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窦威

增加 9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11.jpg |thumb|280px|竇威像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7%AB%87%E5%A8%81 原圖鏈接] 來自百科知識)]]
{{Emperorcn box
|名稱=竇威
|字=文蔚
|出生=隋朝
|追封=延安郡公
|谥号=靖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典制 内史令 延安郡公
}}
'''竇威'''({{bd|6世紀|?|618年|7月25日|catIdx=D}}),字'''文蔚''',[[岐州]][[平陸縣]]人,[[唐朝]]的[[外戚]]、[[宰相]]。[[唐高祖]][[太穆皇后|太穆竇皇后]]的叔父。
== 生平事跡 ==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隋朝]][[太傅]][[竇熾]]之子, 竇氏一族皆以武勇稱世,而竇威 雅好 章秀美,好讀書 [[內史令]][[李德林]]把他推薦給[[ 早年出仕 文帝]] [[ ]]。其諸兄以軍功得顯位,竇威長期任閑職。 蜀王[[楊 ]]召竇威為記 府记 ,楊秀多行不法,竇威稱病而去。楊秀被廢後,屬官治罪,竇威倖免。608年,累進內 、内 史舍人 ,對[[隋煬帝]]多有諫言,被貶官轉任 考功郎中, 后坐 連座罷
617 唐高祖太原起兵后,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史令。同年病逝追赠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谥号为靖。 == 早年事跡 ==竇氏一族皆以武勇稱世,而竇威文章秀美,好讀書。窦威年轻时性情沉静,器量不凡,而且博览群书。窦家世代勋贵,以武勇著称,子弟都喜爱武艺。窦威却偏好文史,因此被诸兄讥为书痴。 == 入仕隋朝 ==[[內史令]][[李德林]]把他推薦給[[隋文帝]],任[[秘書郎]]。其諸兄以軍功得顯位,竇威長期任閑職。蜀王[[楊秀]]召竇威為記室,楊秀多行不法,竇威稱病而去。楊秀被廢後,屬官治罪,竇威倖免。 608年,累進內史舍人,對[[隋煬帝]]多有諫言,被貶官轉任考功郎中,因事連座罷免。 == 归唐拜相 ==[[义宁]]元年617 年,[[李淵]]起兵攻入[[長安]],召竇威任大丞相府司録參軍。當時天下大亂,禮典缺失,竇威熟知朝廷故事,對唐朝禮制的制定有很大的貢獻。李淵對[[裴寂]]說:“威,今之[[叔孫通]]也。 ”618  [[武德]]元年618 年,唐朝建立,竇威任[[內史令]]。每當議論政治得失,必述古代規範,唐高祖李淵對他很信任。李淵對他說:“昔周有[[八柱國]],吾與公家是也。今我為天子,而公為內史令,事固有不等耶?”竇威震恐回復:“臣家在[[漢朝|漢]],再為外戚。至[[元魏]],有三皇后。今陛下龍興,臣複以姻戚進,夙夜懼不克任。“李淵笑答:“公以三後族誇我邪!關東人與崔、盧婚者,猶自矜大,公世為帝戚,不亦貴乎。”
不久,竇威病倒,李淵親自探問病狀。竇威去世後,李淵放聲慟哭,贈[[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諡號]]'''靖'''。竇威儉樸質素、沒有餘財,遺言要簡素薄葬。妻[[蕭氏 (梁明帝女)|蕭氏]]為[[梁明帝]]女。子竇惲後為岐州刺史。
*《[[舊唐書]]》卷六十一 列傳第十一 竇威傳
*《[[新唐書]]》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竇威傳
 
== 文學作品 ==
{{DEFAULTSORT:D}}
1,634
次編輯