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张志和

增加 9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张志和(ZhangZhiHe)'''(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   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   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 内容简介 ==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   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   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 人物生平 ==
=== 少年成名===
[[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取名龟龄。
天宝六年(747年),16岁的张志和因在道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被李亨赏重,增补京兆户籍,游历太学。
== = 平步青云 ===
天宝十年(751年)张志和弱冠之年,太学结业,太子[[李亨]]为张志和亲赐御名,改名志和,取字子同。以其之聪明能干,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事,留在翰林待用,供奉东宫,享受八品(上)待遇,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
[[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年),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享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张志和与舅[[李泌]]时常献计于肃宗,征调回纥兵,谋"三地禁四将计",败安禄山于河上,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略性胜利。擢授张志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待遇。
== = 归隐田园 ===
至德二年(757年),张志和由外官擢至内官,奉上皇还西京,封(吏部)金紫[[光禄大夫]],仍享正三品待遇。然而肃宗为了急于收复京师,掌控内外局势主动力,答应了回纥苛刻的条件,张志和力谏肃宗收回成命,纳陈时事,于是,张志和"坐事贬南浦尉"。同年,张志和父张游朝卒。
大历四年(769年),张志和在会稽隐居第五年。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会稽完成《大易》十五卷的撰述工作,《大易》共十五卷三百六十五卦。
== = 溺水身亡 ===
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张志和在湖州东平望驿莺脰湖,因酒醉溺水而逝,年四十二岁。
== 人物成就 ==
=== 诗词===
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的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不仅其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并直接运用到道教的术语中。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
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填词历史和以后词人的风格曲调,吴越一带的地方戏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同时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更大,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 = 道学 ===
张志和将自己修炼的心得辑为一部十二卷三万言的《玄真子》。《玄真子》模仿《庄子》、《列子》,以假设寓言问答,以论述天地造化,有无、方圆、大小等哲理问题,是《[[道德经]]》的深入和补充,或者说是对《道德经》的一个具体释例,其大旨是在吸收唐代道教重玄思想的基础上,解释道家虚无玄妙之说,如书中把"玄真"解释为"无自而然,是谓玄然;无造而化,是谓真化之玄也,无玄而玄,是谓真玄;无真而真,是谓玄真。"所以《道德经》和《[[玄真子]]》的关系,也就一个是纲领、一个是细则;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具体而已。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
此外,《玄真子》外篇中有虹的成因及人工造虹方法的记载。
== = 天文 ===
张志和关于天地关系的理论,颇近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 "盖天说"。其不同之处在于,张志和并不认为地是倾斜的,西北高而东南低。天地间是无形质的碧虚,这又与古代天文学中的"宣夜说"相合。这是张志和吸引古代天文学的地方(宣夜说出在汉末以前)。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张志和对日月之关系的精湛解释。
== 个人作品 ==
=== 著作===
张志和著作主要有《玄真子》十二卷和《大易》十五卷。
《大易》十五卷见《道藏》32部《玄真灵应宝签》。
== = 诗作 ===
《全唐诗》中录有九首,安徽祁门县张村庇张氏后裔收藏的《[[张氏宗谱]]》中存录四首,共十三首。而《张氏宗谱》中的一首《渔父》诗与《全唐诗》中一首重复,这样张志和真正的诗词作品只有十二首传世(7诗5词)。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 张志和诗作
|-
|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 《自歌》 || 《平原留题》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古代人物]]
61,4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