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冷士嵋

增加 2,0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冷士嵋'''| 圖像 = [[File:冷士嵋3.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498179&sid=6711894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1628-1711 | 國籍 =中国 | 職業 = 清初文学家、藏书家| 知名作品 = }} == '''人物简介''' == 冷士嵋(1628 —1711-1711),字又嵋,号秋江散人。明末秀才,世居丹徒镇。   兄子曦,聪明好学,少有大志,因见天下大乱,弃文习武,练成百步穿杨的本领,被州官召去统领士兵,后入史可法部为下级军官,在丹阳抗击清军牺牲。   士嵋18岁时,随兄参加战斗。义军溃散后,身受国亡家破之苦,回到丹徒隐居,课徒为生,以图书诗史自娱,矢志终身不入城市,不为清朝做官。清朝官吏登门拜访,也闭门拒见。   好友张九征在吏部任职后,几次推荐他做官,均遭拒绝。一次九征回家探亲,特地拜访劝他出山,朝廷专函招见,他都置之不理。妻子秦芷早逝,无子。   晚年贫病交迫,80余岁还在学生周开基家教书。临终遗诗有 " 一生江上老,存殁义熙年 " 之句。   生前著有《冷江阁诗集》二十卷,《文集》四卷。  == '''人物诗文''' == 士嵋曾应邀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他反复揣摩了画意后,扣住"独"字,嵌进十个"一"字,这就是有名的"十一诗", 云:"一蓑一笠一渔钩,一个渔翁一叶舟;一舵一帆兼一桨,一人独钓一江秋。" 士嵋对长山情有独钟,曾几上长山,在长山脚下的杨一 淡超卓 墓前,他作过《谒杨文襄公墓》:"古柏荒杉半偃枝,大臣盅悃使人悲。鼠虎城社生前志,桃李菁莪死口贻。四海调元瞻玉烛 寄托深远 百年经济著边陲。苍凉此日空山里 秋草寒榛读墓碑。"  也写过《登长山》的诗,"峥嵘高嶂倚天回,落日清秋霁色开。河派九流俱北转,江涛万里直西来。边声乱下淮南郡,烽火遥连海上台。对此登临怀谢傅,不知谁作济川才。"诗里既有长山绮丽风光的描写,又有抒发内心壮志凌云 感慨。[2] 参考资料:1. 江苏省丹徒县志·人物 . .江苏省镇江市史志办公室 . 2014-02-232. 丹徒诗 品同为世 冷士嵋 . .镇江日报 . 2014-02-23 == ''' 所重。物评价''' ==    [ 士嵋家本素封,多藏书经,乱后遂贫,授徒以自给。又筑江冷阁,著书其中。或与同志张自烈、魏禧、魏礼、宗元豫、盛远、文点等相互赠答。尝穷览名胜,所至辄纪 上内容由诗,赀尽而归。有劝之仕,他道:" 逆天雪吾仕无害于义,然不欲负初心也" 分享 !晚年,家益贫,无子,寄居焦山僧舍。四方求诗文者,络绎不绝。 士嵋古诗宗汉、魏,近体祖初唐盛唐;晚年刻意学杜,多激壮之音。为文数千言立就,博辨条达,自成一家。 士嵋精通经史,文章自成一家,特别擅长作诗,经常与当时的文人相互唱和。他的古诗意境深远,在清初的丹徒诗人中独树一帜 ]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