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善见

增加 5,4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元善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元善见
|圖片 = [[File:Timg (2)·1·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85%83%E5%96%84%E8%A7%81&step_word=&hs=0&pn=17&spn=0&di=170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2650376953%2C1916655854&os=4265570072%2C3444260819&simid=3400518120%2C341629799&adpicid=0&lpn=0&ln=127&fr=&fmq=1561094410177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copy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1.ph.126.net%2FdOYbhgwk8lYfvxYjyJWxvA%3D%3D%2F4862198747799979978.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8mn_z%26e3Bv54AzdH3Fzi5gwdaabAzdH3Fks52AzdH3FfpwptvAzdH3F8m9dd800da8n8ad888n0l9b0AzdH3F&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zhona2008.blog.163.com/blog/static/164221772013102111379487/ 图片来源于网易博客]]]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524年
| 國籍     = 中國---南北朝(东魏)
| 别名 =
| 職業     = 南北朝(东魏)皇帝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元善见 东魏孝静帝(公元524年—公元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至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在位。
武定八年(公元550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迫帝禅位于己,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北齐封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十八岁。天保三年(公元553年)二月,北齐上谥号孝静皇帝,将元善见葬于邺县漳河以北。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本   || 元善见 || 所处时代 || 南北朝(东魏) |-| 民族族群 || 鲜卑族 || 出生地 || 洛阳 |-| 出生时间 公元524 || 524 || 去世时间 || 552年1月21日 |-|谥   || 孝静皇帝 || 在位时间 || 公元534年登基(在位7年) |-|年   || 天平、元象、兴和、武定||||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在位。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向从容有大志,世人叹有孝文风。善见素有文武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尝御猎时驰逐如飞,又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时齐文襄王嗣事,甚忌焉。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善见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武定八年(550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迫帝禅位于己,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北齐封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十八岁。天保三年(553年)二月,北齐上谥号孝静皇帝,将元善见葬于邺县漳河以北。 [1-2] |}
本 名 元善见 所处时代 南北朝(东魏) 民族族群 鲜卑族 出 ==人物 地 洛阳 出生时间 524年 去世时间 552年1月21日 谥 号 孝静皇帝 在位时间 公元534年登基(在位7年) 年 号 天 、元象、兴和、武定==''' ===清河世子=== 东魏 孝静帝 (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 元善见 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 子, 母亲为清河王妃胡氏(灵太后的堂侄女)。永熙三年(534年),元善见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朝时期东 皇帝 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 北魏 永熙三年(534年) 至东魏 ,孝 定八 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 (550 十一岁。同 十月十七日,元善见 洛阳城东北即皇帝 ,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 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 元善见 仪表瑰丽 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两部分。===傀儡皇帝===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 沉雅明 是十一岁的孝 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其父元亶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 东魏都城 容有 洛阳迁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高欢的野心很 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元善见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 人叹有 故。  为了拉近与高欢一族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 文风 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 对此,高欢起初固然推辞,孝静帝元 善见 坚持己见,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 胆有谋, 文武 双全。 ===屈从高澄===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 力能挟石狮 其长 以逾墙 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东魏朝政。在高澄看来,东魏是高家打下来的 射无不中 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 尝御猎时驰逐如飞 就是要取而代之 又喜好文学 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 每逢嘉辰宴会 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 多命郡臣赋诗 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 颇得朝望 并随时汇报 时齐文襄王嗣事 此后 甚忌焉 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北魏永熙三  武定七 (534 (549 年) 月, 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此后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对孝静帝的欺辱也变得肆无忌惮。孝静帝曾经在邺东狩猎,乘快马追赶猎物,监卫都督从后面大喊:“皇上千万不要从马上掉下来,大将军在看着呢!” 高澄曾 一次在孝静帝身边饮酒,举起大觞对着孝静帝说:“臣 欢和百僚 澄劝陛下喝酒。”孝静帝非常气愤,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国 详细商议 ,朕此生也没有什么办法!”高澄生气地说:“朕,朕,狗脚朕!”派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 拂袖而出。 但是 孝静帝绝不是懦夫。尽管他身为傀儡皇帝,但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 定立 心和勇气。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侍讲大臣荀济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 善见为 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 皇帝 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 ,即 位于邺 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 东北 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 改元 组织 下兵马 东魏正式建立 与高澄决一死战。可是 元善见 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 年仅十 ,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之后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 定是你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你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 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杀荀济等人 市。 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武定七 (549年)九月 由权臣 欢辅政 澄被厨师兰京刺死 得知 欢权倾朝野 澄被杀 令善见如坐针毡。 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 澄之 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 其子 高澄 弟高洋立马出来继 继父职, 了高澄的 权势 。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 难对付 ===禅位高洋===武定八年(550年) 五月 继任父兄之职 在十万精兵 北齐文宣 逼迫下,孝静 被迫禅位于高洋。 高洋 见篡魏 即位 时机已到 于次年迫 对孝静 禅位于己 还算优待 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北齐 元善见 为中山王, 邑一万户。 禅位后次 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 被高洋 号,文书可 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 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 毒死 、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一 仅二十八岁 后,北齐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必要的累赘 ===中毒身亡=== 天保 (553 (551 年) 二月 初十日(552年1月21日) 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 孝静皇帝 。 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为政举措==天平初年,考虑到各地移民尚未建立起家业,孝静帝诏令政府支付一百三十万石的粟加以救助。天平三年(537年)秋,并、肆、汾、建、晋、泰、陕、东雍、南汾等州遇到旱灾,饥民开始逃荒 将元善见葬 直到天平四年(538年)才下诏救济,死 邺县漳河以北 饥荒者众多。孝静帝时期,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置煮盐灶,沧州有灶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有四百五十二灶,幽州有一百八十灶,青州有五百四十六灶,邯郸有四个灶。每年可产盐二十万九千七百二斛四升,国家从中得益不少 == 外部連結 ==*[1-2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96%84%E8%A7%81/2668690?fr=aladdin  百度百科] *[http://www.qulishi.com/renwu/yuanshanjian/  趣历史]*[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12/151375.html 本 名  趣历史 孝静帝 元善见 :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http://www.drenwu.com/UD961431704940052480.html 所处时代 南 大人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214622039616831&wfr=spider&for=pc 朝(东 ) 民族族群 鲜卑族 出生地 洛阳 出生时间 524年 去世时间 552年1月21日 谥 号 孝静 帝,“造反” 皇帝 屈辱的一生]*[http://www.baike.com/wiki/%E5%85%83%E5%96%84%E8%A7%81 在位时间 公元534年登基(在位7年) 年 号 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互动百科]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 中国古代军政人物南北朝(东魏)皇帝]]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