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母

增加 69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仉氏]]'''| 圖像 = [[File:孟母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bc5ccae28710c0fe.jpg 图片来源原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6%AF%8D/831579/0/55e736d12f2eb9385950f60add628535e5dd6f0d?fr=lemma&ct=single 图片来源大众网]]]
| 圖像說明 =
| 出生地 = 晋国
| 國籍 = 春秋战国
| 别名 = 孟母
| 職業 = 作家
| 知名原因 = 《[[孟母三迁]]》<br>[[《断机教子]]》
| 知名作品 =
==孟母其人==
[[File:孟母3.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b3cc4e7258b889ed.jpg 图片来源原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6%AF%8D/831579/0/9e3df8dcd100baa106a0834a4f10b912c9fc2eb7?fr=lemma&ct=single 图片来源大众网]]]
孟母,相传姓仉(zhǎng)氏,战国时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西仉村 )人。据《孟子世家族谱·世谱》记载:"亚圣祖系出自鲁桓公允,允生庄公同,允生庄公同,同有弟三:长庆父为孟孙氏,庆父四传庄子速,速七传激,字公宜,激娶仉氏,魏公子(仉)启女,于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轲,字子车,又字子舆。"又清·张澍《姓韵·卷六十》记载:"仉,孟子母仉氏。鲁有党姓,音掌,掌当是党氏之族。"这里的"魏公子"即魏国公子[[仉启]],关于仉启,史籍无考。《通志·氏族略·五》云:"仉,音掌,梁州有仉启"。
==孟母其子==
[[File:孟子1.jpg|缩略图|左|[https://p1.ssl.qhmsg.com/t015076370d14de0cbb.jpg 图片来源原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6%AF%8D/831579/0/0d338744ebf81a4c72e6f076d72a6059242da6bc?fr=lemma&ct=single 图片来源大众网]]]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ref>与孔子合称为"[[孔孟]]"。</ref>
==孟母教子==
[[File:孟母教子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a036600b35106675.jpg 图片来源原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6%AF%8D/831579/0/a6aed01bba3fafb4af5133dc?fr=lemma&ct=single 图片来源大众网]]]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ref>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ref>
===断杼教子===
[[File:孟母教子3.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96441869b20bf919.jpg 图片来源原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6%AF%8D/831579/0/a6aed01bba3fafb4af5133dc?fr=lemma&ct=single 图片来源大众网]]]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