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温玉成

增加 1,1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简介 ==
'''温玉成'''(1915.10~1989.10.29)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人。出生于农家。1929年,年仅15岁的温玉成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警卫营干事,独立第十二团总支书记、红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他指挥所属部队与日寇周旋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奉命赴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东南的阿城接收几支地方保安队,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温玉成任师长。1946年5月,温玉成指挥仅有3000余人的独立二师,初次在盘石城参战便歼敌一个加强营。与此同时,敌守备海龙城的第二十一师撤往吉林,温玉成闻讯后,率部蹑尾猛追,于双阳县集昌镇,乘其不备突然猛攻,歼敌大部。后又对逃敌直追至双沟镇,逼其全部缴械。独立二师第一次参战,就捕捉战机而歼灭敌人一个师。温玉成用兵神速,被人们誉为"铁脚师长"。不久,属地方部队的独立二师被编入[[东北野战军]]新组建第十二纵队。统一番号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四五师师长,第四十一军副军长。主力部队围攻长春时,温玉成率部在中长路上钳制敌军,使沈阳之敌无力北援。长春和平解放后,[[温玉成]]奉命移师铁岭,跑步赶在敌军前头,与敌激战一天,俘敌少将守备司令彭定一以下4000余人。接着,温玉成率部插到沈阳以南的鞍山一带,截击从沈阳出逃的敌二七师,迫使敌军缴械投降。1948年12月,温玉成率部参加天津战役,他指挥34师避开敌人暗堡,利用护城河冰层未破有利时机,从开阔地带展开冲锋,爬过冰河向河堤两岸发展,突入城内,夺取了敌军城南阵地,俘虏敌三十四师4000多人。统一番号后先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四五师师长,第四十一军副军长。
[[File:1E78B5A989682D6FDF6FE06E8B9FA831.jpg|缩略图|左|400px|[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E/1E78B5A989682D6FDF6FE06E8B9FA831.jpg 原圖鏈接][http://news.163.com/11/1020/10/7GQ6F4S700014JB5_all.html 来自新华网]]]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19日,温玉成任军长的东北边防军40军从辽宁安东出发跨过鸭绿江,成为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先锋部队。按照彭德怀司令员的部署,志愿军入朝后首先在清川江以北一带建立防御线,待稳住阵势后再伺机转入战略反攻。可被一时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联合国"军骄兵冒进。就在40军先头部队到达德川、宁远的同时,美军也几乎同时到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变化,温玉成将军请示志愿军司令部后,迅速调整战略部署,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遭遇战打响了!这场遭遇战,对身经百战的温玉成将军来说,是一场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10月25日上午7时许,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枪打响了。清脆的枪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隐蔽在云山以北阵地上以逸待劳的40军第120师360团战士,用密集的炮火,丝毫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美、韩军遭此突然打击,一下子慌了手脚,仓促应战。此时,我118师354团早已重兵埋伏,温玉成精心布置了一个"布袋阵",单等敌军自投罗网。美、韩军一个营加一个炮兵分队,大摇大摆地沿公路北上。敌军进入伏击圈后,温玉成一声令下,一阵密集的手榴弹、迫击炮,在敌群中开了花,直打得美、韩军晕头转向,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以一当十冲了过来,用刺刀同敌军展开白刃搏杀,直打得美、韩军鬼哭狼嚎。仅仅20分钟,就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战斗。这一仗,歼敌325名,俘获敌军161人,缴获汽车38辆,榴弹炮2门。此后,118师和120师乘势前进,进攻温井。经一夜激战,歼灭韩6师2团大部。当时,韩6师7团已进入中国军队后方,前锋直抵鸭绿江边的楚山。这时,我志愿军118师以得胜之师,再回过头去收拾韩7团,120师则阻击前来增援的韩6师和韩8师。可怜的韩7团正在鸭绿江边洋洋得意,肆无忌惮地隔江向中国境内开枪放炮,不料想突遭我志愿军的猛烈打击,顿时溃不成军,被收拾了大半,仅俘虏的敌军就达700多人,其余残部则仓皇躲进深山逃命去了。此后,温玉成将军历经了抗美援朝中第1至5次战役中无数次战斗,直到把"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的1953年7月才奉调回国,被人们称之为"全程参战的军长"。温玉成将军成了中朝抗美战争中的历史见证人。而他率领下的40军,更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打之师。据粗略统计,40军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歼敌43360人之多。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立下了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不朽功勋。温玉成将军因此也荣膺"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的称誉。抗美援朝结束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戌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9年10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4岁。
[[File:F201003021144002087615697.jpg|缩略图|右|400px|[http://dangshi.people.com.cn/mediafile/201003/02/F201003021144002087615697.jpg 原圖鏈接][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70835/180027/180029/11056199.html 来自新闻网资料]]]
== 生平简历 ==
=== 土地革命时期===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江西红三军七师二十团宣传队宣传员、兴国县警卫营青年干事、江西中央苏区步兵学校学员。1933年1月起任江西红军独立十二团总支书记,1933年8月任团政治主任,1933年12月起任团政治委员。1934年4月起任红八军团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治主任,1934年8月起任团政治委员。1934年10月起任红八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1934年12月起任中央纵队干部团上干队政治科学员。1935年4月起任川西北懋功独立营政治委员。1935年12月起任红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1936年6月起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工作组组员。                                                                                                  ==
== = 抗日战争时期 ===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5月起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干事。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起为抗日军政 大学一大队一队学员兼区队长。1938年3月起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8年5月起任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9年12月起任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纵队纵队长。1941年初起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兼政治委员。1943年12月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 = 解放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起任松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6年12月起任北满独立第二师师长,松江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二师师长。1948年3月至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四师师长。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一四五师师长。1949年4月起任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副军长。
== = 中国成立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陆军第四十军军长。1950年10月至1952年8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军长。1952年8月至1953年底任志愿军第四十军、陆军第四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至1957
[[File:1E78B5A989682D6FDF6FE06E8B9FA831Bki-20140328154425-259335266.jpg|缩略图| |400px|[http://img1pic.cachebaike.neteasesoso.com/catchpicp/120140328/1E/1E78B5A989682D6FDF6FE06E8B9FA831bki-20140328154425-259335266.jpg 原 圖鏈 图链 ][http://news.163.com/11/1020/10/7GQ6F4S700014JB5_all.html 来自新华网]]]
年夏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9月至1960年5月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1958年2月起)。
温玉成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任职至1971年10月)。
== = 浴血朝鲜 ===
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3纵。3纵则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韩先楚上将。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 = 第一批入朝 ===
40军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1950年10月19日由辽宁安东跨过鸭绿江。其时的军长是生的威风凛凛的温玉成。彭德怀先于志愿军大部队入朝勘察军情。他原定要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宁远一带建立一条防御线,先阻挡住联合国军,再寻机破敌。不料联合国军大胆冒进,速度极快,已越过了原定防御线。于是,一场遭遇战发生了。
40军118师和120师最先赶至前线,迎头遇上联合国军先头?挡住了韩军第1师的北进,双方发生激战。初次与韩军交手的中国军队打得勇猛顽强,将优势敌人阻挡了3天2夜,歼敌280余人,击毁击伤坦克3辆。在120师打响两小时后,118师也与敌军接了火。在云山以东的温井地区,韩6师的一个营加炮兵分队大摇大摆地北进,一直深入了118师354团的设伏阵地。一声令下,354团凶猛出击,一顿手榴弹迫击炮,然后就是漫山遍野的白刃追杀。这仗打得干净漂亮,2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共毙伤韩军325名,俘虏161名,缴获汽车38辆,榴弹炮2门。
[[File:0a94228e-9112-4675-8c1d-8601e62359dd.jpg|缩略图|右|250px|[http://m.fei123.com/upload/2015/11/24/0a94228e-9112-4675-8c1d-8601e62359dd.jpg 原图链接]]]== = 首战告捷 ===
40军首战告捷,打出了国威军威。后来,10月25日就定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
旗开得胜后,118师和120师乘势进攻温井,经一夜激战,歼灭韩6师第2团大部。当时韩6师第7团已进入中国军队后方,前锋直抵鸭绿江边的楚山。118师回头去收拾韩7团,120师和119师则阻击前来增援的韩6师和韩8师部队。可怜的韩7团正在鸭绿江边洋洋得意,隔江向中国境内开枪放炮。突遭中国军队的猛烈打击,顿时溃败,被收拾了大半,其余散入深山逃命去了。118师光俘虏就抓了700多。
与此同时,119师和120师在立石洞和龟头洞地区分路出击,击溃了韩6师和韩8师各两个营部队,俘敌近千人。其后,40军乘胜追击,直插宁边、博川地区。一路连破韩8师、美骑1师、美24师数道阻击线,一直将联合国军赶至清川江边。
== = 五次战役 ===
在整个第一次战役中,40军连续战斗12昼夜,共歼灭美韩军5600余人,缴获火炮235门、汽车477辆。在第二次战役中,40军紧靠38军和39军,从正面猛攻美2师。其118师攻占新兴洞,击退美2师第9团;120师抢攻清川江西岸的龙头站,击溃美25师24团一部;119师一路向西仓穿插,毙伤俘敌1400余人,缴获汽车303辆、坦克5辆,各种火炮67门,一直追到安州。40军部队配合39军解放了平壤,又一直向南追到三八线地区。
在四次战役后期的防御阶段中,40军在金化以南地区节节抗击,苦战42天,连战美陆战1师、骑1师、美24师、美25师、韩6师各路部队,杀伤敌军5000余人。
[[File:F201003021144002087615697.jpg|缩略图|左|300px|[http://dangshi.people.com.cn/mediafile/201003/02/F201003021144002087615697.jpg 原圖鏈接][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70835/180027/180029/11056199.html 来自新闻网资料]]]
不久后,五次战役发起。40军向南穿插加平地区,以割裂联合国军防线。40军一路猛进,经5天穿插,突进60公里,完成了预定任务。但全局并不乐观,美军且战且退,用火力消耗中国军队的进攻,直至攻势且尽。在中国军队全线后撤之际,联合国军发起了迅猛反击,一时打得中国军队措手不及。40军先于全军后撤,回至金化以北地区。整个战役中,40军歼敌2200余人,缴获坦克18辆、汽车223辆、大炮60余门。
== 被贬真相 ==
==="八一五事件"因祸得福===[[File:T019c6a9dd51821905f.jpg|缩略图|左|400px|[http://y0.ifengimg.com/abaae711ba7f5202/2012/1001/ori_5068fec7f12a9.jpeg 原图链接][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0/01/18026054_0.shtml 图片来源]]]
1957年11月,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在北京开会,总政治部送来一张温玉成的简历表征求意见,把即将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的温玉成分配到广州军区工作。黄永胜在"意见"栏写下一行话:"听说此人很懒,建议不要分到广州工作。"但是,总政治部没有采纳黄永胜的意见,一个月后,温玉成还是被分到了广州军区,成为该军区排名第五的副司令员。
后来,[[黄永胜]]让秘书给林彪写报告,建议对广州军区军事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其中特别提到温玉成在广州处境艰难,建议将他调出另行安排工作。大约半个月后,中央军委即任命温玉成为副总参谋长,将其调到北京。
=== 处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之间===[[File:T0189560e5eef32e830.jpg|缩略图|右|400px|[http://www.fei123.com/upload/2015/11/03/e74ec02a-8da2-478d-817e-31619ae882c5.jpg 原图链接][http://www.fei123.com/820000/815981.shtml 图片来源]]]1968年3月24日,举国震惊的"杨余傅事件"发生后,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政委余立金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被打倒,黄永胜紧急应召进京,被任命为总参谋长。
1968年3月24日,举国震惊的"杨余傅事件"发生后,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政委余立金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被打倒,黄永胜紧急应召进京,被任命为总参谋长。
[[File:T01c0980eb9ee87427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s://p1.ssl.cdn.btime.com/t01c0980eb9ee874273.jpg?size=683x484 原圖鏈接 ]]]
而在此之前的3月22日凌晨,温玉成赴人民大会堂118号(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办公室)开会。在走廊上,温玉成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一手夹着烟卷,一手倒背在身后,凝神注目,然后劈头问温玉成:"你一个人去?单枪匹马去?"温玉成如坠云雾之中,问:"主席,我到哪里去?"毛泽东将夹了烟卷的手往前一点,严肃地说:"叫你到卫戍区去,执掌京畿重地。"由此,温玉成取代傅崇碧,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黄永胜的秘书李必达因与项辉方(黄永胜妻子,时任黄永胜办公室主任)闹翻,写了一封揭露黄永胜与叶群反对江青的信,准备通过温玉成转交给江青,温玉成想了一晚上,最后还是交给了叶群。叶群收到了,自然也等于黄永胜收到了。后来,李必达被黄永胜亲自签发的逮捕令逮捕,并被秘密押往广州。此事之后,黄永胜等人对温玉成自然也起了怀疑:"李为什么偏偏把信交给温玉成,请他转交江青,而不是让别人办这样的事?"偏巧,温玉成在办事组会议上针对黄永胜大量地调用广州军区旧部发表了不同看法,黄永胜于是认定温玉成已经出格。
== = 被贬至成都 ===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温玉成竟连遭3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打击是1969年4月末九届一中全会的选举。温玉成自己和许多人都认为,他作为"中央文革碰头会"成员进入中央政治局顺理成章。谁知,他却根本未被提名。相反,与他资历相仿、原来并非"碰头会"成员的李作鹏、邱会作却都成了政治局委员。第二次打击是1970年6月,温玉成被莫名其妙调往成都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这个职务比副总长降了一级,等于是不宣布处分的处分。第三次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温玉成被当做林彪的同党关押审查。一关就是5年有余!
== 经历文革 ==
=== 奉调北京===
1968年1月1日,在广州军区任参谋长、副司令这两个职位上干了10年的温玉成突然接到军委调令,奉调北京,出任大军区正职的军委副总参谋长,主管训练、作战和通信。
[[File:T013efc8f4da197345f.jpg|缩略图|左|400px|[https://f10.baidu.com/it/u=1298500452,1826023952&fm=170&s=AA9072C9445B01D8461534030100E0C1&w=461&h=302&img.JPG&access=215967316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7149426075377 图片来源]]]
在广州军区,他和原四野老战友,共同在林彪麾下征战南北的黄永胜搭档在一个班子里,黄永胜是军区司
不过,即便受到如此重用,温玉成始终觉得不舒心。因为顶头上司黄永胜像一幕阴云,罩在他头上挥之不去---这时,黄永胜也调来北京,出任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温玉成依旧在其约束之下。尽管这样,温玉成还是踌躇满志。由于深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林彪的信任,温玉成一时名重京华。
== = 刘庆棠事件 ===
当时,文艺团体的支左部队要换班。这本是正常的工作调整。结果,不明就里的温玉成将支持刘庆棠一派的军队干部换走了,而把反对他的留了下来。
'''温玉成'''(1915.10-1989.10.29),曾用名温振兴,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第7师20团宣传员,兴国县警卫营干事,独立第12团总支书记、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8军团第21师62团政治委员、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红5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纵队纵队长,新四军第6师18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145师师长,第4野战军第41军副军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 = 乞讨追部队 ===
1936年10月,红4方面军、红2方面军在会宁与红1方面军胜利会师。
后来,温玉成趁敌人不备,机智逃脱,忍着伤痛,沿途乞讨,经过1个多月的艰难行走,在甘肃平凉附近,终于回归到革命队伍。
== = 血战南横套 ===
抗日战争时期,温玉成同样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经历了无数的恶战,甚至几度命悬一线,差点为国捐躯。其中最为惨烈的当属他担任新四军6师18旅政委时,带领部队在张家港南横套一战。
为了保卫沙洲,保卫根据地的畅通,1941年,新四军6师18旅政委温玉成率领警卫1团2个连奉命前往,开展反"清乡"斗争。
[[File:T01c0980eb9ee874273.jpg|缩略图|左|400px|[https://p1.ssl.cdn.btime.com/t01c0980eb9ee874273.jpg?size=683x484 原圖鏈接 ]]]
'''温玉成'''率部刚渡过长江,来到沙洲桥头堡,就被敌人发觉并紧紧咬住。敌人一边派船封锁长江,切断新四军退路,一边调集重兵合围。'''温玉成'''带领部队在大新、锦丰沿江地区与敌人周旋,但很快便发现身边到处都有敌人。一次刚向师部发完电报,敌人便到了跟前。有时甚至在离部队100多米的草丛中也有敌人。一晚数战、几经周折,终于等到天亮。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大陆军政人物]]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