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杰里·桑德斯

增加 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杰里·桑德斯'''
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1936.9.12- )— —AMD —[[AMD 公司 ]] 的伟大创始人,半导体产业先驱人物,他创办的AMD公司与 [[ 英特尔公司 ]] 展开40多年艰苦卓绝的竞争,成功打破了英特尔在CPU市场的垄断地位,为PC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f>[http://business.sohu.com/84/25/article200662584.shtml 硅谷传奇斗士杰里·桑德斯:英特尔的劲敌 (附图)],搜狐网,2002-04-30</ref>
== 人物信息 ==
2002年,大概是历史上AMD最扬眉吐气的时期,可是一比较还是吓人一跳:到2002年3月底,英特尔公司市场价值2050亿美元,AMD刚好是它的零头:50亿美元;2001年,英特尔收入265亿美元,而AMD只有39亿。更关键的是,英特尔是地球上最厉害的赚钱机器,每年利润都有几十亿美元。而在2000年开始赢利前的5年内,AMD都是赤字高挂。在微处理器这个市场,没有人会认为桑德斯能够活下去。
[[File:杰里·桑德斯1.jpg|缩略图|left|350px|[http://photo.sohu.com/02/26/Img200662602.jpg 原图链接][http://business.sohu.com/84/25/article200662584.shtml 图片来源于搜狐财经网]]]
历史也的确一再印证这个与" [[ 摩尔定律]]"一样准确的法则:80年代初期,英特尔曾经将8080微处理器许可给15家公司,如今,只剩下AMD这个唯一的幸存者还在挑战;Zilog、国家半导体、Motorola等许多新星和巨头前赴后继起来挑战,最后都不断落败。最新的故事就是Transmeta,人们对它热情高扬,连产品还没有全面上市,其股市价值甚至就超过了AMD,但是,也很快被英特尔碾得几乎粉碎。因为,英特尔不但封死了重要客户,而且还"慷慨"地准备了至少30项法律诉讼的连环拳,连Transmeta喘气的机会都不会多给。
只有桑德斯,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在产品技术方面开始超越。结果,英特尔的命运与业内另一大垄断巨头--微软的命运相比,开始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微软操作系统在PC价格不断下滑的背景下,逆势而上,不断涨价,充分显示了垄断的力量。但是,英特尔的命运却是另一个走势:1998年,新出炉的最新微处理器价格900美元,而今天已经降到不到400美元;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也从90%多,降到了75%。桑德斯无疑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甚至,在法庭上,他与英特尔战斗了整整8年,最后居然奇迹般赢得了这场价值5亿美元的官司。而且协议规定,在2010年前,英特尔都不能对它动用法律武器。如今,全球前5大PC厂商,除了Dell(它是英特尔最优惠的客户)外,其他都已经与AMD全面合作。
== 不幸与大幸 ==
多年来, [[ 硅谷 ]] 的人们对于桑德斯,就象看一场热闹的喜剧,超然度外。但是,人们突然发现,似乎很久没有听到桑德斯的声音了。大家才发觉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什么,开始怀念起来。
对英特尔这个邻居又是最大的对手,桑德斯花费了整整25年,去挑战、追逐和抵抗,甚至与英特尔打赢了一场耗时8年,价值5亿美元的官司。如今,AMD不但险象环生地存活下来,而且大有赶超的势头。而这时候,桑德斯的声音却消失了,这位被有人誉为高科技最伟大的市场商人,甚至连乔布斯也略逊一筹的市场营销大王,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开始熄火了,令人惊讶。作为仙童后代中最年轻的一位,桑德斯在33年前为创办AMD苦苦筹钱,成为芯片公司中最后入场的选手之一,从此与英特尔较上劲。马龙认为,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复一年,代复一代,顽强地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因为英特尔就象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从来没有给过桑德斯可乘之机。
1998年4月,硅谷突然刮起一股风:说AMD的老板杰里·桑德斯准备将AMD卖给IBM,自己从此洗手不干,告老还乡。谣言有鼻子有眼,很快传遍世界各地。
人们似乎很欢迎这个谣言,一直下滑的AMD的股票还因此往上翘了几翘。硅谷以批评见长的杂志 [[ 《Upside》 ]] 幸灾乐祸地连发数文,要送走桑德斯,对他长期以来的劣迹作了一番总结,最后还假惺惺地说:"杰里,我们会想你的。"
但是,61岁的桑德斯马上站出来辟了谣,这位AMD的创始人,已在CEO的席位上坐了整整30年。他并没有养老的打算,如果有人将半导体业称为"掘金业",那么桑德斯一定是最老牌的掘金人了。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被英特尔压得喘不过气来,掘到的也尽是沙土,但桑德斯仍不服输。这位从仙童公司市场部出来的家伙,与当年仙童的同事和朋友(号称仙童帮)开办的公司--英特尔及国民半导体展开了三十年的竞争。如今,老对手如罗伯特·诺宜斯(Robert Noyce(1927-1990)),早已经过世;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 Sporck)、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都已退下席位,撤出战场。只剩下头发雪白的桑德斯一个人还老当益壮,有一股"不尝胜果死不休"的气概。
桑德斯步步高升,收入大增。但是他有永恒的天赋--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生活水平就好像他赚了两倍于实际上挣的钱。他的物质享受和生活情调,与其说是象个电子业的大老板,倒不如说是电影界的大明星。而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仙童开始摇摇领坠,他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因此每当谈起这段生活,他的声调总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气愤。
仙童人才纷纷外流,但担任付总经理的桑德斯还不想走,他的部下也很稳定,但是这种忠诚并没有好报。不久霍根博士接管了仙童,桑德斯作为异已分子落了个被人解雇的耻辱。"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为公司辛勤工作了5年的受人爱戴的人,如今成了障碍,不再是'宝'了。"后来, [[ 霍根 ]] 对桑德斯说,这个解雇的确是一个错误。
突然的解雇使他一下子论为贱民,4个月的大手大脚就把一年4.5万美元的工资花费殆尽,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昂贵的房租要付。"老朋友突然不认识我了。我的自尊心被人践踏了,我也仔细考虑过自杀。"后来,桑德斯雇佣了许多被仙童解雇的人:"我再不去估价他们的忠诚,我主要想让他们别害怕,因为我尝过害怕的滋味。"
=== 为AMD付出一切 ===
桑德斯一生都缺乏幸运之神的青睐。他不象诺伊斯创办英特尔时有大量资金,也不象 [[ 斯波克 ]] 去了一家早已建立的公司。他建立AMD时几乎是白手起家。公司的起飞完全归功于桑德斯的坚韧和才能。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投资班子,但还不够创业资本150万美元。他的朋友为此出了力,连鲍勃·诺伊斯也成为AMD的创业投资者之一。1969年6月20日下午5点钟截止,必须凑齐这笔最低限度的预定款额。下午4点30分,已有总额为148万美元,他们反复计算,结果总数还是那么多。在随后的20分钟内,三个人还有两位投资顾问,都默不作声地坐着,你瞪我,我瞪你,气氛令人窒息。正在灰心丧气,4点55分,一个邮递员拿着信封进来,里面是25000美元的支票。真正天无绝人之路,离截止时刻还差5分钟,比最低限额还多5000美元,AMD公司正式营业。
这些信任他的人不用后悔。十多年后,他们就有了2000%的回报。当AMD的股票在纽约上市时,公司员工已达2万人,年收已愈4亿美元。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推销和销售,那当然是桑德斯的功劳。公司还推出一则臭名昭著的广告,是一动画片:将AMD当作硅谷的中心;英特尔和国民半导体只能靠边站,而前方是由枯枝支撑的公司,自然是暗指仙童。这个公司桑德斯永远怀恨在心。很远处,才隐约屹立着 [[ 摩托罗拉 ]] 和德州仪器。
AMD有一点个人崇拜的氛围,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到桑德斯身上。在八个创始人中,有七个人每人各持76500股,而桑德斯鉴于老资格地位,得了102000股。但在1972年6月,公司又另外赠给他48000股的购买特权。而这纯粹是桑德斯在操纵,他的合作伙伴们则认为他已经开始有了一种倾向,即厚着脸皮为自己攫取最大的馅饼。
有一个AMD的广为人知的著名电视广告,海上有一个青年,身着商人服装,特别象桑德斯,两脚分开站在冲浪板上,周围还有一群青年人。一片海浪涌来,只有这位青年看准了,弓起身子,成功地冲出这朵螺旋状的浪花。此时,简单而吸引人的广告语是:"AMD Catch the Wave(AMD公司,赶上浪潮)。"
在七十年代,桑德斯创下了企业界的奇迹,这和 [[ 李·艾科卡 ]] [[ 克莱斯勒公司 ]] 创下的奇迹同样辉煌。当AMD公司还是一家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而获利的公司时,桑德斯以他的独特魅力,狂妄自大,聪明才智和恰如其分的疯狂,独自使AMD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这个比现实生活中更具高大形象的桑德斯,使AMD也显得比实际更高大。
三位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同事按照他们各自不同的设计,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国家半导体公司是精明而讲求实际的商店风格,英特尔公司是研究小组型的智囊团风格,AMD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个人崇拜",始终围绕着桑德斯,在Sunnyvale公司总部接待大厅里有一个桑德斯的半身像,在德克萨斯州奥士汀市(Austin)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桑德斯路。
失去之后
AMD基本确认,由现任总裁、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局成员 [[ 鲁尔兹博士]](Hector de J.Ruiz)为首席执行官,接替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桑德斯。鲁尔兹博士在美国休斯顿的Rice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至1977年就职于德州仪器公司。1977年加入摩托罗拉,任半导体产品部运营经理。1994年出任摩托罗拉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2000年1月来到AMD,作为主席和首席业务副总裁,接任了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的创意来促进业务发展和提高效率。长期以来,他都是促成AMD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之间达成多项技术交易的关键人物。他说:"杰里是产业界的巨人,我跟随他的脚印,真有点诚惶诚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合作,我们非常和谐。"
由于鲁尔兹博士在专业上取得杰出的成就,因此多次获得各类社团的嘉奖,其中包括被西班牙裔工程师全国性成就奖会议誉为1999年杰出西班牙裔工程师。目前,他是德州大学工程学院的基金顾问委员会委员。如今,他已经频频开始向外界发言:
1,9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