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姚璇秋

增加 1,6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姚璇秋 ( 著名 国家一级 演员、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
| 圖像 =[[File:姚璇秋001.jpg|缩略图|居中|380px|
[http://www.xijucn.com/upimg/userup/1304/0R034331955.jpg 原图链接]
}}
'''姚璇秋''' ( 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 ,[[潮剧旦角]], 一九三五年出生 澄海市澄城镇城南管区 [[潮剧旦角]] , 姚璇秋是全国第三、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任汕头市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汕头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广东潮剧院一团副团长,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75年任汕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1978年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1979年、1980年、1991年、1996年先后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任副团长、艺术指导、团长等职。<ref>[http://www.xi-qu.com/chj/ds/1868.html 潮剧旦角姚璇秋]. 中国戏曲网</ref>
== 人物经历 ==
初露才华<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读小学时参加澄海阳春国乐社,演唱 [[ 潮曲 ]] 。1953年由正顺潮剧团吸收为演员,随团培训。师从潮剧名教戏杨其国、陆金龙、黄蜜,后得卢吟词先生指导,开旦行戏路。姚璇秋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入戏快。仅10个月即演出潮剧《 [[ 玉堂春 ]] 》和传统锦出戏《 [[ 扫窗会 ]] 》,并随潮剧代表团参加首次广东省戏曲工作汇报演出,获表演奖,初露才华。<ref>[http://www.xijucn.com/chaoju/46011.html 潮剧名家_姚璇秋 ].戏剧网 [2013-04-08]</ref>
当家旦角<p style="text-indent:2em;">1956年调入广东潮剧团,为当家旦角。翌年1957年,潮剧与我省的琼剧、汉剧组成"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这是广东省潮剧团第一次上京。主演《 [[ 苏六娘 ]] 》的苏六娘和《荔镜记》的黄五娘,特别是扮演《 [[ 扫窗会 ]] 》的王金真,细腻的唱做艺术,获得首都文艺界的赞赏。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受到毛主席和 [[ 周恩来 ]] 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潮剧首次进京演出,一炮打响,好评如潮。随后到上海、杭州等地作巡回演出,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献礼演出<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随 [[ 广东潮剧院 ]] 一团到北京作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这是继1957年之后潮剧第二次上京,主演《辞郎洲》的陈璧娘、《 [[ 苏六娘 ]] 》的苏六娘、《 [[ 荔镜记 ]] 》的黄五娘、《 [[ 扫窗会 ]] 》的王金真、《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李梨英等。再一次到 [[ 中南海怀仁堂 ]] 演出,受到 [[ 周恩来 ]] [[ 刘少奇 ]] [[ 董必武 ]] [[ 宋庆 ]] 龄、 [[ 贺龙 ]] 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在《辞郎洲》中的表演艺术,获首都戏曲艺术界专家和表演艺术家 [[ 老舍 ]] 、田汉、罗合如、张庚、李少春、阿甲、胡沙等的高度评价。接着随团到南京、上海、杭州和南昌等地演出,广泛观摩各地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与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向京剧大师梅兰芳、盖叫天,以及梅兰劳的高足魏莲芳学习。
<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 [[ 苏六娘 ]] 》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成潮剧艺术影片,1961年《荔镜记》(即《陈三五娘》)由香港大鹏影片公司摄制成潮剧艺术影片。姚璇秋成功地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
国内演出<p style="text-indent:2em;">1960年随广东潮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主演剧目有《陈三五娘》、《辞郎洲》、《扫窗会》等。姚璇秋精彩的表演艺术,在香港各界掀起一股"潮剧热"。
<p style="text-indent:2em;"> 同年10月,随中国潮剧团赴柬埔寨作文化交流访问演出,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潮剧第一次受国家委派出国访问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的表演艺术备受称赞,在柬埔寨皇宫演出后,接受皇后授勋。1966年"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4年以演唱革命现代戏《 [[ 龙江颂 ]] 》的唱段"闸上风云"到北京演出。
出国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以后,1979年、1980年和1984年3次随广东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香港演出。1987年应法国《欧洲时报》邀请,访问巴黎、里昂,并应邀参加法国潮州同乡会成立周年庆祝活动,演出《梅亭雪》等折子戏。1988年随团到泰国演出,主演《春草闯堂》。
<p style="text-indent:2em;">1989年再次随团到法国演出,主演《井边会》。1990年随团到澳门演出,主演《辞郎洲》选场。1991年到香港演出,主演《苏六娘》。1996年到马来西亚演出,主演《梅亭雪》、《辞郎洲》(片段)、《苏六娘》(片段)等。至今,年过古稀的姚璇秋仍然活跃在潮剧舞台上,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为振兴潮剧作出贡献。
== 主要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主演的潮剧被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的有《 [[ 苏六娘 ]] 》、《 [[ 荔镜记 ]] 》(即《陈三五娘》); 被摄制成录像带发行的有《辞郎洲》、《春草闯堂》、《梅亭雪》、《袁崇焕》等;被录灌成唱片的有《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续荔镜记》、《辞郎洲》、《革命母亲李梨英》、《梅亭雪》、《杨乃武与小白菜》、《恩仇记》等;被广东广播电台、汕头广播电台录音播出的有《万山红》、《江姐》等。1989年由她录音灌制的《井边会》唱片,获中国唱片公司首届金唱片奖,并获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最佳艺术特别奖。
<p style="text-indent:2em;">被摄制成录像带发行的有《辞郎洲》、《[[春草闯堂]]》、《梅亭雪》、《袁崇焕》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被录灌成唱片的有《[[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续荔镜记]]》、《辞郎洲》、《革命母亲李梨英》、《梅亭雪》、《[[杨乃武与小白菜]]》、《恩仇记》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被广东广播电台、汕头广播电台录音播出的有《[[万山红]]》、《[[江姐]]》等。 <p style="text-indent:2em;">1989年由她录音灌制的《[[井边会]]》唱片,获中国唱片公司首届金唱片奖,并获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最佳艺术特别奖。 <p style="text-indent:2em;"> 由姚游秋演唱而成为潮剧流行唱腔的有《 [[ 苏六娘 ]] 》的"春风践约到园林",《 [[ 扫窗会 ]] 》"曾把菱花来照"唱段,《辞郎洲》的"马蹄儿似未见这般匆忙",现代潮剧《江姐》的"盼亲人"、"这威迫"等。<ref>[http://news.cri.cn/gb/1321/2007/03/18/1766@1502558.htm 姚璇秋唱腔欣赏(3)]. 国际在线 </ref>
== 个人荣誉 ==
1953年《扫窗会》获广东省汇演优秀奖
1960 *1953 ,潮剧第一次受国家委派出国访问演出,姚璇秋随团到柬埔寨,主演了 荔镜记 [[扫窗会]] 等剧目,柬埔寨皇后授予她"国家骑士"勋章。获广东省汇演优秀奖
1974 *1960 获广东省政府事业贡献奖,潮剧第一次受国家委派出国访问演出,姚璇秋随团到柬埔寨,主演了《[[荔镜记]]》等剧目,柬埔寨皇后授予她"国家骑士"勋章。
1989 *1974 《井边会》荣 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一届 中国金唱片 广东省政府事业贡献
2007 *1989 "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揭晓,姚璇秋名登龙虎榜《[[井边会]]》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2008 *2007 "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揭晓, 姚璇秋 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潮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名登龙虎榜
*2008年姚璇秋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潮剧的代表性传承人, 同年 [[ 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 ]] 成立,获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0年荣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2011年度汕头文艺奖-成就奖等
== 个人风格 ==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的唱功有深厚基础。她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又得名师指导,勤奋学习,有声腔演唱的正确方法。她发音自然,纯净大方,高音优美流畅,中低音圆润,音域较宽。"含咬吞吐"遵循传统的演唱规范。口形美观,咬宇清晰明亮,字字如珠,行腔宛转,收韵浑圆。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古典剧目中,她演唱《扫窗会》"曾把菱花来照"唱段,这是一支传统曲牌体唱腔,有严谨典雅、抒情缠绵、一音数韵、起伏变化等特点,是难度较大的唱段,但姚璇秋能以情入曲,以曲传情,唱来古朴、委婉、优美、深沉,特别是演唱"正是愁人来听见寒蛰语"、"哎官人我的夫"等拉腔句'更臻层次鲜明、细赋柔润、声情惧佳的艺术之境。
<p style="text-indent:2em;"> 她演黄五娘唱的"暮春三月篙飞草长" 和演苏六娘时唱的"春风践约到园林",清新悦耳,感情真挚。
<p style="text-indent:2em;"> 演陈壁娘时唱的"辞郎"、"送郎"、"忧国"、"殉国"唱段,凝重得体,嗓音亮而松,圆而浓,顿挫妥贴。在现代剧的唱腔中,她吸收了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和科学发声演唱方法,使声音明亮饱满,富有时代感。在演唱《江姐》的"盼亲人"、"这威迫"和 "绣红旗"等唱段,高昂激越,字清声实,节奏紧凑,情感酣畅。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的演唱艺术,自然优美,声情融贯,有丰富的表现力。她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演唱风格,对潮剧演唱艺术有深刻的影响。
== 个人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璇秋在潮剧舞台上,塑造了十几个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妇女形象,一个个成为观众喜爱的人物。她继承了潮剧青衣旦行的传统表演艺术程式,又广泛学习融化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台风雍容大方,做工流畅自然,在塑造角色时,能够保持形象的内在感情和形式美的统一。
<p style="text-indent:2em;"> 她扮演《 [[ 扫窗会 ]] 》王金真的表演,戏曲专家认为完全符合苏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方法。她扮演《辞郎洲》的陈璧娘,突破青衣旦的规范,吸收武旦表演程式,加以衍化。在"辞郎"、"送郎"的表演中,柔情似水;在"骂贼"、"殉国"中,烈骨如霜。完美地表现了陈璧娘这个英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田汉同志说她的表演艺术有浓厚的地方剧种的艺术特点,塑造了一个不同于梁红玉、花木兰、穆桂英的古代女英雄陈璧娘的艺术形象。
<p style="text-indent:2em;"> 她扮演的现代英雄人物有李梨英、王凤来、江雪琴等,在表演雪琴在上山前盼亲人的亲情、友情、革命豪情的抒发,以及惊悉丈夫彭松涛牺牲时抑制、悲痛心情的强烈表演节奏,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在"被捕斥敌"的表演中,念白的抑扬顿挫,字字如珠,直抒江姐正气凛然、热血激荡的大无畏精神。
<p style="text-indent:2em;">1957年潮剧首次进京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题赠姚璇秋(乌水为梨园戏《陈三五娘》饰五娘的苏乌水):"
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
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
=== 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
<p style="text-indent:2em;">2014年2月16日下午三点,由广东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环球潮人网及环球潮人艺术沙龙·潮剧票友会主办的"潮剧艺谈"首期节目"璇韵秋声--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在广州白云区黄边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成功举行。特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担任嘉宾主持,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书记、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成忠,广东省高教厅原办公室副主任丁义民,广东省潮联会副秘书长李绪策,广东省潮联书画院常务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原处长郭慧君,书画家陈汉德等潮籍领导、艺术家出席本次品鉴会。广州市白云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家黄剑丰主持活动。
<p style="text-indent:2em;"> 品鉴会主要是以一边重温经典剧目,一边聆听80高龄的姚老师讲解当年在表演这些剧目时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在表演过程中,姚老师对自己要求极高,每个动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姚老师的讲解生动而风趣,让戏迷票友深刻全面地了解历史,更让人感受到潮剧曾经的辉煌。
<p style="text-indent:2em;"> 据讲述,《荔镜记》在拍摄的过程中"掷荔"这一幕就重复排演了十七次,只求动作做到不偏不差,恰到好处。《辞郎洲》陈壁娘誓死杀敌,怒抽佩剑,旋起"剑花"的那一套经典高难度的动作更是让人叹服。还有难得一见姚璇秋版本的《袁崇焕》,经典剧目接二连三,现场票友可谓大饱眼福。最后,姚老师现场即兴演唱了《井边会》。虽然姚老师已经80岁了,但她的唱腔却依然高亢有力,咬字清晰明亮,字字如珠。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书记、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成忠参加活动之后发表感言:"环球潮人艺术沙龙·潮剧票友会是弘扬潮剧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每一个潮汕人都有责任继承和发展"。他高度赞扬票友会"弘扬潮汕优秀文化,传承潮剧传统艺术"的意义,并表示环球潮人艺术沙龙·潮剧票友会开展的潮剧活动,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都会大力的支持。
<p style="text-indent:2em;">"潮剧艺谈"首期节目"璇韵秋声--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是票友会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重大活动。接下来票友会将会陆续开展有关潮剧的一系列活动,比如:邀请专业剧团到广州进行优秀剧目演出;票友卡拉ok大赛等等。
=== 习近平提及姚璇秋===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广东代表团讨论时提到了潮剧,也提到了姚璇秋。习近平对代表们说,他喜欢潮剧,并且知道姚璇秋。
=== 举办从艺六十五周年晚会===
<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姚璇秋老师已举办过从艺50周年晚会。
<p style="text-indent:2em;">2014年9月28日晚的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座无虚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广东潮剧院承办的"苍劲梅花溢芳香--庆祝姚璇秋从艺65周年演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兴胜,汕头市领导黄俊潮、周镇松、谢铿等与戏迷一起观看了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 由广东潮剧院青年演员蚁燕丹、詹春湘、林外贸、陈伟强等演唱的晚会主题歌《娇姿独秀傲严寒》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接着,姚璇秋的学生吴玲儿、张怡凰、余琼莹、吴慧玲以及广东潮剧院演员刘小丽、吴奕敏、戴淑刁、王美芳等纷纷登台,表演了潮剧《扫窗会》、《陈三五娘》、《辞郎洲》、《苏六娘》、《梅亭雪》、《江姐》、《万山红》等剧目选段,这些节目均精选自姚璇秋从艺以来表演过的经典剧目,由新一代演员传承,在舞台上再现了姚璇秋表演艺术的风采。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精彩唱段,令众多姚璇秋的戏迷如痴如醉,台下响起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p style="text-indent:2em;"> 为表彰奖励姚璇秋被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以及其为潮剧事业和潮剧艺术传承作出的重大贡献,经汕头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奖励姚璇秋房产一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昨晚在现场向姚璇秋颁发房产证。林兴胜特意挥毫书赠姚璇秋"德艺双馨"四字墨宝。
<p style="text-indent:2em;"> 晚会上,姚璇秋对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给予的关心深表感谢,表示要继续做好潮剧的传承工作,培养更多优秀潮剧人才。
===姚璇秋的弟子===
<p style="text-indent:2em;">广东潮剧院一团吴玲儿、广东潮剧院一团张怡凰、詹春湘、广东潮剧院二团林碧芳、李莉、广东潮剧院三团蔡绚娜、汕头潮乐团余琼莹、澄海艺香潮剧团王怡生、普宁潮剧团黄芝香、新加坡南华儒剧社李诗瑶、马来西亚金玉楼春潮剧团吴慧玲
== 姚璇秋的弟子腾讯视频 ==
广东 === 姚璇秋老师唱 潮剧 院一团吴玲儿、广东潮剧院一团张怡凰、詹春湘、广东潮剧院二团林碧芳、李莉、广东潮剧院三团蔡绚娜、汕头潮乐团余琼莹、澄海艺香潮剧团王怡生、普宁潮剧团黄芝香、新加坡南华儒剧社李诗瑶、马来西亚金玉楼春潮剧团吴慧玲 ==={{#iDisplay: z0868hr2np6 |690|390|qq }}
===潮剧名家姚璇秋唱腔欣赏《鸳谱错安排》 ===
{{#iDisplay: x08551x4vir | 690|390|qq }}
== 参考资料 ==
13,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