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分子光谱

增加 200 位元組, 9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分子光谱'''<br><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1/20210419/935df63bd9ba4657a7c7c3e53c1b64b6.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461658890_121094656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分子光谱''',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ref>[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618298-240 远红外的范围]分析测试百科网wiki版</ref> 分子光谱与分子绕轴的转动、分子中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动和分子内电子的跃迁相对应。
==简介==
在分子中,电子态的能量比振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而振动态的能量又比转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因此在分子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中,总是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跃迁的,因而许多光谱线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分子光谱。因此,分子光谱又叫做带状光谱。分子光谱指,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分子光谱与分子绕轴的转动、分子中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动和分子内电子的[[跃迁]]相对应。<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0528.html 分子光谱_自然百科]百问中文</ref>
==背景==
原子光谱的特征是线状光谱,一个线系中各谱线间隔都较大,只在接近线系极限处越来越密,该处强度也较弱;若原子外层电子数目较少,谱线系也为数不多.分子光谱的一般分布与原子光谱不同,许多谱线形成一段一段的密集区域成为连续带状,称为光谱带.所以分子光谱的特征是带光谱.它的波长分布范围很广,可出现在远红外区(波长是 cm 或 mm 数量级)、近红外区(波长是 μm 数量级)、可见区和紫外区(波长约在 10-1μm 数量级).分子光谱一般具有如下规律:(1)由光谱线组成光谱带;(2)几个光谱带组成一个光谱带组;(3)几个光谱带组组成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分子荧光光谱法(MF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MPS),核磁共振与顺磁共振波谱(N)等。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比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分类==
12,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