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議院

增加 1,743 位元組, 1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 參議院.jpg | thumb | 300px | 參議院 left"! <br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84344 原圖鏈接] ]]'''參議院''' (United States Senate)是日本國會的[[上議院]],1947年隨著《日本國憲法》的施行而成立,前身為[[貴族院]]。</p>*現有242席,[[議員]]任期為6年,每三年對半數議員進行一次改選。|-*美國參議院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國會參議院(英語: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機構—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美國眾議院。參議院的組成和權力建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美國每一州於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六年,相互交錯,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席。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無參議員資格。*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而任期較長,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自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被喻為白宮內政外交的把關人。*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元老院之名,其議場建築物分佈在國會山莊北部。眾議院的建築物則分佈在國會山莊南部。*美國參議院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國會參議院(英語: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機構—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美國眾議院。參議院的組成和權力建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美國每一州於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六年,相互交錯,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席。*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無參議員資格。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而任期較長,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自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被喻為白宮內政外交的把關人。**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元老院之名,其議場建築物分佈在國會山莊北部。眾議院的建築物則分佈在國會山莊南部。*1889年(明治22年)頒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作為立法機關(作為天皇擁有的立法權的協助機關,該法第5條)的帝國議會的地位,並規定帝國議會由眾議院和貴族院兩院組成。與全部由民選(公選)議員組成的眾議院相對,貴族院由皇族議員、華族議員、敕任議員(帝國學士院會員議員、高額納稅人議員等)等人員構成。*1946年(昭和21年)頒佈的《日本國憲法》中,日本立法機關為國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部分組成。憲法規定,眾議院議員和參議院議員(統稱“國會議員”)均為“代表全體國民而選出的議員”(該法第43條第1項)。**實際上,最初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提出的憲法修正案(麥克亞瑟草案)中,國會只由眾議院一院組成,這是事先預估到日本方面的反彈而故意設置的談判空間。**日本方面代表松本烝治提出強烈反對,要求實行兩院制。==美參議院通過《香港自治法案》==*繼美國眾議院周三一致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參議院周四亦一致通過該法案,制裁與在港強推「港版國安法」的中共官員有業務來往的銀行。**法案將提交總統特朗普審議,他可簽署或運用權力否決法案。*參眾兩院全體議員罕有一致支持一條法案,反映美國對中國損害香港自治的關注。**提出法案的民主黨參議員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發言呼籲支持法案時說:「這是緊急時刻,時間從未如此關鍵,我希望特朗普總統立刻簽署法案。」**另一位提案人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rick Toomey)說:「透過此法案,美國參議院清晰表明我們站在哪一方。」*根據法案,美國將制裁任何協助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和公司,並懲罰與他們有業務來往的金融機構。**英國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周三譴責匯豐及其他銀行支持「港版國安法」,認為香港的權利不應因銀行家的利益而被犧牲。|<center><ref nameimg src=" 蘋果新聞">{{cite web |url=https://hkstatic.appledailyrti.comorg.tw/internationalassets/20200703thumbnails/SK33PA766HR5PZIAB5PAXU2XRU2019/| title= 【港版國安法】美參議院通過《香港自治法案》 將提交特朗普審議 | language=zh | date=2020-07-03 | publisher/05/1975820f7fbb08a9270889acbf8fc516.jpg" width= 蘋果新聞 | author= | accessdate=2020-07-22}}"280"></refcenter>==參議院兩黨一致通過《偉大美國戶外法案》==*6月17日,美國參議院以將近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票通過了《偉大美國戶外法案》(Great American Outdoor Act, GAOA),這項法案在眾議院有兩黨議員的支持,特朗普總統也在積極推動這一法案,所以人們預計,當國會勞工節休假結束之後,該法在眾議院通過和總統簽字生效應該指日可待。**在新冠疫情仍在肆虐、社會動盪不安的環境下,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在絕大多數人的心裡,美國的未來福祉仍然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我們知道,美國人熱愛戶外活動,保護大自然的觀念深入人心,大約一個半世紀之前就建立了國家公園,還有大片的國家森林,國家管理的土地和荒野以及自然保護區。**大量的維護管理工作欠帳甚多,許多設施亟需更新換代。由於撥款拖延,不但已經積累了將近120億美元的維修經費,而且欠帳每年還在以2-3億美元的速度增長。*為此參眾兩院於2019年2月份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立法議案,眾議院議案名為《公園與公共土地複健法案》(Restore Our Parks and Public Lands Act),參議院議案的名稱則為《公園複健法案》(Restore Our Parks Act)。**又經過了多次審議協商和修訂,重新起名為《偉大美國戶外法案》。<ref name="share.america"small>{{cite web |url=[https://sharewww.rti.americaorg.govtw/zh-hansnews/view/u-s-senate-passes-the-historic-great-american-outdoors-actid/| title= 2102368 參議院兩黨一致通過《偉大美國戶外法案》|language=zh | date=2020-07-21 | publisher=share.america | author= Jianan | accessdate=2020-07-22}}圖片來自rti]</refsmall>==参考來源== {{Reflist}|}
'''參議院'''(さんぎいん)是[[日本國會]]的[[上議院]],1947年隨著《[[日本國憲法]]》的施行而成立,前身为[[貴族院 (日本)|贵族院]]。現有248席,议员任期为6年,每三年对半数议员进行一次改选。
 
== 沿革 ==
1889年(明治22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作为[[立法机关]](作为[[天皇]]拥有的[[立法权]]的协助机关,该法第5条)的'''[[帝國議會 (日本)|帝国议会]]'''的地位,并规定帝国议会由'''[[众议院 (日本)|众议院]]'''和'''[[貴族院 (日本)|贵族院]]'''两院组成。与全部由民选([[公选]])议员组成的众议院相对,贵族院由[[皇族]]议员、[[華族 (日本)|华族]]议员、敕任议员([[帝国学士院]]会员议员、高额纳税人议员等)等人员构成。
 
1946年(昭和21年)颁布的《[[日本国宪法]]》中,日本立法机关为'''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部分组成。宪法规定,[[众议院议员]]和[[参议院议员]](统称“[[国会议员]]”)均为“代表全体国民而选出的议员”(该法第43条第1项)。实际上,最初[[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提出的[[宪法修正案]]([[麦克阿瑟草案]])中,国会只由众议院一院组成,这是事先预估到日本方面的反弹而故意设置的谈判空间。果然,日本方面代表[[松本烝治]]提出强烈反对,要求实行两院制。对此,GHQ以民选议员作为前提条件,同意两院制体系保持不变。由此,参议院得以成立。在[[第1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中,不少[[貴族院 (日本)|貴族院]]議員當選,而主要由他們組成的議會內部派系綠風會在眾議院成立初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 与众议院的区别 ==
参议院议员的任期为六年,相较[[众议院 (日本)|众议员]]的四年任期更长。与随时解散的众议院不同,参议院没有中途解散的制度,而通过三年一度的普通选举改選一半議席进行更换。由于不能如众议院一样通过[[不信任動議|内阁不信任决议]](但可以通过无拘束力的问责决议),参议院与[[日本内阁]]的关联程度相对更弱。
 
在实际运作中,[[日本法律]]尽管规定[[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需从国会议员中指定,但過去完全都是由[[眾議院 (日本)|眾議院]]議員選出,至今尚未从[[参议员]]中产生过任何一位首相。此外,具备中立仲裁性质的行政监视委员会也设置于参议院内。
 
对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指名,[[法律]]规定由两院共同进行,当两院作出不同决议时,应召开兩院協議會,但即使如此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或者参议院在众议院通过决议后一定时间内无法通过决议的,众议院的决议将正式成为国会决议(眾議院優越制)。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财政预算]]的决议和[[条约]]的批准等程序。财政预算一般先在众议院被审议。
 
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法律案如无法在参议院获得相同的表决结果,则众议院可以出席议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进行'''再表决''',从而成为法律。
 
== 参议院的构成 ==
与众议院的惯例相同,参议院的议长及副议长不属于任何会派。
 
=== 选举 ===
参议院每隔3年对全体席位的半数进行一次改选。選舉方法分別採用以各[[都道府县]]作為選區''','''每選區選出一至六名議員的'''選舉區制(選出多人的選區以[[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大選舉區制]],即[[多議席單票制]]選出;選出一人的選區則變相以[[小選舉區制]],即[[單議席單票制]]選出),'''以及以全國為單位選舉的'''[[參議院比例區]]([[開放名單|開放式名單]][[比例代表制]],以[[漢狄法]]計票)'''。候選人可以同时參加兩種选举方式,但不能在這兩種方法下同时成为当选人([[雙重提名]])。
 
=== 席位 ===
在2006年2月时的席位中,以都道府县为单位选举出的议员有146人,以全国为单位的[[參議院比例區|比例代表]]议员有96人。
 
由于总席位数242席仅为众议院席位的一半左右,而且每次改选的席位数仅为121。其中比例代表为48席,因此剩余的73席需要分配到47个都道府县选举区,因此容易产生[[分配 (政治)|票值不均等]]的技术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经常有人提起违宪诉讼。对此,法院一直做出合宪判决,但也要求尽快解决这一难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在参议院内,为了解决票值不均等的问题,同时为了对抗[[参议院废止论]]的主张,合并选举区的方案以及以地方区块为单位的[[中选区制]]方案等改革方案多次被提交审议([[参议院改革论]])。而日本國會在2015年7月29日通過《公職選舉法》修正案,通過改變以往「一縣一選區」(以一個縣作為一個選區,每次改選中最少改選一席)的作法,將鳥取及島根、德島及高知四縣分別合併成兩個選區,從而嘗試減少各選區間人口差距。而在該修正案中亦規定2019年參議院選舉前,需要就此問題的根本性檢討得出結論。
 
[[第25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2019年參議院改選]]時,埼玉縣選區增至4個席次、比例代表區席次增加到50位。所以2019年改選后參議院全體議員數會變為245位,2022年改選后則變為248位。
 
=== 选举资格 ===
* 选举资格:18岁以上的[[日本国民]]。
* 被选举资格:30岁以上的[[日本国民]]。
 
=== 任期 ===
參議員任期为6年。每3年改選半数议席。相对于[[众议院 (日本)|众议院]]的4年任期,参议院议员任期更长,而且没有任期中的[[众议院解散|解散]]。
 
== 国会开幕式 ==
国会开幕式时,[[天皇]]会在参议院全体会议大厅出席。这是因为这一大厅的前身为贵族院大厅,设有国会唯一的“天皇[[御座]]”之故。开幕式举行时,众议院议员也一并进入参议院会议大厅(人数过多时,一部分议员到第二层席位)。闭幕式由[[众议院议长 (日本)|日本众议院议长]]主持。此外,开幕式并不一定在国会的首日进行,近年来多在第二天进行。
 
对于开幕式的惯例,[[日本共产党]]以“延续了旧[[帝国议会]]的封建仪式,违背了宪法精神”为由加以抵制,几乎该党派主要议员都会缺席天皇在场的开幕式。这一局面在2016年1月4日的通常国会开幕式改变,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等党干部代表共产党首次出席开幕式。志位在开幕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选择出席是正确的”。但也表示“设置一个至高王座,俯首聆听(天皇)致辞的形式,有悖于日本国宪法中的主权在民原则”<ref>[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politics_economy/AJ201601050069 天皇莅临国会开幕式 日本共产党首次出席] 朝日新闻中文网</ref>。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GSa4AsLss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三權分立?內閣府?眾議院?參議院?為什麼日本首相換得那麼快?|探訪日本國會議事堂|日本的官員是怎麼選出來的?|打架的議會並不低級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Category:600 史地總論]]
47,9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