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杰里·桑德斯

增加 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基本信息 ==
 
{{Infobox person
|}
== 目录1 发展历程==2不幸与大幸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2002年,大概是历史上AMD最扬眉吐气的时期,可是一比较还是吓人一跳:到2002年3月底,英特尔公司市场价值2050亿美元,AMD刚好是它的零头:50亿美元;2001年,英特尔收入265亿美元,而AMD只有39亿。更关键的是,英特尔是地球上最厉害的赚钱机器,每年利润都有几十亿美元。而在2000年开始赢利前的5年内,AMD都是赤字高挂。在微处理器这个市场,没有人会认为桑德斯能够活下去。
桑德斯不但丰富了整个高科技行业,而且让整个数字世界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他使每一个数字化的人们都免受CPU的垄断之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每一个PC用户,即使是英特尔的忠实用户,也应该对桑德斯心怀一份感激。
== 折叠编辑本段 不幸与大幸== 
多年来,硅谷的人们对于桑德斯,就象看一场热闹的喜剧,超然度外。但是,人们突然发现,似乎很久没有听到桑德斯的声音了。大家才发觉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什么,开始怀念起来。
人们期待桑德斯的声音,但是他的声音不但让AMD担心,也让整个产业担心,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资深记者马龙在文章中大声呼吁:给桑德斯自由,让桑德斯再一次欢呼,让人们再一次享受他带来的快乐。桑德斯需要向世界发言,而不是将他打入公司博物馆。
=== 硅谷最独特的风景===
1998年4月,硅谷突然刮起一股风:说AMD的老板杰里·桑德斯准备将AMD卖给IBM,自己从此洗手不干,告老还乡。谣言有鼻子有眼,很快传遍世界各地。
这一切给早年硅谷的严肃风格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变化。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狂妄、智慧和恰如其分的疯狂,早早就成了硅谷的大名人。那时,格罗夫等还默默无名。《Upside》说桑德斯的浮华做派在硅谷显得十分怪异。而今天,倒是谦逊、节俭的公司显得不太正常,桑德斯带来的一切倒成了主流。这无异于说,是桑德斯败坏了硅谷的风气。《Upside》还说:"但愿,这次最新的退休传闻是真的。"
=== 屡败屡战的斗士===
桑德斯渴望发财,并直言"我崇尚金钱"。他说:"我干这一行就是为了赚大钱,过得快活,何乐而不为呢?"三十年来,他始终没能登上成功的巅峰,但也从来没有被失败和挫折压倒过。甚至在80年初期,半导体业进入萧条期时,AMD反而兴旺发达,一度盖过了英特尔。三家仙童公司的后代可谓风格迥异:国民半导体精明而实际,英特尔讲究团体智慧,而AMD既不属于任何一种,也不是它们的中间产物,更不同于HP。AMD就象桑德斯本人一样,性情不定,股票大起大落,毫无定数。 "我经常卷入争斗,是因为我经常失败"
桑德斯出生时,母亲才15岁。父亲是交通路灯修理工,很少回家。行为无节制,经常狂饮,取闹作乐。不到五岁,父母就离异,有一段时间他随母亲生活,他们不断搬家,总是住在灰暗的低租金公寓里,后无家可归的他被祖父母收养,而他的外祖母收养了他的弟弟。上学后,他成绩出众,常常卷入打架斗殴。他比同学年纪小,体力弱。
=== 经常卷入争斗===
这一个性,在当了企业家后被桑德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为打好架,上中学时,他开始练举重。这时他喜欢上集邮,并在15岁时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冒险:为集邮者提供邮票。祖父经常教导他:"对于普通人来说,美好的一切只能来自艰苦奋斗。"他告诉桑德斯,如果他不上大学,那么他就贱如尘土。祖父心目中的成功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中学毕业后,桑德斯考入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工程学。这位聪明的年轻人曾逃学两年,因此21岁才从大学毕业,这是他人生最空虚的时光。
与许多穷孩子一样,桑德斯有自己的人生之梦:"我想成为演员,赚许多钱,还有许多漂亮女人。"但是他的歪鼻子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他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当一名空调系统设计师。仅仅工作几年他便发现,如想配备一辆小汽车,拿到丰厚的薪金,并建立一个个人账户,那现在的工作就不对路。他认为推销比工程师赚钱要快,于是又去摩托罗拉当销售经理。结果发现自己是一等一的推销高手,很快被挖进了仙童公司。
=== 忠诚并没有好报===
桑德斯步步高升,收入大增。但是他有永恒的天赋--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生活水平就好像他赚了两倍于实际上挣的钱。他的物质享受和生活情调,与其说是象个电子业的大老板,倒不如说是电影界的大明星。而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仙童开始摇摇领坠,他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因此每当谈起这段生活,他的声调总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气愤。
游说投资者的征途中,第一站就是阿瑟·罗克,此公一下子就给英特尔提供了230万美元的引业资金。桑德斯为这位财神爷准备了70页厚的计划书。但罗克只是说:"太迟了。"桑德斯还苦苦劝说。罗克就说,在他过去进行的所有投资者,那几次赔钱的项目都是由推销人员经管的。
=== 为AMD付出一切===
桑德斯一生都缺乏幸运之神的青睐。他不象诺伊斯创办英特尔时有大量资金,也不象斯波克去了一家早已建立的公司。他建立AMD时几乎是白手起家。公司的起飞完全归功于桑德斯的坚韧和才能。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投资班子,但还不够创业资本150万美元。他的朋友为此出了力,连鲍勃·诺伊斯也成为AMD的创业投资者之一。1969年6月20日下午5点钟截止,必须凑齐这笔最低限度的预定款额。下午4点30分,已有总额为148万美元,他们反复计算,结果总数还是那么多。在随后的20分钟内,三个人还有两位投资顾问,都默不作声地坐着,你瞪我,我瞪你,气氛令人窒息。正在灰心丧气,4点55分,一个邮递员拿着信封进来,里面是25000美元的支票。真正天无绝人之路,离截止时刻还差5分钟,比最低限额还多5000美元,AMD公司正式营业。
AMD有一点个人崇拜的氛围,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到桑德斯身上。在八个创始人中,有七个人每人各持76500股,而桑德斯鉴于老资格地位,得了102000股。但在1972年6月,公司又另外赠给他48000股的购买特权。而这纯粹是桑德斯在操纵,他的合作伙伴们则认为他已经开始有了一种倾向,即厚着脸皮为自己攫取最大的馅饼。
=== 愤怒的中年人===
1973年1月,桑德斯着手精心制订一份新契约,内容涉及他在AMD公司供职的规定。这些条款都十分过分,为使其新的雇佣契约能在董事会通过,桑德斯又一次耍弄权术,甚至不惜摊牌,但是,他凭借着那种厚脸皮照样干的本事,又一次获得成功。这位AMD董事长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应超过其力所能及的限度。"但是,绝不会有人完全照此格言生活。
最后,还是AMD安抚了他的伤痛。至今,一提及婚姻,桑德斯还会泪流满面。
=== 胜利总是那么远===
有一个AMD的广为人知的著名电视广告,海上有一个青年,身着商人服装,特别象桑德斯,两脚分开站在冲浪板上,周围还有一群青年人。一片海浪涌来,只有这位青年看准了,弓起身子,成功地冲出这朵螺旋状的浪花。此时,简单而吸引人的广告语是:"AMD Catch the Wave(AMD公司,赶上浪潮)。"
AMD在过去已经错过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无论如何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永不言败的推销之王桑德斯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带领AMD重振雄风。
=== 一匹孤独的狼===
对于失败,桑德斯的内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但是失败却总象幽灵似的,一生都与他纠缠不息,不认输的桑德斯不得不一生都与失败搏斗。他轻浮而外露的性格,他浮夸的外表和卖弄,都无法掩饰其内心的脆弱和敏感。桑德斯背负了硅谷最浓郁的悲剧色彩,因为他拥有不服输的坚韧。
桑德斯,在计算机业中,永远是一匹孤独的狼。他的嚎叫仍在回荡,使我们不会感到这个产业过分的千篇一律。
=== 这一次应该是真实的===
2001年2月15日,AMD公司宣布,桑德斯将于2002年4月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让位给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海格特·瑞兹(HectordeJ.Ruiz),但仍将保留董事会主席一职。消息传开之后,在业界引起不小动荡。几十年来,AMD一直在英特尔的巨人影子下挣扎与生存,也曾试图找到自己的亮点,但大部分时候都败在英特尔手下。
根据合同,桑德斯仍将担任主席,一直到2003年底。接替CEO职务的当然是鲁尔兹。人们对这位Motorola半导体部前总裁还心存疑虑,但桑德斯认为瑞兹可以超越他,"至少,我认为,他会比格罗夫的继任者贝瑞特干得好。"
=== "永不放弃!"===
过去几十年,英特尔利用"技术专利"为武器,为竞争对手设置重重障碍,甚至一次又一次碾碎创新者的崛起。最新的故事就是Transmeta,人们对它热情高扬,连产品还没有全面上市,其股市价值甚至就超过了AMD,但是,也很快被英特尔碾得几乎粉碎。因为,英特尔不但封死了重要客户,而且还"慷慨"地准备了至少30项法律诉讼的连环拳,连Transmeta喘气的机会都不会多给。但是,未来,竞争对手很可能会以同样的武器、同样的手段,将英特尔置于被动局势。有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9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