员1610人,其 :医生591人、护理768人 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0% 病床位数1433个,其中 城955张、乡镇478张 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38% [1]
体育2017年,体育事业再创辉煌,国家体育法、全 '''人 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1]生活'''
环境保护2017年,全县 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6元 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增长9.0% 以上, ; 其中: 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7%。西江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3元 水质保持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增长8.09% ;县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全年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 工业 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长9.382%。[1]
人民生活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6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3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增长9.2%。[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2017年落实抚恤、补助优抚对象人数2562人,落实定期定期抚恤金人数9人,落实定期补助人数2509人,落实优待优抚对象享受医疗保障人数1256人,落实优待优抚对象户数245户,落实优待总金额308.7万元。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6人,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215户,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救济总人数2831人,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446户。[1]
''' 邮电通信''' 2017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9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33.78万部,增长5.1%,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6.48万户,增长12.7%。[1] ==旅游景区== '''孔庙'''
9旅游景区编辑
孔庙
德庆孔庙,最初是建于宋朝的大中祥符四年(就是公元1011年),后来由于被西江的洪水冲毁,在元朝的大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297年)又重新修建,占地八千多平方米,但保留下来的也只是部分建筑。整个庙以南北为中轴,共分左、中、右三路建筑群,可以说是集殿、坛、阁、祠、庑(也就是廊)以及池、桥等各式建筑于一身,主要有大成殿、杏坛、名宦祠和乡贤祠、尊圣义祠、东西两庑、泮池、拱桥等,还有崇圣殿、尊经阁,但已经毁坏了,现正在重新修复。
德庆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发展旅游业,对孔庙进行了逐步的修复。1962年国家拨款五千万元维修大成殿,后棂星门、大成门毁坏,泮桥、泮池被埋。1971年,广东省拨款三万四千五百元维修大成殿,于1973年初完成。八十年代东西庑修缮。1997年就向国家申报立项,1998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来进行了全面的测绘。2000年至2001年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复建完工。2000年6月,德庆县成立了孔庙修复建设办公室,半年的时间,就拆迁了镇一小和县教育局的教学、办公楼以及大成殿后面的教室等;接着又挖掘出原来被埋在地下的泮池遗址和棂星门大部分被损坏折断的石构件。为了全面恢复德庆学宫的原貌,按照维修方案和设计图纸的要求,一方面对主体建筑大成殿、尊圣义祠、名宦祠、乡贤祠、泮池等进行全力维修,同时又重建石栏、棂星门、大成门、明伦堂、义学坊(崇圣殿、尊经阁)等。[7] '''三元塔'''
三元塔
德庆三元塔座落于德城东南方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以其“只新不旧”的美誉而闻名于世。塔上佛像叫大笑佛,又称弥勒佛,整个佛像依山而建。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满足老百姓祈求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美愿,倡建了这座三元塔,取科举制度考试中“三元”之意。这“三元”是指当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会试、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三元”又演变成专指殿试中的一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塔自建成后,附近的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祈求学业进步、步步高升。
三元塔建筑结构独特,为楼阁式穿绕平座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塔高约五十八米,塔壁厚3.8米,用青砖建造而成,而塔基则是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彻成,塔脚八个方位各有一个石雕托塔力士,神态各异。塔内几何线条精确匀称。[8] '''盘龙峡'''
盘龙峡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位于德庆县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整个生态旅游区占地3万亩。这里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成功开发了勇士漂流、瀑布观光、峡谷品氧、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全国最具风情的山顶木屋度假村、熏衣草木屋王国酒店、盘龙天堂度假酒店、高空滑索、森林水世界等等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9] '''龙母庙'''
龙母庙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西江岸边的悦城镇,相传为龙母故乡。龙母庙现是岭南规模较大的古庙,在建筑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每逢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期,在龙母庙都举行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肇庆市属各县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地区前往参拜者多时超过十万之众。一连十数日,龙母庙前石牌坊广场上,香客云集,香烟缭绕,昔时还有"祭青蛇"、"摸龙床求子"的习俗。
悦城母庙主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由牌楼、山门、香亭、正殿、前后两厢等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严谨整体。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体系按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石板铺设,每逢西江发大水淹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自光绪三十一年重建至今,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蛀、雷电不侵,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10 == 地方特产 编辑== ''' 肉桂''' 德庆历来是“西江桂”的产区,早在明朝就有“德庆多桂”的历史记载。桂树全身都是宝。其中,桂皮、桂油有驱风、辟寒、活血、健胃等作用,是制作医药、香料、化妆品的名贵材料。德庆有肉桂生产基地三十万亩,年产桂皮20000吨、桂油50吨左右。德庆产的西江桂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大部分产品销往德、日、美、英、法、荷兰、印度、巴西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 '''何首乌''' 德庆地道特产何首乌经广州中医学院、广东工学院、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分析鉴定,含有锌、锰、铜、铁、钙、钡、镍、锶、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生食生津凉血,经蒸晒之后服用,有养血益肝、固肾益精,健筋骨,乌发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是弛名中外的抗衰老良药。历年来,德庆地道何首乌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坚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德庆何首乌及其系列制品(主要有首乌干片、首乌汁、首乌酒、首乌糖、首乌冲剂等),曾多次荣获省优质产品奖、旅游产品奖和四新产品奖,饮誉海内外,成为德庆县重点发展的精品农业名优主导产品。德庆县种植何首乌历史悠久,品种纯正优良,种植经验丰富。且地处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土壤肥沃,发展何首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何首乌种植面积200亩,2002年总产42吨。
何首乌德庆地道特产何首乌经 ''' 广 州中医学院、广东工学院、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分析鉴定,含有锌、锰、铜、铁、钙、钡、镍、锶、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生食生津凉血,经蒸晒之后服用,有养血益肝、固肾益精,健筋骨,乌发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是弛名中外的抗衰老良药。历年来,德庆地道何首乌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坚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德庆何首乌及其系列制品(主要有首乌干片、首乌汁、首乌酒、首乌糖、首乌冲剂等),曾多次荣获省优质产品奖、旅游产品奖和四新产品奖,饮誉海内外,成为德庆县重点发展的精品农业名优主导产品。德庆县种植何首乌历史悠久,品种纯正优良,种植经验丰富。且地处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土壤肥沃,发展何首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何首乌种植面积200亩,2002年总产42吨。[11]佛手'''
广佛手广佛手是中药材,属南药种类,在中药市场上价格稳定在8~10元/公斤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德庆县地处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均匀,阳光充足,冬季无明显霜期,十分有利于广佛手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德庆县已掌握了一整套广佛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发展广佛手生产具备了有利的条件。全县广佛手种植面积6500亩,2002年总产5500吨。[12]
''' 金山绿茶''' “金山绿茶”,茶质、茶味和茶色独特。全部采用独特的传统采制技术,茶汤黄绿透明,茶味香气浓郁,回甘味久。富含钾、钙、锰等19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茶多酚、硒等。具有消除疲劳、防辐射、降血脂、解烟醒酒等功效。<ref>[13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地方特产]</ref>  ==特色小吃== '''竹篙粉'''
11特色小吃编辑
竹篙粉
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独特,口感显著区别于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挂晾而得名。近年,德庆城区街头巷尾,竹篙粉已随处可见。
德庆气候湿热,村民经常将新蒸的热河粉随手晾在晒腐竹的簕竹篙上冻凉再切来吃。菜园田间,村民常就着白粥、自制的榨菜、辣椒酱,“稀里咕噜”一番,风味盎然。后来周边村落不断仿效流传,更乘旅游开发之风,遂成德庆著名小吃。
''' 云吞'''德庆县 德庆县(3) 德庆的云吞与广式云吞极为不同,广式云吞个大肉多,而德庆云吞更注重的是汤底及人们群 众赋予其的寓意。骨汤熬得好不好决定着整碗云吞的口感度,云吞的馅料必须选取上等猪肉、冬菇,而制皮则更巧功夫,薄如蝉翼的云吞皮裹上新鲜的冬菇猪肉馅,这 样才能确保云吞的好品质。
12 == 荣誉记录 编辑2018年10月,德庆获得“中国何首乌名县”、“中国巴戟天名县”、“中国肉桂名县”荣誉称号。[14]==
2018年10月,德庆获得“中国何首乌名县”、“中国巴戟天名县”、“中国肉桂名县”荣誉称号。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5]
==视频==
===QQ雨影视工作室之德庆闹元宵佳节上传于 2016-03-16===
===2016肇庆市龙氏宗亲(德庆)新春团拜联谊会2上传于 2016-03-10===
{{#ev:youku| XMTQ5NTk1ODA2OA }}
==参考来源==
28,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