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赫尔曼·威廉·戈林

增加 1,47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基本信息'''==
[[File:T01ee03116769c68ebb.jpg|缩略图|1|250px|[http://image.so.com/view?q=%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src=tab_www&correct=%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ancestor=list&cmsid=fb88747e9a4d98c7883bb44f10e2f81d&cmran=0&cmras=0&cn=0&gn=0&kn=6&fsn=66#id=5bd39f720e4540d8353921044a634f2e&currsn=0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02/10/40043763_718332619.shtml 图片来源于个人图书馆网]]]
{| class="wikitable"
此外,戈林还在1933年4月10日设置了情报机构“研究局”,以其长时间监控政敌、国内外电报和破译密码等,此一机构在当时属世界上效率最佳、准确性最高的情报机关之一,在往后12年间制作了50万份监听报告。后来研究局因开支过于庞大而被转到航空部之下,使用空军的军费。故此研究部成员也身着空军制服。
[[File:0LRAJbY1Br.jpg|缩略图|1|250px|[http://image.so.com/view?q=%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src=tab_www&correct=%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ancestor=list&cmsid=fb88747e9a4d98c7883bb44f10e2f81d&cmran=0&cmras=0&cn=0&gn=0&kn=6&fsn=66#id=b214a7d5bc625ebaeeb4cd76932bf037&currsn=0 原图链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RAJbb5 图片来源于一点资讯网]]]
1934年6月30日至7月初,德国发生了针对由罗姆领导的冲锋队高层成员整肃谋杀的事件,通称“[[长刀之夜]]”,由戈林、希姆莱、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希姆莱的副手,相当于党卫队的第二号人物)和希特勒所主导。长刀之夜首要的谋杀对象即罗姆,该人与戈林为政治上的竞争者,不仅在争夺未来德国国防军总司令之位,罗姆还常以其控制的突击队警察来威胁戈林的普鲁士邦警察指挥权,还曾于公开场合称戈林为“反动先生”,双方关系极为恶劣。
戈林在德国经济面上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其权力与影响之大而被人称为德国的“经济沙皇”。1936年8月时,希特勒为未来的战争作准备,拟出了“四年计划”,于同年9月9日的纽伦堡党大会上发表。计划主旨为德军必须有在四年内发动战争的能力,德国经济必须能予以支持,而戈林即在1936年10月被任命为本计划之总负责人。
[[File:T01ba05a5837e044ca2.jpg|缩略图|1|350px250px|[http://image.so.com/view?q=%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src=tab_www&correct=%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ancestor=list&cmsid=f568b6953b01bb6a127ba101e850d3e9&cmran=0&cmras=0&cn=0&gn=0&kn=6&fsn=66#id=322a20330cc897077303691c39498e6e&prevsn=0&currsn=66 原图链接][https://item.btime.com/m_9318821d77a5f177c?from=haozcxw 图片来源于北京时间网]]]
戈林主导的战略以提高资源自给率和军需供应为主,这使得国家债务大幅增加、国民生活水准增长率减半、转向战时经济体制。四年计划中,戈林与法本公司执行长——卡尔·克劳希关系最为紧密,计划资金约有三分之二由法本公司相关人员所分配。由于德国当时的钢铁生产深受铁矿石产量不足所困扰,因此出现了反对四年计划、希望自外部大量进口铁矿石的声音,为此,戈林在1937年6月16日宣布将开采国内铁矿石,并将以此为基础,建设成套的钢铁生产体系。7月15日,政府拨下了资金500万马克,于萨尔茨吉特一地建造了“赫尔曼·戈林矿产-制钢工厂”,戈林也与德国大型钢铁企业,如联合制钢等公司达成合作共识。
虽然英国尚未投降,但希特勒已为西线战役的成功而庆祝,他于7月19日将戈林晋升为特别设置的军衔——“[[国家元帅]]”,超过了过去德国历史上最高阶的“元帅”军衔,同时授以“[[大十字勋章]]”,该勋章和军衔在二战中仅戈林拥有。除了戈林外,空军的凯塞林、米尔希、施佩勒三位空军将领也都被晋升为元帅。
 
 
[[File:T010ecedc7d8112a6b5.jpg|缩略图|1|350px|[http://image.so.com/view?q=%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src=tab_www&correct=%E8%B5%AB%E5%B0%94%E6%9B%BC%C2%B7%E5%A8%81%E5%BB%89%C2%B7%E6%88%88%E6%9E%97&ancestor=list&cmsid=fb88747e9a4d98c7883bb44f10e2f81d&cmran=0&cmras=0&cn=0&gn=0&kn=6&fsn=66#id=78b1a4286afa70dc028632f8d710b675&currsn=0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01/13/9338438_251360411.shtml 图片来源于个人图书馆网]]]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命令德军即将展开对英国本土的作战,必要时占领其全国。但戈林本人则从希特勒那里得知打算透过外交恫吓的方式促成和平,因此戈林并未要求空军参谋部认真制定作战计划。戈林在亚洲号列车上向空军将领们作战会议时,他说道:“英国已经在敦克尔克筋疲力竭了”,之后受到了米尔希的反驳:“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国家元帅阁下,只要给英国三周的时间,他们就能卷土重来!”尽管戈林首先当下的是拒绝此意见,但会议中又为其所说服。受到戈林的极力吹嘘影响,希特勒决定自空中发动毁灭英国的作战。戈林本人是空权主义者,对于意大利朱利欧·杜黑提出的《空权论》,即单凭空中武力即可赢得战争的想法深信不疑,也因此他相信德国空军可以独自击败英国。但另一方面,戈林还保持着一次大战的空战观念,轻视雷达与机群长距离作战造成的诸多问题,使德国空军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4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